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270 真相之下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二百七十章

他们,姓宁!

马超掷地有声,朱定北睁大了眼睛,便是宁衡也不由浑身一颤,犀利地目光盯住了大放厥词的马超。

马超见状,哈哈大笑起来:“长信侯爷很震惊吗?哈哈,我告诉你们,他们就姓宁!是真真正正的宁家人,而你们,不过是当初昭太后不知道从哪里领养来的野种生下来的野种罢了。哈哈,长信侯爷莫恼,我说的不过是事实罢了。其实,宁家第二位家主的遗训里写得明明白白,他是昭太后领养回的继子,冠上了宁姓,却也不过是一届平民血脉。只不过,后来都被人销毁了,知情的人经过这么多年,也早已凋零,所以,你们都不知道罢了。”

“那你又如何得知?又凭什么说你所知道的才是真相?”

朱定北质问。

马超不为他逼人的气势所迫,仍然不紧不慢道:“因为那些人和宁家供奉共同的祖宗,而且比宁家多供奉了一位。”

“大靖开国,昭太后为太/祖皇帝立下汗马功劳。太/祖披龙袍开宗庙之后,便有意立当时的宁家家主宁昭为一字并肩王,多少人都为他请命。只不过,宁昭心悦太/祖皇,之后委身与太/祖帝成为后世所知的昭太后。其实,第一任宁家家主宁昭根本不是女流之辈,他是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儿。否则,当初皇帝怎会对男妻一事如此宽容?都第一任长信侯爷也根本不像世人以为的那样,是昭太后本人,而是昭太后的胞弟,当时名动天下的国舅爷宁朔。”

“镇北侯府不妨去翻一翻自己祖宗留下的东西,看我说的是不是实话。”

马超嗤笑道:“昭太后本就是男儿身,再嫁入皇家之前,也未曾娶妻生子,只是在战乱之时领养了了一个孩童,当做自己的儿子培养罢了。真正有宁家血脉的,只有宁家的胞弟,第一任长信侯爷宁朔和他的子嗣。只不过,大靖朝传到第三世的时候,不仅朱家和李家两个异姓王被废,就连宁家,也因继子一脉狼子野心,而将宁朔一脉的人全部屠杀,抢夺了长信侯之位!”

马超眼中出现了些许狰狞之色,他看向宁衡道:“长信侯爷现在还不是滥用宁家的权势替朱家人打点江山?忠君?笑话,你们这些人自私自利,从来唯我独尊,就连皇帝又什么时候被你们放在心上过?而着一些,原本都该属于我的祖辈,是你的先祖串谋司马皇室谋夺了宁家的产业!如果不是宁昭扶持,这天下早就姓了李!是你们不知感恩夺了掠夺了宁家,与司马后世之辈狼狈为奸!”

“富可敌国的宁家,原本是昭太后留给他的胞弟留给宁家的血脉的,而这天下,若非昭太后一心被太.祖皇帝蛊惑,早就是宁家的天下!只恨你们,当年没有斩草除根,让宁家的嫡系苟活下来一人,如今他的后辈要拿回属于他的东西,你们又有何话说?又凭什么指责他们?”

室内,静的落发可听。

朱定北拧紧了眉头侧头看了看宁衡,见他抿着唇没有表态,朱定北才道:“所以,当初的李家,不过是你们的同党之一?”

“他们算什么同党。”马超嗤了一声,“当年,李家谋逆确实有他们的先祖在背后推波助澜,只不过,他们斗不过司马皇室,最后还不是被灭了九族。后来这些九族之外的旁系子弟,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罢了。是先祖将他们一路提拔,才有了他们后来的光景。真要说起来,不过是他们的家奴。只不过,他们比当年的李家还要不成气候,还未派上用场,就被宁家发现首尾,借朱家军之手铲除了。”

他的观念,也代表了他们那方人的想法。

原来,他们还不知道朱定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将他们的对手完全定位在宁家和皇室。

朱定北抱臂沉思了一会儿,问道:“你就知道这些?那你真正的祖父,你不会告诉我你也不知道那是谁吧?”

马超道:“你不必激我。我是不知道他是谁,不过,是我自己不想知道。”

“如此说来,你有办法知道他是谁。”

朱定北深深看了他一眼,马超道:“现在可以让我见她了吧?到时候你想要的答案,我自然会让菲菲转达。”

朱定北皱了皱眉,宁衡拉过他的手道:“依他所言。”

朱响看了看朱定北,见他点头,便去办。马超十分不愿朱定北和宁衡或是其他人在场,朱定北试了试他四肢所绑的结实程度,又不放心地将他的双腿封住穴道让他使不上力气,这才与宁衡一同离开。

走出地牢,朱定北便看向宁衡:“阿衡,马超今日所言,你不必放在心上。”

他语气担心,怕宁衡被马超今日抛出的惊天言论而受到干扰。宁衡对他摇了摇头,与他踏入厢房之后,才道:“马超所言,并非虚言。”

“你的意思是……?”

宁衡道:“虽然大靖三世之后,宁家大部分祖宗遗物都被损毁,但总也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当日李甲二人便口吐昭太后并非女儿之身,我便留心去查了许多往事。今日,马超所言为我解了许多疑惑。如果昭太后确实有一胞弟,便是大靖开国的长信侯爷的话,那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怎么说?”

朱定北不甚其解。

宁衡耐心分析道:“宁家的产业最初都是昭太后一手打拼下来的,发的也是战争财,虽然富裕却没有足够的根基。后来昭太后入宫为后,更多地是为何太.祖皇帝一起解决各州隐患,仍然常年出征在外。当时的益州、宁州、秦州都是大靖立国之后才从羌族手中夺回的。最后便是凉州。凉州立府之后,太.祖帝后便开始游历山河,将政务托付给太子。而在此期间,宁家的家业分成了两块,一块是负责各处机密的天机堂,另一块就是宁家的商事。”

“天机堂随着太.祖帝后征战,不断向西南西北扩散,而宁家主要的产业还在杨广两州。若非昭太后有三头六臂,恐怕无法兼顾。所以,马超说当时的宁家主事人第一任长信侯爷另有其人,我不怀疑。”

朱定北了然,他道:“那继子一事?”

宁衡道:“继子一事,也确有此事。司马皇室到第三世的时候,文宗帝确实野心勃勃,不仅撤了李朱两个异姓王,将开国功勋的侯爵之位一再打压,也有对宁家下手。不过,当时并没有宁家嫡系旁系的说法,宁家继承家主之位,一向是能者居之,血亲反而是次等的条件。而当时,也确实是昭太后的继子一脉坐在长信侯爷的位置上。只不过,那时候,皇室有意对宁家下手,杀了一些宁家人嫁祸给当时的长信侯,被杀的人应该恰恰就是马超所说的嫡系,也就是宁朔这一脉的后人。”

说到这里,宁衡叹了一声,“不过,宁家的动乱很快就被镇压了。而宁家也请出了太.祖帝后留下的金令,皇室宗亲一并讨伐当时文帝的所作所为,强势平息了事态。只是没想到,被杀的这一脉人还有活口,想来是听了文帝散步出去的谣言,认定是继子一脉残害了嫡系谋夺家产,所以忍辱偷生,一直到现在他的后辈都还有这个执念。”

朱定北看了宁衡一会儿,笑道:“昭太后果然气魄非凡,竟不计较子嗣血缘,将如此大的家业让与能者,全不是一般人的做法。不过也是,昭太后又怎会是一般人呢。”

宁衡见他目露崇拜,不由好笑地摇了摇头。

他抬手,摸了摸朱定北这些年来一直未变的硬质头发,眼神有些忧郁,他低声道:“你可知,昭太后收养的继子,是谁?”

朱定北眉眼一怔。

宁衡叹道:“此事是宁家的绝密,皇室也不知道,只有宁家家主口口相传。我阿爷去世前告知我的,当时我不过是三岁小儿……呵,若非我记忆过人,恐怕这个秘密就永远埋没了。”

顿了顿,他继续道:“前朝后期,天下大乱,战火也波及杨广一代,当时据守广州府的太.祖皇帝加入起义之师。不过,他的妻子幼儿却被前朝皇室缉拿追杀,成了最普通的流民。”他看朱定北已经会意,眉眼中流露出震惊的神色,他轻笑道:“长生想的没错,昭太后因缘际会,救下那个食不果腹的孩子,因为种种缘故,将他收养在膝下。当时那孩子的母亲已经在战乱中死去,他也不过是三岁的小儿。可以说,他是昭太后一手养大。直到,帝后相遇,他才被太.祖帝认回。”

“当年,太.祖帝有意立他为太子,不过他从小受昭太后的教导长大,一向潇洒自在,不愿为了一点亲缘就背负这个天下,因此,他依然是昭太后的继子,从未上过司马家的族谱。而我辈,都是他的后代。真要说起来,宁家、皇室,同源同根,这天下,何曾姓过宁呢?况且,第一任长信侯爷之后的历代长信侯,都是那人的后代……”

“这或许,就是昭太后的用意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