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297 宝藏密辛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二百九十七章

让万野在匈奴人面前露脸,是朱定北的意思。

万野在匈奴的地位不可谓不特殊,他虽然婢膝奴颜,可在古尔青面前非常说得上话,许多战计都是他出谋划策。他成了大靖军,那些人不难想到,为什么克兰三城在这么多匈奴兵的戍卫之下仍然节节败退。

在这里,万野一定居功至伟。

而在匈奴,不论是李家将中私逃到匈奴的亲随还是一些被他们拉拢的大靖边关商贩马夫,大靖人不可谓不多。

有万野“背叛”的先例在,他倒是要看看,匈奴王室是否还能够“海纳百川”!至于那些大靖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朱定北完全不放在心上,一些叛国贼,他只遗憾不能亲眼看到他们的结局罢了,谁还会怜惜他们的性命呢?

这一场赎人的行动最终平顺落幕,在匈奴俘虏全数被收回的当口,匈奴那些被赶下马的骑兵有意拉弓射箭报复朱家军,可是当炮台抬起对准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再不甘心也只能败走。

听朱征北说起匈奴重甲兵原本在马上高傲的姿态和他们走时那落魄的模样,朱振梁高兴得直呼大快人心!

“多亏了阿弟提早知会,否则,怎能有这等下马威,哈哈!”

他们早就料到匈奴送上的牛羊不会是什么好货,原本呃打算按照国书所说行事,但是朱定北偏偏剑走偏锋。不得不说,这个下马威,着实让人痛快啊!

朱定北抿嘴忍笑,正经道:“阿爹,阿兄,你们快别忙着高兴忘了正事。匈奴王室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现在急需一场胜仗来稳定军心,所以,下一场战事,他们势必会派出他们最精锐的重甲兵挽回局势。我们还是先想好应对之策才行。”

朱振梁父子这才收了笑声。

父子三人连同宁衡围在桌前对着铺在桌上的布防图商议。

朱征北先道:“克兰三城处匈奴西南边境,过了乌河便有山脉天险,他们一定会借天险挑衅我们。不过这里易守难攻,他们想要打一场漂亮胜仗,我们朱家军也不是吃素的。所以我想,他们一定会假借在这里与我们的缠斗,掩盖他真实的目的,对鲜卑北境其他地方或是凉州下手。”

他的分析让朱振梁十分满意:“最有可能的,就是凉州西海郡和鲜卑北靖郡。这两个地方毗邻匈奴,战力又相对薄弱,如果我是他们,一定会选择在这里下手。”

西海郡驻守的并非朱家军,而北靖郡现在是新兵驻守。这两个地方都有极大的可能成为匈奴反攻之战的落脚点。

“爹,长生,我觉得他们选择西海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朱征北斟酌道,“匈奴丢了三成,还赔了那么多牛羊,王族处境堪忧,百姓民怨沸腾。如此,匈奴在这场战役中已经显露颓势,他们现在不仅要找回场子,更要寻找盟友。他们从西海军接触羌族人,让他们出兵,就是一举两得。”

朱振梁扯了扯胡子,道:“以匈奴重甲兵的兵力,集中攻一城,西海军未必保得住啊。”

朱定北却道:“我认为,他们更可能对北靖郡动手。”

“哦?这是为何?”

朱振梁和朱征北显然都偏向于西海郡,听朱定北这般说不由都盯着北靖郡的地图沉思起来,想着自己是否疏漏了什么。

朱定北看了宁衡一眼,后者怔了下,随即出声道:“阿爹,兄长,西海郡并非匈奴接触羌族最佳的选择。你们且看这里。”他的手指在乌孙国从前的位置点了一点:“自从乌孙沦陷,羌族和匈奴在这里便屡发争斗,如今,乌孙有三分之一的国土已经被羌族从匈奴手中抢夺。他们如今国土接壤之地已经北移,不再像以前,中间隔着凉州、车师部落、乌孙三处。”

朱振梁合掌叹道:“我竟忘了这里!不错,比起越过凉州寻盟羌族,乌孙虽然远了点,但却是省去不少麻烦。”

朱定北沉声道:“羌族现在按兵不动,但不表示他们没有同匈奴达成共识。我怀疑,战后不久他们已经通过乌孙与羌族达成协议。日后他们出兵北靖郡,羌族一定会出其不意奇袭凉州西平郡,直取金城。”

朱振梁皱眉,“大靖使臣已经前往南地,也不知是否已经说服盘越掸国不来凑这个热闹,否则三境起兵,对我们十分不利。”

朱定北道:“只怕羌族和匈奴仍有我们没掌握的底牌……”

见朱定北更偏向与匈奴、羌族和南蛮结盟共同大靖,朱振梁和朱征北对视了一眼。长生口中所说的底牌到底是什么?难道为了结盟,匈奴甘愿大出血?毕竟现在不像上一次三方出兵谋取大靖时的情况,大靖处于劣势,很可能被他们裂土而分。眼下,大靖有绝对的优势,匈奴可以利诱南境,他们大靖同样慷慨,为何南境还会选择羌族或是匈奴?

像是吞了匈奴,回头便会对付他们这样的假设,当不至于让盘越掸国信服才是。

且不说大靖有没有这个本事灭了匈奴,便是可以,那也要几年的时间而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而匈奴与南境一南一北,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集,要唇亡齿寒,也应该是羌族才有这样的危机感,大靖许诺给南境和平共处的机会,没理由南境不买账反而看好匈奴或是羌族才对。

见父兄二人百思不得其解,朱定北和宁衡对视一眼,沉吟片刻才道:“爹,你可听说过大靖皇室宝藏?”

“宝藏?”

朱振梁惊讶道:“那不是都说是无稽之谈吗——莫非,真有这个宝藏,而且落到了匈奴人手里?!”

朱征北却是从未听说宝藏一说,疑惑地看着他们。朱定北递给兄长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这才解释道:“确实有这个宝藏,而且有一部分就在匈奴手里。”

他想了想,还是将宝藏的真实面目告知二人,朱振梁父子目瞪口呆。

宝藏图?

大靖金山银山铁矿等尽数囊括其中?!

怎么可能!那可是太.祖帝后时便有的宝藏,先人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能将天下金银尽握手中?他们如何勘定的?又如何竟没能引来任何骚动和传言?试想一下,要确认这些矿山,势必要派出许多人手去寻找勘察,便是大靖工部全员出动也不可能在一辈人手中能够完成此事,人手财力,一个都不可能少。

如此,怎么可能没有半点风声传出?可看他朱家列祖列宗遗留下来的训诫来看,祖宗们也并不知道这个宝藏的真实面貌。

实在匪夷所思!

而朱定北接下来的话,却让朱振梁父子更加吃惊:“不仅仅是大靖,便是匈奴、羌族、南境恐怕也在宝藏图中。而这一部分,或许就在匈奴手中,是以,他们才会不惜代价出兵相助匈奴。”

这是朱定北和宁衡几番上商讨才得出的结果。

这看起来太异想天开,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将所有的不可能排除之后,落出水面的真相往往就是这样让人难以置信又合情合理。

上一次匈奴羌族南蛮三方联军进宫大靖,当时他和宁衡便猜想,遗失的那一卷藏宝图在匈奴手中。不过他们当时猜测的是,那一卷宝藏图所画的应该是缺失的凉州矿山,是以鼓动了羌族和南境侵吞大靖国土之心。

但当他们知道了甄飞河和宁家祖辈的渊源,明晰了匈奴王与甄飞河的血亲关系,他们便不得不深想一分。

既然,匈奴能够依靠那卷宝藏图在自己的国土中近年来开发数处矿山,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那一卷藏宝图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可怕,甚至囊括了大靖的数个邻国,包括羌族,包括南境,甚至东夷。若是如此,匈奴手中相当于抓着一个杀手锏,足够让这些敌国趋之若鹜。

朱征北被这个猜想震得回不过神来,朱振梁表情扭曲了一瞬,盯着小儿子和宁衡看了半晌,才艰难道:“你们知道得如此清楚,莫非……那宝藏至始至终就在宁家手里?”

“……现在是。”

朱定北顿了顿,还是决定说实话。

朱征北这下更找不到北了,朱振梁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片刻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此事还有谁知道?你们可知,若是消息传出去,宁家朱家,陛下一个也容不得!”

且看匈奴能够凭借藏宝图让羌族和南蛮言听计从,就可知那宝藏有怎样的诱惑力。他们朱家原本就兵权在握,而宁家更是富可敌国,两家人现在因为朱定北和宁衡的亲事而绑在了一起,皇帝想必已经十分忌惮,若是宝藏在手的秘密被皇帝知道,老天,用脚趾头想就知道他们和皇室必然你死我活!

朱定北安抚道:“我们从未告诉别人,也不会再有人知道这件事。”

朱征北还是没忍住过问那宝藏图里到底有什么,朱定北随口吐出几处矿山,那都是大靖数年来已经被开发出来的天下闻名的矿山。末了,他轻描淡写:“这些,都在宝藏图中,不足百分之一。”

朱征北:“……”

朱振梁:“……”

朱振梁郑重道:“儿子,一定要藏好了!”

千万不要露出马脚,也千万不要留给子孙,否则……他几乎能够想象到朱家和宁家断子绝孙的那一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