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65 狼牙墓山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六十五章

狼牙山。

鲜卑府不算起眼,却又在鲜卑民心中有着神秘和崇尊地位的山峦。

鲜卑以狼为图腾,奉为神明,狼牙山因此形状像狼尖锐的牙齿,因此被鲜卑民看做是雪狼神的仙府,许多鲜卑部落的酋长死后就埋骨在狼牙山。

其实朱定北在昨夜就看出羊皮画上的地点指的是狼牙山,他没有对宁衡坦诚,反而隐瞒下来,让老侯爷将这个消息送到鲜卑朱家军将营中。

朱振梁对着这个消息看了半晌,才问古朝安:“如果真的是狼牙山,他们想找的又是什么?难道是鲜卑酋长的陪葬品?”

朱振梁说着也不觉得是这个原因,大靖富裕,皇帝陛下怎么也不可能觊觎鲜卑部落的陪葬品。何况,他们那些陪葬,还不知道多少是从大靖抢来的东西。或许在鲜卑是稀罕物,但对于大靖皇室而言,却也不过是些寻常玩意。

古朝安盯着茶水出神,朱振梁没有听到他的答复,又出声喊了一声。

他这才回过神来,道:“主帅,不管怎么样还是派人去狼牙山好好查探一下,与附近村民打听看看当地是否有什么传说。”

朱振梁苦哈哈地笑了声道:“今年真是无奇不有,如今我朱家军也开始干起挖坟的买卖了。往后还不知道……”

古朝安笑着打断了他的牢骚,说道:“能者多劳,主帅不要辜负老元帅的期待才好。”

朱振梁抽了抽嘴角,他不过是随便说说,何必把他老爹摆出来压他。

嘴上抱怨,动作却不慢,朱振梁很快将查探的事情安排下去。

等朱凡领命下去,古朝安才道:“主帅,鲜卑府的天气已经渐渐变冷,陈阁老年事已高,与甄右相从洛京远道而来想必不习惯。明日便是重阳佳节,不如请他们到帅府喝上一杯暖身酒,如何?”

朱定北摸了摸胡子,道:“这两位大人来这里够久了,不知道陛下什么时候才会想起他们。”

古朝安道:“主帅放心,不会太久。”

“哦,他们不等徙民定居之后再走?”

古朝安摇了摇头,“留到那时候,陈阁老也只能明年春后再走了。陈阁老虽然不是中正官,但历年科举选士朝廷陛下势必要过问他的意见,二月春闱便开始,约莫到中旬,朝廷传他们回京的旨意就会下达。”

朱振梁对文官的事情不感兴趣,听到那两位大佛就要离开,他心里落得松快,也没有多加过问。

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又是老人节,这一日除了祭奠先祖,各家的小辈都会纷纷回家团圆,伴在家中老人膝下,是一个圆满的好日子。

不过,秦奚想去白马山登高的计划不能成行,因为这日下起了小雨,到了午后雨势越来越大,原本结伴要去山上烧火把插茱萸的学子们下了学便纷纷往家里赶。

老夫人边吩咐给乖孙儿准备换洗的热水和衣裳还有驱寒的汤药,边对苏妈妈笑道:“今日这雨下得却正是时候。天意留人,好叫他们爷俩安分些,今日便老老实实待在家里陪我这老婆子说话。”

苏妈妈听了直笑:“瞧夫人说的,这满京城里还有哪个少爷能在小小年纪就知道孝敬祖母的?您呀,只管安心顺意好好地让小侯爷孝敬您。”

“长生心细最是像我,若是个孙女儿养在我身边……哎呀,我老婆子怎么说起这些了,你快去厨房看看汤炖好了没有,好不容易长生早回来一回,得让他吃些好的,也不怕夜里积食。”

朱定北换了衣裳进来就听见老夫人贴心的吩咐,不由快走两步,恭恭敬敬地给老夫人行了一个大礼,说道:“今日九九佳节,孙儿祝愿祖母长长久久,康健无忧。”

“乖孩子。”

老夫人眼角笑出绮丽的鱼尾,慈爱地拉他到自己身边来,问道:“可先去见过你阿爷了?”

朱定北笑,“祖母是一家之主,自然是要先来见过您。”

老夫人被他三言两语哄得越发眉梢皆是笑意,用晚膳的时候,连老侯爷也得了她的体贴,布了好几道菜,喝了一斤酒也没见她像往常一样说教他。

禁军统领府上则没有这般温馨。

大统领今日内宫当值,秦奚的阿爹和叔父也各自驻军在外未回府中过节,因此只有老夫人和几位女长辈。秦奚带着两个懵懂的弟妹拜贺时,长辈们虽然脸上都是笑,但到底冷清了些。

一家人吃过饭,外面的雨还没停,秦老夫人说了会儿话便乏了,小辈们各自离去。

秦奚陪着阿娘回房,秦夫人陈氏对着淅淅沥沥的雨水叹气道:“也不知你阿公在鲜卑一切可还好,离京都已三月有余,该办的差事也了结了,陛下却……奚儿,你说今年你阿公还能回来过年吗?”

“阿娘莫担心,长生说了,鲜卑进了十月就冷风刺骨,十月前阿公肯定就启程回京了。”

秦奚的宽慰却让陈氏愁上加愁,不由握着秦奚的手,说道:“奚儿,阿娘知道你与朱家的小侯爷亲如兄弟。你可否请他寄信与朱元帅说一说,烦请他多多照顾你阿公。你不知道,你阿公的身体这两年一日不如一日,哪里还受得住这塞外风雪。哪怕只是受了风寒,恐怕也会留下病根难以去除。你阿公一生劳苦,临到老来却还是这般奔波,我们做儿孙的半点也帮不上忙,阿娘想起来,便揪心。”

她说着,忍不住落泪。

陈阁老对亡妻爱重,虽然母亲死得早,但她们三姐妹却是陈阁老呵护着长大的。不论是政务繁忙,还是闲赋在府,陈阁老对女儿的珍爱从未变过。

她们姐妹可以说是陈阁老亲自教导长大的,父女感情极深,在这重阳佳节,陈阁老却远在苦寒的鲜卑,她们在洛京享受再多富贵,心里也不得开怀。

秦奚手忙脚乱地给她擦泪,急声道:“阿娘我会与长生说的。不过您别担心,长生他阿爹是个好人,肯定会照顾好阿公,说不定这时候正在元帅府喝酒吃大鱼大肉呢。”

“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

陈氏破涕为笑,嗔怪地点了点他的额头。

而正如秦奚所言,此时鲜卑帅府里,陈阁老和甄右相两位钦差正与朱振梁几人举杯共庆佳节。

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也热闹得很。

朱振梁喝了几杯,脸上便浮起酒色,大嗓门笑着说:“两位钦差大人近日辛苦了,我敬您二位。若是回了京,可要挑着好话同陛下说说,好让我后年回京讨钱的时候能得陛下的好脸色哩。”

陈阁老闻言脸上的笑深了两分,“你这孩子比你阿爹长进,嘴上倒也不笨。”

他和朱承元老元帅还年长几岁,有些私交,因此待朱振梁也如同晚辈一样,并不因为他是朱家军的主帅而保持距离。

朱振梁像是得了天大的夸奖,畅怀朗声道:“还是世伯有眼光。我老子嘴笨又不讲道理,每每说不过我就动手,您往后可得好好说说他。”

陈阁老摇头失笑,高娘子在一旁取笑道:“看来你是好了屁股又痒了,上赶着讨打呢?”

朱振梁一想,若是陈阁老真将这话原封不动传给他老子,不正是有一顿好打等着他嘛!连忙一碗黄汤下肚,一抹嘴道:“我刚才可什么都没说,陈世伯可千万别与镇北侯爷提起。”

“你啊你。”

陈阁老笑着抿了一口酒,神色和蔼:“过几日我们也该返京了,也不能在这里照看。徙民入了鲜卑,你要多多费心,让他们过一个好年才能定下心来。最晚到十一月,新州牧和一应官员调度便会定下,你也多帮衬些。不过,做事再不可像从前一样没有分寸,你阿爹在京听说你一刀摘了那么多官员的脑袋,可是吓得不轻。你如今独当一面,遇事要管好自己的脾气,莫再让他忧心。”

他提点这些话,也没有避讳甄右相,温和的眉眼里有着长者的关切。

朱振梁心中一暖,忙起身行了一个大礼,道:“长武定当谨记于心。”

陈阁老抬手虚扶,受了他这一礼。

甄右相看着,笑脸未变,却是深深地看了陈阁老一眼。

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陈无为和朱家有这么深的交情了。

这番话中藏着许多教诲,甚至暗话告诉朱振梁他之前先斩后奏的事情此次不会受到圣上的责罚,但不能有第二次。

以朱振梁的脾气,若是再遇到那样的贪官,说不定一个急火攻心还真会越过新州牧和朝廷先要了贪官污吏的性命。那时陛下定然不会再宽容。

陈阁老这些提点看似不痛不痒,但其实切中要害,可谓是一字千金。不过这些与他无关,甄右相看在眼里,也聪明地没有表态。

重阳节过后,十日休沐这日天气晴朗,明镜如洗。

朱定北几位朋友都有事在身,他便也没有出门而是在家陪着老侯爷过招。

钱悔也起了个大早,正在自己的小院里练武,不一会儿朱三来将他请到前院的演武场上。

他来时,朱定北和老侯爷正在场上打着朱家拳。老侯爷自是不必说,让他意外的是朱小侯爷,这一套朱家拳在他打来行云流水,招式稳扎稳打,虽然劲道还不够刚烈,但如此少年就练到如此地步,已让人不得不敬佩。

两人停下来看向他,钱悔忙收起脸上的惊讶,上前行礼道:“见过侯爷,小侯爷。”

朱定北接过管家递上来的布巾,一边擦汗一边笑问:

“不悔兄不必多礼,在家里可还住的习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