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248 成功离宫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夏听风,日枕红霞。

正有一队人马在官道上疾行而至,向洛京的方向进发。眼看日向西斜,前方探路的官兵快马返回禀报道:“大人,前面离驿站尚有半日路程,也没有民居寮舍,咱们是连夜赶路还是?”

那领头官兵心中计算了下这里离第一个设伏点的距离,今晚露宿的话,明日抵达那里正好是正午时分,而此地放眼过去天地开阔,贼人没有藏身之所,正是他们休息一晚的好所在,于是道:“不急于一夜时间,暂且在此地安营,让兄弟们看好人犯,马上就要抵京了,都警醒点。这可是皇帝陛下要亲自提审的人,若是有分毫差池,我们项上人头难保,吩咐下去,谁都不许擅离队伍。”

“是!”

士兵们听令而行,留了半数人看着囚车和马匹,另一办人扎营准备烧火堆,正分散开去,猛然听见喊杀之声!

“敌袭——”

去取水的士兵当先成了劫匪的刀下亡魂,一句话未喊完便被割断了喉咙。不过刹那之间,靠近营地的河里陡然跃出上百个一身黑衣的蒙面劫匪,喊打喊杀之声惊了马群,引起一阵混乱。

“迎敌!看好囚犯!儿郎们,跟我杀!”

领头官兵始料未及也被劫匪的突袭吓得方寸大乱,但很快强撑住气势,拔刀当先冲了上去。

刀锋相交,鲜血喷薄,训练有素的官兵在短暂的混乱后马上恢复了次序,迎敌的杀了过去,守囚的围满囚车。但他们,或者说皇帝的人马错估了劫匪对囚犯谢永林的重视,见这一百劫匪竟然拿官兵不下,河道上突然又跃出数十人,在第一批开路的劫匪掩护下很快杀进重围,直取囚车而去!

领头官兵见大势已去,一面挡开劫匪的攻击一面从怀中掏出信号弹,掀开抛向天际,发出一声剧烈的轰炸声!

“援兵就要到了!儿郎们撑住!万万不能让囚犯有任何闪失!拼啊!”

援兵的消息果然让官兵士气大振,原本颓败的局势霎时又被撑了回来,这些士兵都是凉州战场上下来的士兵敢杀敢死,口中怒吼挥刀向劫匪,气盖山河,你死我活。

就在收到求救信号的皇家暗卫往事发地赶去时,洛京皇城中,在古朝安身上吃了脸色的贞元皇帝沉着脸走入御书房中。

“见过陛——”

“免礼。”贞元皇帝懒得听他废话,摆了摆手,坐下径自道:“爱卿这个时辰求见,有什么事,说吧。”

刑部尚书李达深也不是蠢笨之辈,眼见东升太监不在皇帝身边,陛下又是一副不豫的神色,不由绷紧神经道:“回禀陛下,今日臣下审问交州暴匪,从他们口中审出一件紧要事,特此来禀。”

“何事。”

宫女将茶奉上,又悄无声息地退下,贞元皇帝心神不属,掀了掀茶盏盖子,心里还想这古朝安今日不耐的神色,眉眼一沉,又撒开手放下了茶盏。

李达深见状,赶忙道:“那几名匪首,曾在宁州从官,据他们供认,宁州州牧阮府自十几年前便有铸造劣银的罪行,宁州州府更曾将贞元二十年新铸的官银全部换成劣银,在宁州各郡发行。劣银之事非同小可,故而微臣不敢耽搁,得知消息便向陛下禀明。这是匪首画过押的供词,与刑部的奏折,请陛下过目。”

东升太监不在,他手底下交出来的冯平太监赶紧从他手中接过奏报,呈递御案。

贞元皇帝凝眉,略略翻过奏折,便沉声道:“匪首没有供出劣银之数?”

“启禀陛下,这些暴匪在宁州的职位不算高,其中两位是前宁州州牧阮府的幕僚这才知道此等罪行,但再深入的……”

“行了。”皇帝打断他,“宣户部尚书来见朕,此事等他过来再议。”

贞元皇帝正要起身,却又坐了回去,只招呼冯平太监过来,低声道:“你亲自回一趟正阳宫,与东升说朕今日会晚些回去,让他留在那里好生伺候。”

“是,陛下。”

冯平太监匆匆而走。

刑部尚书见皇帝陛下无意与他多说,不知是因这个消息盛怒还是为了别的事情困扰,龙颜不展,坐在上首又将那份奏报翻开来看,神情冷淡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赶紧也夹紧尾巴,垂首恭敬地静立一旁不作声。

过了小半个时辰,户部尚书李韬疾步而来,叩拜请安,但久不听皇帝叫他起来,半晌才将刑部上呈的奏报丢在他面前,道:“爱卿好好看看,看仔细了,再想想该给朕什么说法。”

户部尚书这几年尽忠职守,已经稳稳躲过被摘乌纱帽的危险,这才松了一口气不久,今日被皇帝陛下突然召见他心里那块大石又猛地提了起来,此时听皇帝森冷的语气顿时额际涌出冷汗,赶忙捡起地上的奏报看起来。

宁州私换官银为劣银?!贞元二十年?!

李韬大吃一惊,一批官银被调换,趁它还没有流入市井中及时抽调回来这还能挽救,但如今八年过去,这些劣银已经一两银子变作十两,再要调回早已不知流入何方!更糟糕的是,偏偏是宁州阮府,如今阮淑妃已死,阮府更已经凋零,要问罪都无从问起。

李韬心中叫苦,憋住了一口气细细再看,竟找不到半点辩解之法,顿时叩头称罪:“臣监管不力,竟不查此等恶行,请皇上降罪!”

“呵,劣银之事朕全权交给你,查了这么多年,竟然还能让人在你眼皮子地下把官银私换。如今东窗事发,你不想如何赎罪,却只想朕降罪于你,看来你这户部尚书是不想当了啊。”

在皇帝质问户部尚书之时,东升太监将皇后熬好的莲子老鸭汤送进正阳宫。

古朝安喝了两口,便兴致缺缺地放下,起身对东升太监道:“我一个人待一会儿,你去伺候他吧。”

“三爷,陛下刚刚命人过来传话,说是前殿事忙,今日会晚些回来,特命老奴侍奉您。”

“我不想看见你,你不知道吗?”

说这话的时候,古朝安脸上的笑容一如往常。

东升太监浑身一颤,顿时将头埋得更低了。“老奴……请三爷恕罪,老奴这便退下,是否送些书给您……”

“不必。”古朝安朝寝殿内室走去。“让他们都撤了,我不想被他们打扰。”

东升太监应了一声,见他进了寝殿,关紧了门,无奈之下,只得让暗处候命的暗卫走远一些别让梁三爷发现端倪。

古朝安将窗户全都关上,忽然听耳边一声轻响,便有一人捂住他的口鼻轻声道:“朝安阿叔莫出声,我是长生。”

“长生……?”

古朝安大吃一惊,按住他的手转过身来,外间天色透进微弱的光线让他看清了来人。一张年轻的,一如主帅口中所说的白皙俊美与朱家男儿全然不同的脸映入眼帘,分明陌生,他却一眼确认了对方所言非虚,惊地用最低的声音道:“你怎么会在这里,怎么会是你……先别说话,你快走,这附近全是暗卫,你——”

“那些暗卫发现不了我。”朱定北道:“叔父先别说了,快把衣服换上,我这就带你离开。”

古朝安看他手上包裹,当下也不能再问,只能解了衣服换上新衣,穿上之后他才发现,这一身衣服与朱定北穿的一样,都是御林军特制的轻甲。在他换下衣服的时候,朱定北也已经在龙床上布置一番,不知哪里来的一个头皮墨色长发的假人被塞进被子中,乍然看见竟是惟妙惟肖。

古朝安现在已经知道他有周密的计划并非鲁莽行事,心中稍安。

朱定北布置完并不耽搁,而是带着古朝安入耳房净室中推开窗户,将古朝安送出窗外,自已紧随其后,再抽走开拉窗户的细绳,窗户霎时关上如同在室内关紧一般。朱定北告了一声得罪,将古朝安扛在肩膀上,运起轻功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御林军换防的卫所中。

古朝安虽未出声,但眼中全是惊骇。

他完全没料到,主帅口中羸弱的少年竟有这等身手,这一身轻功可说是神出鬼没,他在朱家军中最厉害的斥候身上所见都不如朱定北的身形步法。

朱定北带着他成功避开暗卫的探查,不过半炷香的时间就从正阳宫来到御林军换防的卫所。现在是傍晚交替十分,正是御林军日夜换防之时,这列队伍中已经有十来人,见他二人突然闯入却无一人声张,可见都是朱定北的人。

古朝安不知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连御林军中都有这么大的能量。但很快,他们便随着这十数人一起,去卫所上交御林军宫牌,而后依次经过排查出宫。

等上了马,古朝安都无法相信,竟然这么容易就出宫了!

朱定北一甩马鞭,回头对他使了一个催促的眼色,他立刻回过神来,扬鞭跟随朱定北。他没有回头看一眼这巍峨的皇城,那里,此生他只愿再不踏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