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2章:苏曳和皇帝!政治之变!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章节被审核了,我去找编辑解开)

对于咸丰这个皇帝,这个人很难哄,但是也很好哄。

此人傲娇,顺着他就容易哄了。

肃顺就是这样做的,对着皇帝又哄又骗,使得皇帝对他言听计从。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肃顺有很多本事,完全施展不开。

肃顺也是改革派,尤其是对旗务,几次三番想要动手,却都做不了,只能拼命去扶持曾国藩等汉人。

咸丰此人,一旦把你当成自己人,那就什么都好。

比如杜翰,工部在这次的皇陵坍塌时间中过失,里面存在的贪腐和偷工减料,皇帝真的不知道吗?他多多少少肯定是知道的,但是杜翰又是他绝对的心腹,自己人。

所以也就装着糊涂过去了。

而且,当时解开这件事情的苏全,也算是皇帝的自己人。

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时候,皇帝还是选择了杜翰这个手心,把苏全停职在家。

直到苏曳江西大捷的消息传入宫内之后,皇帝才恢复苏全官职,并且下旨彻查工部贪腐。

皇帝和苏曳相处这两三年,也是互相拉扯的两三年。

一开始皇帝还不觉得,后来渐渐发现了,苏曳表面看上去顺从,但实际上很强硬,甚至每一次都会逼迫别人退让,包括他这个皇帝。

训练新军一事,皇帝并不是完全赞同,但却被苏曳引导同意了。

新军兵变一事,包括最近他要做江西巡抚这件事情。

只不过苏曳的手段非常高明,使得看上去完全是皇帝自己的意志。

而且苏曳确实厉害,只要他出手,就能挽回局面。

所以,皇帝也一直信任他,宠信他。

但是最近,苏曳要办工厂,办洋务。

这就有些触犯到皇帝的逆鳞了。

其实,皇帝并不太知道办工厂办洋务会导致资产阶级崛起,会削弱皇权,会导致地方财权自主等等。

但他本能地排斥。

他和父亲道光一样,排斥那种比较大的改变和颠覆。

觉得新生事务越大,对皇权的威胁就越大,这也是满清皇帝守旧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他们本能的嗅觉。

苏曳当然很明白这一点,所以没有直接上奏章,而是让肃顺转交,这样他和皇帝之间也能有个迂回。

皇帝一开始也是高兴苏曳的懂事,这样他就不需要直接拒绝苏曳了。

开口让内务府拨款七十万两,然而口惠而不至。

就是想要让苏曳知难而退,好好在江西练兵,早日帮他剿灭发逆。

所以,当寿安公主邀请蒙古王公家眷的时候,皇帝也让人隐隐透露出口风,表示不支持苏曳办工厂。导致寿安公主找蒙古王公筹款铩羽而归。

本以为苏曳这下子应该知难而退了,却没有想到,苏曳发动了京城十几万普通民众。

最后,造成了一股巨大的风潮。

人人争先投资他的工厂,人人争先把银子借给他。

如此一来!

就算是苏曳带着十几万人的民意,裹挟朝廷了。

苏曳办工厂,就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了,而是京城十几万民众的事情了。

很多人一辈子积蓄都投入进去了。

这个时候,谁能叫停?

肃顺是绝对不可能做这个坏人的,唯一能叫停的只有他这个皇帝。

但是,皇帝也没有这个魄力。

所以他很不满苏曳,觉得对方在逼迫自己。

挟无数民意,逼迫他这个皇帝。

对于这个结果,苏曳当然是有预料的。

但是,政治上真正你我好我大家好,是不可能的。

想要做事,就一定会对立。

只能尽可能地缓和,不让这种对立变得激烈。

大太监增禄来到苏曳面前道:“阿哥,皇上说他乏了。”

苏曳道:“请公公转告皇上,臣马上就要离开京城返回江西了,还有重要的事情,务必来禀报,请皇上拨冗相见。”

增禄听到这话,心中顿时更加忧愁。

苏曳阿哥,确实强势。

一般这样的封疆大吏,说第二次求见的时候,皇上再说不见,那就会撕破脸皮了。

而皇帝通常是会给封疆大吏体面的,哪怕面对强势如同曾国藩,也要给体面。

于是,增禄又进入禀报。

皇帝道:“让他进来吧。”

片刻后,苏曳进入三希堂,行礼道:“臣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看了一眼苏曳,拿起书淡淡看了几页。

大约有两分钟时间,不理苏曳。

苏曳静静不言,执礼甚恭。

仿佛是看完了这几页书,皇帝将书本合上,放在桌面上。

“苏曳,你好大的本事啊,竟然集结了十几万人为伱的工厂投钱,而且还有两三万人要跟着你南下,谁要是敢反对,谁就是和民心过不去,是这样吗?”皇帝淡淡道。

苏曳道:“臣不敢,臣惶恐。”

皇帝道:“你可有想过,如果你办工厂失败了,这些钱全部赔了,那会引起何等震动?这可是十几万人的棺材本,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一旦失败了,你担得起责任吗?到那个时候,还不是要朕为你收尾?”

“苏曳,你别以为是朕反对你,冷落你,朕是在担心你呀。”

皇帝显得苦口婆心。

苏曳道:“臣年轻气盛,让皇上担忧了。”

其实,到现在这个地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除非皇帝直接下旨,不许苏曳办工厂。

立刻给朕停下来,把钱还给百姓。

但他又不是这样的强势皇帝,否则一开始就叫停了,也不会坐等事情演变到现在木已成舟的地步。

“到了江西之后,你要和胡林翼搞好关系,别弄得太难堪。”皇帝道:“你和湘军在一起,务必要百舸争流,互相精进。”

“朕之前说过,等到收复天京,朕依旧为你举办一个更大的凯旋大典,朕亲自去德胜门接你,这话依旧算数。”

苏曳拜下道:“臣一定鞠躬尽瘁,不负皇上隆恩。”

皇帝道:“你刚才对增禄说,还有重要的事情要禀报,何事?”

苏曳道:“上次臣和英国人谈判,英国人无条件退兵之后,使得朝堂和地方上的大臣有些骄纵轻敌,更加一味强硬,这恐是祸非福。”

要说这清廷官员,那绝对是记打不记吃。

当时英国军队占领广州,舰队兵临天津海面的时候,朝野内外,惊慌失措。

等到苏曳和英国人谈判,英国人无条件退兵之后。

经过了短暂的震惊后,又骄狂起来,觉得这英国人完全纸老虎啊。

上一次英国人无条件退兵,也根本不是苏曳有多么厉害,是英国人本来就要退兵的。

换谁去谈,只要强硬到底,结果都是一样的。

于是乎,叶名琛和何桂清这边,一个赛一个的强硬。

尤其是叶名琛,因为他被英国人抓了坐牢,为国受苦,未损国格,甚至在牢中,也怒斥洋夷,所以皇帝没有罢免他,让他戴罪立功,署理两广总督。

叶名琛为了保住官位,为了挽回名声。

所以拼命地对英国表示强硬,动不动发函呵斥包令,要让英国人赔款,并且对出兵广州道歉。

而且每一次对大英帝国外交强硬之后,都要报捷朝廷,说获得了何等何等成果。

搞得整个朝廷也信以为真了,觉得当时洋夷之所以退兵,是他们不敢真正大打,还揭露出当时攻占广州的英国军队中,正规军只有两千多人,剩下都是雇佣兵,还有普通英国人穿上军装假冒的。

当然,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事实,但又有何用?

而且叶名琛也比历史上收敛多了,历史上他各种强硬,各种向皇帝报捷更离谱了,三天两头宣称自己对英国人打了胜仗。

但如此一来,也让朝廷大大低估了英国人的意志,招惹祸事。

事实上,现在皇帝和很多朝廷重臣也觉得,上一次英国人无条件退兵,好像真不完全是苏曳本事大,而是英国人怂。

所以前段时间,包令和巴厦礼无比恼火,无比郁闷。

怎么会有这么愚昧的人群啊?

什么都不懂,就是蒙着眼睛往上顶,一个赛一个强硬。

你们可知道,苏曳爵士为了让我们退兵,付出了何等的才华,何等的努力,何等的代价?

甚至,把我们两人的政治命运也捆上了。

你们不好好珍惜,反而不断拆台。

所以,包令那边做两手准备。

第一手准备,跟随国会的强硬态度,推动对华战争。

但这对于他的政治命运无济于事,最多只能弥补。

第二手准备,全力推动B计划,继续和苏曳进行政治捆绑。

苏曳道:“尤其是署理两广总督叶名琛,一而再挑衅英国,这非常危险,希望皇上下旨,让他适可而止。”

皇帝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不高兴的。

合着只能你苏曳取得外交胜利?别人就都不行?

你强硬让英国人退兵,就是有本事。

别人对英国人强硬,那就是挑衅?那就是坏事?

硬要别人软弱,来衬托你的强硬?

但苏曳既然说出来,皇帝道:“下次叶名琛上奏折,朕回复的时候,会训诫他小心行事的。”

这句话,也算是皇帝给苏曳体面。

苏曳道:“皇上,臣去江西的时候,可以顺道去一下广州,帮助叶总督处理和英国人之间的纠纷,免得酿成大祸。”

皇帝皱眉道:“不用了,你专注你江西的事情便是。”

这句话,就不客气了。

但,苏曳要的就是皇帝说出这句话。

接下来发生剧变的时候,皇帝你也别怪我苏曳没有事先提醒过。

而且这一次,没有人再为你力挽狂澜了。

苏曳再一次道:“如果,真的出现某个具体的外交冲突,皇上还请下旨,让叶总督克制,不要激化矛盾,破坏大好局面。”

皇帝终于没有耐心了,拿起书本道:“克制?还是妥协绥靖?那样只会让洋夷步步紧逼,得寸进尺,这群洋夷惯会虚张声势,你难道不知?你知道得最清楚。”

“好了,朕没有否定你上一次和英国人谈判的功劳,但你也不要因噎废食,捧着一个玉碗小心翼翼,唯恐怕摔了,也不敢用了。”

这话就很噎人了。

这是说苏曳和英国人谈判成功后,过于珍视这个结果,所以千方百计供着,不让人触碰。

就类似于说六老师霸占孙悟空不放的意思。

苏曳道:“臣明白了,臣告退!”

“请皇上保重龙体!”

皇帝道:“你也一样,在江西好好干,朕等着你再立新功。”

“增禄,你代朕送苏曳出宫。”

太监增禄上前,道:“苏曳阿哥,奴婢领着您出宫。”

苏曳道:“有劳公公了。”

接着,太监增禄在前面带路。

走到无人之处的时候,增禄目光含泪,望向苏曳道:“阿哥,怎么会成这样呀?”

“也怪奴婢们没用啊!”

这等事情,就算增禄有心,也没有法子,他们毕竟只是太监而已,清朝的太监没有权力的。

也就是后面的李莲英,才算得上有些权力,那也是慈禧的完全依附品。

苏曳道:“只要公公愿意,那我们之前的交情,就一直不会变。”

增禄道:“咱当然希望和阿哥这样的英雄交朋友。”

苏曳道:“那就是了,公公保重。”

增禄躬身道:“阿哥保重。”

离开皇宫,苏曳望着天上星空。

这一次和皇帝的谈话,可以说是不欢而散。

他知道皇帝想要听什么。

无非是臣拿到银子之后,不会大办工业的,而是会用来练兵,然后两年之内就为皇上灭掉发逆,收复南京。

但苏曳一句话都没说,反而坚决态度,一定要办好工厂。

尤其后面,苏曳劝诫皇帝,让叶名琛那边收敛,不要挑衅英国人。

这一点更加让皇帝不快。

但是,苏曳却半点不后悔。

……………………

公主府的书房内。

两个人尽情地探索对方。

用手和信子,测量对方的尺度,深度。

最后,寿安公主忍不住颤声道:“好人,来吧,别折磨我了。。”

而后,她仰起脖子,久久不能出声。

苏曳也被一点点淹没了下去。

而后,天气从和风细雨,变成狂风暴雨。从润物细无声,到雨打芭蕉,最后到惊涛拍岸。

末了。

要涨潮的时候,苏曳要离开。

寿安公主道:“别,就在内里,就在内里。”

安全时期,没有那么准的,万一真有了怎么办。

之后!

两个人静静无言。

“小曳,你本事大,眼光高,别生他的气,以后他自己会想明白过来的。”寿安公主柔声道。

对于苏曳和皇帝关系的变化,寿安公主是最清晰的感知者。

甚至皇帝对她也颇有微词。

因为寿安帮助苏曳筹款了。

当然皇帝的性情,没有直白说寿安什么,只是说先帝之忧,并非杞人忧天,苏曳年轻气盛,对很多事情不清楚,你要多劝。

接着,皇帝隐晦提出,奈曼王府那边又送东西过来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寿安公主甚至微微一愕。

然后,她明白。

她在京城呆不了多久了。

这一次她公开为苏曳站台,招待蒙古王公,为他筹款,引来了很多的闲话。

“本来想要呆到你和六妹成亲之后再走,现在看来,呆不下去了。”寿安公主道:“等你离开京城后,我就回蒙古,等你和六妹回来之后,我再回来。”

苏曳道:“等到洞房花烛夜的时候,我们再见面好不?”

寿安公主啐道:“你这个坏胚子,你打的什么主意,别以为我不知道,才不会满足你这禽兽。”

接着,她脸蛋微微一红道。

“说你牲口,你真是牲口,这还只是提了一句,你就这样了,又来捣腾我了。”

苏曳道:“那你究竟是要,还是不要啊?”

都不用回答。

有人已经开始吃人了。

……………………………………

王承贵第一时间,把苏曳和皇帝见面的消息传给了肃顺。

杜翰道:“苏曳小儿,失宠了。”

载垣道:“为什么啊?好好的局面,他为啥要这样做啊?”

肃顺淡淡道:“之前倒是看错此人了,觉得他是一个幸臣,没有想到是一个干臣啊。”

一时间,肃顺心腹复杂。

也不知道是敬佩,还是该吐槽。

一方面觉得苏曳牛逼,做了他肃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一方面又觉得苏曳幼稚,圣眷才是最重要的,失去了圣眷,你还能做什么?

他虽然聪明,但是眼界还是不够高瞻远瞩。

哪里知道,惊涛骇浪一般的剧变,就在眼前了。

到那个时候,一切都会被颠覆了。

杜翰道:“失了圣眷,我们要不要对他动手?”

肃顺道:“对他动手做什么?你们别忘了,他除了是一个宠臣,手头还有军队,别乱招惹。”

………………………………………

次日!

嫂子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带来了整整三百六十万两银子的汇票。

她的家族,完全倾尽了所有。

此时的盐商,好日子还有,但已经远不如前了。

所以白家选择孤注一掷,投资苏曳。

“小曳,这次不仅我跟着你一起去江西,我父亲那边也会把家族中大半的人手,全部派出去。”

“父亲那边也会停下大半的业务,等着在江南为你办事。”

整个白家,都绑上了苏曳的战车。

接着,白飞飞道:“我这次回京,后面还跟着一条船,挂着灯笼写着胡字,因为男女有别,所以不好相见,但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胡雪岩。”

果然。

仅仅半个时辰后!

外面李岐道:“大人,胡雪岩求见。”

苏曳正要出去迎接,苏全道:“二弟,还是我去吧。”

………………………………………

书房内!

胡雪岩恭恭敬敬地朝着苏曳叩首道:“草民,拜见抚台大人!”

苏曳道:“光墉,这一路辛苦了。”

胡雪岩道:“不敢谈辛苦,只是没有想到时间如此紧迫,雪岩紧赶慢赶,才筹集了一百二十万银子,无法帮上大人忙,惭愧之至!”

一百二十万两?

胡雪岩好大的手笔啊。

要知道,他此时家业还不算大的,王有龄虽然官职做的不小,但是影响力是不够的。

上一次,在苏曳的帮助下,他度过了弹劾危机,成功地坐上了江西布政使。

接下来,他还会成为浙江巡抚。

但此人不是政治强人,所以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大靠山。

几年后,胡雪岩和左宗棠才是互相成就,到那个时候,他才算得上富可敌国。

而现在一百二十万两,对于他胡雪岩来说,也是极其不易了。

苏曳道:“光墉,这笔银子是你从钱庄里面挪挤出来的?”

胡雪岩道:“是。”

苏曳道:“能弄平吗?”

胡雪岩道:“能弄平,知道大人要做大事,雪岩当然竭尽全力。这笔款子,借给大人三年,不要任何利息,三年之后,再议!”

“另外,大人工厂办成之后,但有用到雪岩的地方,定竭尽全力。”

苏曳望着对方。

这次开工厂,办洋务。

还真要对你胡雪岩有大用了。

不仅仅是大用,而起会让你提前好几年,就成为显赫东南的大人物。

左宗棠不能让你真正起飞,但我苏曳是可以的。

如今,苏曳手中的银子,加在一起,已经有整整一千一百五十万两左右。

大大超出了巴厦礼所要求的一千万两。

剩下这一百五十万两,刚好可以用来连办几件大事。

此时,李岐步入道:“大人,八大人来了。”

胡雪岩道:“大人,那光墉暂时告辞了。”

苏曳道:“光墉,你莫急着回去,我也很快就要乘船南下了,你跟着我一起去。”

胡雪岩大喜道:“是,大人。”

…………………………………………

巴厦礼依旧隐藏在斗篷之内。

进入苏曳的书房后,大大地和他拥抱。

“我的朋友,你太了不起了,你的号召力太强了,你简直是一个英雄,你把十几万人都捆上了你的战车。”巴厦礼道:“另外,你和你的皇帝,发生了某种质变是吗?”

苏曳道:“是的。”

巴厦礼道:“我正好要告诉你,广州那边发生了大事,很大的事情。”

“接下来,这件大事会如同一个海啸一般,先传到香港,然后传到伦敦。”

“然后,他们那些人,就会看到大英帝国的愤怒,滔天的愤怒,比十几年前更大的怒火。”

“而更可笑的是,你们的叶总督还以为这是一件小事,竟然还向你们的皇帝报捷了,相信捷报就在路上了。”

“这是谁也挽救不了局面了。”

“但是我的朋友,这和你无关了,也和我们无关了。”巴厦礼道:“因为我们要去走一条更伟大的道路。”

“苏曳爵士,你不但感染了十几万民众,你也感染了我。”

“我看到了你的意志,也坚定了自己的意志。尽管你们的朝廷一无所知,但是现在英国那边局面,已经非常紧急如火了,我们必须和政治赛跑,和战争的脚步赛跑。”

“明日我们便离开京城,前往上海,我在京城仿佛被捂住了眼睛,捂住了耳朵,已经接触不到最新局势了,到了上海之后,我就很清楚地知道,政治局面到了何等地步?也清楚地知道,战争的脚步到了哪里。”

“那么我的朋友,你准备好了吗?明日和我一起出发了吗?”

苏曳道:“当然!”

巴厦礼道:“那明日见,我们一共去赶赴一场政治盛宴,相信我,你会有巨大收获的!”

然后,巴厦礼迫不及待地离开了。

明日要离开,他也有很多事情要安排。

苏曳这边,也有很多事情要安排。

明日离开京城,前往上海,秘密参与一场政治盛宴。

而就在此时,白飞飞进来道:“小曳,桂儿来了?”

苏庸一愕。

桂儿,这个时候?

苏曳赶去后院道:“好桂儿,这个时候见我,什么事情?”

桂儿道:“主子,懿贵妃要见你,说有重要的事情。”

懿贵妃?这个时候?

…………………………

注:第二更送上,这一章写了好久。

恩公们,您……您还有月票吗?求票求得脸红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