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82 钱悔御状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八十二章

大理寺与刑部,御史台并称三司,此三司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的首官有越过中书门下两处所言直达天听的权利。

刑部职属六部,事务繁冗,而御史台则是一窝臭石头,时时刻刻盯着宗亲朝臣还有皇帝陛下给自己找事,没有消停时候,因此素来是大理寺最是清闲。

他们只管受理案件,而往年这些案件都是御史台呈报上来,他们负责核查案情是否属实,之后便将定案的案情转入刑部处置便是。

哪想到,被冷落了这么多年的鸣冤鼓竟然有被击响的一天。

几位重臣多少还听说了这日大理寺发生的事由,被召见时心中虽忐忑,却比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军机大臣要好上太多了。

户部的李尚书下朝后正在国库督促年终粮银盘点,因此来得最晚,他低头进来时便闻见殿中一股血腥气,御书房内落针可闻的寂静,当即背后冒出一层冷汗来。

没等他见礼,贞元皇帝便挥退他,冷声道:“人都来齐了,便来听一听这位原告有何冤情吧。”

大理寺的鸣冤鼓也不是那么好敲的,钱悔挨了三十大板又滚了刀子,虽染止血包扎了,但脸色惨败,满脸冷汗,闻声却还是跪着大声道:

“草民钱悔,原乃凉州驻将窦长东义子,无意撞破窦长东捏造假战,谎报军功,被一路追杀到京城。这一年来草民在京屡遭刺杀,九月时走投无路被镇北侯收留保住一条性命。原以为逃出生天,却不想前日那些追杀的人竟杀入侯府要草民性命,草民心知定是窦长东又犯大错,企图灭口,只得拼死将窦长东及其部将的罪行状告圣听。”

在场的没有蠢人,寥寥数语中所隐藏的深意一下子浮现心中,他们这才明白皇帝陛下为何如此震怒。

谎报军功。

这事在私底下怎么都能遮掩过去,但一旦被摆在明面上,就是杀头的大罪!

而军功从各大驻军呈报上来,兵部复核批复,户部发放赏银,所牵涉到的面不知多广。

兵部户部还好说,毕竟他们眼睛没有黏在各大驻军身上,最大的问题还在监军身上!

依大靖的军制,每五千士兵一师,校尉掌一师,设一监护官,每往上递一级设一名监护,将营设监军长,如此构成一军监军,听命与监军长。

而监军三年一换,每个月都会有监军长的密函呈军机处,言明各军训练,参战及军功等情况。

监军直属皇帝,手掌御赐金令不听命与其他任何人。

原本有这一批人在,贞元皇帝并不担心真正的“天高皇帝远”发生,但若是这些他信任备至的人叛变,那对皇室对军权的掌控无疑是重挫。

而现在,皇室最担心的情况,发生了。

窦长东连捏造假战都能做出来,陛下竟然一无所知,原因不作他想,定是陛下派去的监军隐瞒不报。而有凉州窦军一家,那么其他驻军所派去的监军也在瞬息之间让皇帝陛下丧失了信任,这件事情陛下彻查起来必然星火燎原!

兵部的常尚书第一个反应过来,他上前跪道:“启禀陛下,窦长东将军所呈上来的军功表有窦将军和监军的亲笔印信,刑部按例以其战事大小估算军功,并无出格之处才予以允准。军功的计算便是以战役和战报为基准,加封中郎将以下的功勋不会派人去军中探查核准,因此若是战役便是虚假,兵部的核查也无效了。只是……这位钱公子莫非是说陛下亲派的监军,也与窦长东狼狈为奸相互包庇吗?”

军功核实准复是兵部的职责,常寿安一听就知道坏事,连忙呈禀兵部是按章法办事,就算出错也是源头有误。

兵部纵然有失职之处,但总比被陛下以为他们与窦长东有所勾结来得强,这是必须撇清的。

他也算聪明人,如此说了,有点出监军祸水东引,保全兵部。

果然,贞元皇帝听得监军二字,脸色冷的结冰。

钱悔听言答道:“据草民暗中所查,这接连两位监军定有知情不报之嫌。而前些年有一位监军到凉州窦军后不久就死于非命,恐怕是因为不愿与窦长东同流合污,要告诸陛下才惨遭横祸。”

常尚书一听,倒吸了一口冷气,动容道:“依钱公子之言,莫非窦将军——窦长东至少五六年前便有谎报军功之举?此等罪责非同小可,你可有证据?”

钱悔苦笑,“钱悔身为窦长东义子,自小受他养育之恩,若非活不下去,又怎能以子告父?而证据,钱悔确实拿不出。不过,此事只要陛下派人暗访窦军便能查出真伪。”

贞元皇帝冷然地看着他二人,而后目光从御书房内的人一一划过,沉声道:“镇北侯,你可曾知情不报?”

朱承元半跪行了个军礼,道:“回陛下,窦长东曾在为麾下效命,钱悔作为他的义子,老臣顾念这情分,才会在他落魄时施以援手。至于这其中隐情,亦是前日府中刺杀之事,才从钱悔口中得知。臣本欲连夜进宫禀明陛下,但……时辰太晚了,臣也不好越过军机处将此等大事面呈陛下。钱悔便说要到大理寺状告,臣觉得这个办法比臣原本的打算好,便让他去了。”

贞元皇帝转头看向钱悔:“你既在一年前便入京中,为何不在当时便将窦长东之罪上禀大理寺?”

钱悔的头埋得更深了,惶恐道:“草民有罪。窦长东虽罪大恶极,却将草民抚养长大,这是杀头灭族的大罪,草民……妇人之仁,一念之差犯下大错。”

朱承元苦笑道:“陛下,此时老臣也不能脱罪。窦长东那老王八是我一手调教的,没想到那龟儿子翅膀硬了竟然干出这种蠢事来,实在可恨,老子真是瞎了眼才——”

“咳咳,镇北侯爷,御前勿秽言。”

东升太监紧着皮肉提醒道。

朱承元讪讪地闭了嘴。

贞元皇帝此时却没心力见责他,而是转而看兵部常尚书,道:“不久前朕才听你说凉州与匈奴起了几次战事,这其中可有窦长东报上来的军功?”

常尚书冷汗没入领口,如实道:“有,西海郡呈报两起战事,屯长至都尉申领军功有近千人。”

他不敢说兵部已经核定了这两笔军功,就差登记造册与户部一同议定嘉赏之事。

贞元皇帝嗤了一声,“立即派密探道凉州,朕倒要看看,朕的二品将军是如何为朕鞠躬尽瘁,屡立战功的。”

常尚书连忙应是。

到此时,皇帝才将目光放在一声不吭的军机大臣身上:“朕派出的每一个监军,都有军机处三名二品大臣以上联名举荐,你们可真是目光如炬,给朕挑的好人选啊。”

军机大臣跪倒一片,口称有罪。

贞元皇帝道:“朕今日便要让人去各军好好犒劳一下朕亲派的监军,若是有人提前得了消息,你们这些举荐的人,朕一个不容,你们可听清楚了?”

“臣等领旨。”

他们所受的惊恐比起兵部尚书只多不少,要知道那些监军有许多都与他们沾亲带故,一些军机大臣对自己举荐的监军的作为心中有数,见陛下这次要大动干戈暗自早已吓得深思不属。而一些对监军作为不得而知,也是惶恐连连,唯恐他们背着自己犯事,连累自己。

贞元皇帝看在眼里,心中凉了一片。

皇室对军力最大的制约除了皇权,便是这些监军。

若是这些前锋已经改投他门,为他们隐瞒皇室,就意味着皇室失去了对那些士兵的控制。如果单单只是一两家还不能如何,但若非如此,他就势必要大刀阔斧才能力挽狂澜。

贞元皇帝心乱了,但表面上丝毫不露,哪怕已经怒到了极点,却没有过激的言行,而是看着兵部和户部接着道:“你二人将各州驻军十年内的军功赏赐一一给正罗列成册,明日午时呈报中书。宰相与左右两相门下侍中并军机处几位大臣留在宫中复审案册,举凡有不符之处,摘录呈报。”

“至于原告,既然是镇北侯府护住了性命,便从大理寺狱提出转入镇北侯府,请镇北侯无比保全证人性命。”

朱承元闻言,当即应是。

皇帝责令他们封锁消息密查此事,但到底不放心这些军机大臣通风报信坏他大事,将他们全部扣在了军机处,是准备这件事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不放人了。

贞元皇帝越恼怒,语气便越冷淡,获准出宫待命的几人也只能稍喘几口气,离了宫便找一处商议对策,他们有心叫上镇北侯爷,但朱承元毫无眼色竟直接拒绝,而后带着半死不活的钱悔回府之后,干脆闭门谢客。

还有几日国子学才停学,朱定北当日下学会后匆匆赶回,得知钱悔被接回府中养伤,脸色微变。

“有什么问题?”

朱承元原本没在意这件事,此事见孙儿如此反应,心中一跳。

朱定北叹着气揉眉头,没好气道:“皇帝陛下这是不痛快了也不想咱们好过!他若是留在大理寺也就罢了,现在到了咱们家,就是将他与镇北侯府与朱家绑在了一起。就算咱们对外说之前不知道窦长东犯下的罪行,但钱悔状告可以说是这件事的源始,等那些军机大臣和各州驻军脱险,还不把这些都算在我们头上?”

老侯爷:“……皇帝这王八——!!”

他忍住了大逆不道的大骂,但脸色胀红成一片猪肝色。

朱定北的话却还没说完:“陛下不愧是深谋远虑,咱们给他分了这些军官的怒火,等到他要推行新政的时候,第一个肯定将咱们朱家军和镇北侯府推上去给他顶住各方压力!”

老侯爷:“……”

他完全找不到话说,这锅他们朱家不想背都不行了!

朱定北沉着脸,他怎么也没料到竟然棋差一招,被皇帝老儿狠狠摆了一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