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55 宁氏殊荣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五十五章

文儒李家与朱家武将不同。

只要有战可打,朱家就有立足之地。

可李氏一旦从神台上跌下来,科举选士中那么多人才可以补缺,想要夺回当初的荣耀,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家人弃文从武,可以说是一招绝妙的缓兵之计。

朱定北心中闪过万千思绪,见老侯爷满脸疑惑,他也不打算为他解惑,只问道:“阿爷,李家确定没有人在文臣里出仕吗?”

“不可能。”老侯爷摆摆手,:“科举选士对考生的第一要求就是身家清白,文宗帝时就下过明旨,洛京李家一脉,永世不能在朝为官。若是和李氏扯上关系,就等于自掘坟墓。”

“除了户部的李老鬼,我记得朝中也有不少姓李的文臣啊。”

朱定北的手指敲击着案几,若有所思。

“傻孩子,天底下姓李的人何止千千万。李韬老儿出身扬州府,逆臣李氏原是司州大族,两者往上数十八代都没有一丝一缕牵连。”

朱定北则分析道:“是不是姓李无所谓……阿爷,我觉得李捷对我下毒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老侯爷听了这么多,还是没有弄明白孙儿到底想表达什么。他无奈地瞪了眼朱定北,干脆道:“先将这些放一放,眼下,第一要紧的,是要怎么处置府上的叛逆。”

朱定北闻言,将心中翻涌的思绪暂且放下,问他道:“阿爷,王姨娘是怎么把药包调换的,你可曾查到了。”

“这个且等他两天,既然他们已经拿了新的药包准备再动手,到时候正好抓她个正行!”

老侯爷没说的是,朱三已经查了很久,锁定了不少人暗中观察,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确定的消息,只能被动地等对方下一次动手的机会。

见孙儿鼓着嘴不满意地看着自己,老侯爷也觉得脸上无光,转开话锋道:“我已设下天罗地网,绝不会让他逃出我的手掌心。不过么,抓着了人,你可想好如何处置?”

是要留着放长线钓大鱼,还是将府中的奸佞一口气铲除了?

朱定北没有犹豫:“单凭这件事也钓不出大鱼。将李捷这一条线索保留着,至于我中毒的事情就按后宅祸乱处置吧。王姨娘……毕竟是阿兄的生母,留她一个体面吧。”

老侯爷欣慰道:“好孩子。”

他老了,论是非曲直不像年轻的时候非得分出黑白来,若是不退一步,总会伤害到你无意伤害的人。

长生中毒的真相若是宣扬出去,那大孙子和孙女儿就会被生母的名声连累,而同长生的感情也会出现裂痕。因此这件事,只能委屈幺孙儿将苦心咽在肚子里了。

爷孙俩把这件事情说明白,才招呼着朱三把饭菜端进来。

朱三推门而入,道:“请侯爷和少爷稍等片刻,饭菜放在灶台上热着,马上取来。”

“这大热天的,穷讲究这些做什么?想咱们以前在边疆的时候,吃雪吃泥的日子多了去了。”

老侯爷不以为然。

朱三干巴巴道:“老夫人特意交代了:老东西吃糠都不必管,长生年纪小肠胃弱,当心伺候着。”

老侯爷恼了:“好你个老三啊,敢拿老子我开玩笑了!”

朱三傻笑。

等饭菜摆上来,爷孙俩敞开了肚子吃,末了,老侯爷才带着朱定北到院子里消食。

一路安静,老侯爷忽然开口道:“长生,往后这些事情不要麻烦长信侯爷了。”

“嗯?”

朱定北的心思已经飘到李氏身上了,一时没听见他说什么。

老侯爷以为他不明白其中道理,耐心道:“宁衡虽说是和你一般大的孩子,但每一任长信侯爷都是我大靖最特别的存在。别看如今长信侯府只宁衡一人,但他们的背后的宁家人却不知有多少。”

老侯爷原本不想和朱定北说这些,但见朱定北越界,却不得不提醒他。

“阿爷为什么这么说?”

朱定北收回心神。

老侯爷叹了一口气:“宁衡是个好孩子,你同他交往阿爷一百个放心。但君子之交淡如水,你却不该借长信侯府的耳目,去打听一些事由。”

“我并没有抱着这个想法。”

朱定北皱眉,他虽然对宁衡不够坦诚,但从来没有利用对方的想法。

“这不是想或不想,而是,你们确实这么做了。”老侯爷语重心长:“宁衡年纪小所以很多事情可能不明白其中的严重,他家里又没有长辈指点,我今日同你这样说,并不是禁止你们往来,但只能是朋友,就如你和秦家的孩子一样的朋友,不可再越轨。”

“此话何意?”

朱定北听了心里不舒服,看着老侯爷不走了,定要让他说个清楚明白。

老侯爷叹了口气,将他牵到院中的石桌旁坐下,理了理话头,开口道:“说起长信侯府,就不能不提咱们大靖的开国皇后,昭太后。”

“昭太后?”

这位昭太后大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怕她已经过世这么多年,她为大靖开国所做的贡献在史书中千古流芳。朱定北从小生长在北疆,但对于这位昭太后的事迹也是耳熟能详的。

老侯爷点头:“我今日要说的可不是昭太后的功勋,而是她的身份。”

身份?

朱定北直觉将要听到的是一段史书中不曾记载的秘闻,不由聚精凝神。

“昭太后不仅是大靖开国皇后,同时,她也是第一任长信侯爷,第一位宁家的家主。”

“啊??”

朱定北诧异。

“世人只知开国时,有朱王府和李王府两个异姓王,却不知这背后还有一个无冕之王,那便是长信侯府。”老侯爷说起朱家历代家主口口相传的秘史,心中满是感慨。

“长信侯府在洛京宗室地位超然,别人都只以为是因为司马皇室为了延续昭太后的遗泽,迎娶宁家女为皇后的规矩。其实,皇后之位,不过是宁家和皇室做的交易……这样说也不尽然,事实上,宁家的皇后,不过是宁家在皇室的质子。皇室许宁家皇后之位,宁家则为皇室经营国库。”

“国库?”

“不是户部掌管的那个,而是朝廷真正的家底。”

朱定北咽了咽口说:“……我听宁衡口风中提过,大靖商户白户中有五十户是宁家人,其实这是宁家为皇室经营的?”

老侯爷摇了摇头。

“宁家的产业是昭太后留给宁家后人的,当年昭太后确实有意将手中产业作为嫁妆带入皇宫,但□□皇帝没有答应,反而立下皇后必出宁氏的规矩。先祖也不知道为何□□皇会做下如此决定,留下宁家这么大的隐患,不过这么多年过来了,两个异姓王走到如今地步,而长信侯府却依然有他超凡的地位。”

“历代皇帝都没有想过将宁家产业收入囊中吗?”

朱定北觉得稀奇。

“不知,但至少没有人成功过。”老侯爷唏嘘。

“阿爷的意思是,长信侯府和皇室之间有一些约定或者说默契,而宁衡为我所做的,已经触及到皇室对宁家所画的安全线?”

朱定北是有慧根的人,老侯爷说道这个程度,他当然明白老侯爷的用意。

老侯爷欣慰地点头,索性将话说透了:“大靖两个最大的氏族,一个是司马皇室,另一个就是宁氏。我老子朱家军交给我的时候,便与我说过,在洛京城中,我们可以和任何人相互利用,但独独只有长信侯府不能碰。宁氏的权势再大,却只有皇室能用这把剑,别人若想用,那只会变成一道催命符。”

顿了顿,他才继续道:“宁衡这个人,你可以待他如朋友一样结交,但更多的,不要问,不要碰。长生,你明白吗?”

朱定北沉默了半晌,才点下沉重的头。

这一夜,朱定北辗转难眠。

李氏。

宁氏。

这两批人在他脑子里不断出现。

宁衡的事情还好说,他立誓复仇,立誓保全朱家,却没有想过借助宁衡的力量。

好吧,他或许心里有些小算盘,想借宁衡的方便,筹备一些事情或拓宽他摸索洛京形势的渠道,但也仅此而已。

借宁衡的手报仇?

他还没有这么天真,更不会陷朋友于不义。

但有老侯爷今天的叮嘱,他日后行事就要有个度,万不能僭越。

这做起来不难,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要和宁衡疏远,他心里就不是滋味。

两辈子算起来,宁衡是第一个能让他将真性情表露无遗的人,在他面前很自在。能够被照顾,被包容,被关怀。

以往,朱家少帅哪里能有这样任性烂漫的知交?

更多的,他则是在想李捷和李家的事。

他坚持自己的想法,李家在文臣中必定有人,而且是官位不低的人。

取代朱家成为第一军侯,而后,他们在朝堂上的经营便能有恃无恐。

朱定北从来没怀疑过李家人的野心,祖先有心谋逆皇位,后辈为何不能呢?

如此说来,上一世朱家将士的灭门惨死,也不过是李家人复辟的垫脚石……朱定北咬牙,对李家的恨意让他难以入眠。

他朱家军忠肝铁胆,为家国出生入死,却竟因为这些人的一己之私,无辜惨死,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这比贞元皇帝直接操纵臣属将朱家诛杀还让他难受。

朱家人死在沙场,是死得其所。

朱家人被天子不容而杀,是功成身退。

但若是被小人的阴谋所害,那就是屈辱!

朱定北发誓,他绝对不会重蹈覆辙,让李家的阴谋得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