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110 无所畏惧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一百一十章

在科举卷宗查阅结果出来之前,被问审的某个扬州秀才招供了。

据那秀才所言,扬州学子并非真的买题,而是自一个百晓生那处买了书。这百晓生在扬州当地学子中颇有些名气,一贯便做的是神棍子的买卖,但三年前不知怎么竟开始预测今年的考题。早前还没有人真的当一回事,但上一届春闱童试和乡试的考题竟然全被他押中,这才打响了名头,所出的书几乎让慕名而来的学子们一拥哄抢。

可是州试国试的时候,百晓生失算了,让许多学子大失所望,只当他之前是偶然走了大运才押中了题。

哪想这一届的乡试竟又被他押中了题,扬州当地的一些学子便抱着聊胜于无的心态买了他的书,备考的时候也就此做了策论文章。

一些执着的还反复推敲,与师友讨论。

他们之前并未想过百晓生真的押中了今届国试的题目!

许多之前没有重视的举子悔恨得捶胸顿足,但都竞相保持了沉默。考中的人自然闭口不提自己金榜题名有投机取巧之嫌疑,而未考中的秀才郎都拿这个秘密当宝贝,期盼着下一届秋闱凭借百晓生的秘宝高中,生怕别人听得这个消息与他们抢先机。

那秀才举发出来之后,虽然对扬州文士的名声有损,但历年科举猜题押题都属正常,德行上不好看,但尚未触及律法。

过了一日,刑部和翰林院也呈上了审阅卷宗的结果。确实有那么几个扬州学子的思路类同,但各人的文章水平参差不齐,只有少数那么一两个人的言论几乎相同。

讯问过之后也能确认,那两人交往密切,一直在一起温习做文章,之前便对百晓生所预测的考题逐一琢磨过,才有这两篇几乎一样的文章。而点卷时,他二人的文章错开,竟未被中正官发觉,才会在一开始没有引起怀疑。

贞元皇帝暗自松了一口气,命钦差前往扬州缉拿百晓生并造访扬州查问事实。

舞弊嫌疑减轻,扬州进士和秀才这才被放了出来,虽然被禁足在折桂客栈,但也不再审问苛责。只除了,当朝状元苏毅。

程问血书举发,若属实,那么苏毅就是真正的舞弊!

盗用他人文章,为掩盖事实行贿赂之事将他人卷宗损毁掩盖舞弊之实,这已经不是德行问题,更是科举考场上的大忌,刑律上明明白白写着要重罪论处的罪行。

谁也没想到,当日长街走马风光无两的状元郎,竟然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就被打入尘埃!

同时,苏毅又是户部尚书李韬的亲外孙,他的罪名还没有定下,李尚书已经两次三番被皇帝传召训斥,更有一次当廷责骂他治家无能!

老侯爷听后直高兴地喝了二两白酒。

他可不是好面子的人,向来胆大妄为图快活,听闻李韬倒霉,十分没有风度地等在了皇宫外头,逮着灰头土脸的户部尚书大肆嘲笑了一番,只把李韬恨得咬牙切齿却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镇北侯爷大获全胜,一举报了先农祭礼那日的仇,等孙儿从国子学回来,更是拉着他好生一番详述李老儿的脸色如何难看,幸灾乐祸的小心眼一点都不掩藏。

朱定北抽了抽嘴角,暗道罢了,他老子的老子开心就行。

“不过说实在的,我觉得这件事应该和李老鬼没有干系。这个老狐狸不会做这种找死的蠢事,只是没想到,他那个外孙,啧啧,蠢如猪彘!”

老侯爷舒出一口气,又给自己续了一碗酒。

朱定北敲了敲桌子,似笑非笑道:“看来,皇帝陛下最近很缺银子花。”

老侯爷闻言,赶紧把地到嘴边的酒碗放下,追问道:“孙儿是说皇帝要对李老鬼下手了?”

朱定北摇了摇头,“李韬只要不要犯大错,他的位置就不容易动。不过他的女婿么,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状元爷的罪名一下来,扬州苏家肯定获罪。查封他府上的金银充入国库也是常理,陛下莫非是在警告李老鬼让他不要暗中捣鬼?”

朱定北肯定了老侯爷所说,补充道:“苏毅的罪名最后还是要圣裁。程问说他谋夺自己的功名,其实说起来也没有真凭实据,苏毅不是没有翻身的余地,毕竟他不是第一个和别人做出雷同文章的人,他和程问同出扬州,又整日在一起温习,里头就有许多可以变通的地方。”

“但若是陛下要定他的罪谁也不敢说什么,至于定多重的罪,李尚书却是可以争取的。他若是舍不得这个外孙,说不定……”朱定北饶有兴致地点了点额角,勾唇道:“洛京孔家也得脱一层皮了。”

李韬要救扬州苏家,总要给出一点诚意,不是么?

国子学。

楼安宁道:“没想到那个百晓生居然那么厉害!听说他以前就是神算子,通晓旦夕福祸,不知道有没有给自己卜上一卦。”

朱定北神叨叨地挤了挤眼睛,笑着道:“我猜,他肯定早就收拾包裹逃命了。”

“啊,真的吗?”

楼安宁和秦奚异口同声。

贾家铭没忍住笑出来,解释道:“敢押题的人还能接连猜中的人,肯定通晓时事,参悟人心。国试放榜出来,那些在榜的扬州学子若是十有一二买过他的书,他只要有点脑子都知道要急流勇退。”

何况那个百晓生也肯定是个奸滑之辈,这时候早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隐姓埋名避祸去了。

楼安康点了点头,“正是此理。”

秦奚则丢开这个神秘的百晓生,说起尚在天牢中的状元爷来:“听说方家退亲了,你们说状元郎是不是再没有翻身之地了?”

这一声状元郎,此时被人叫起来可是讽刺至极。

一个月起,苏毅点为状元,风光无两,不仅被任命为五品翰林学士,更被兵部左侍郎招为乘龙快婿。

谁曾想,世事难料,短短时日他竟已是人人唾弃的文人之耻,连方家也不顾户部尚书的脸面直接上门退亲。听说那些聘礼甚至没有退还到李府,而是直接被方侍郎丢出门外,口称此人辱没方家清明。

楼安宁朝天翻了一个白眼,“这不是明摆的吗?就算他脱罪,名声也臭了,升官发财一个都别指望了。”

朱定北嗤了声:“李老鬼手伸得太长就不怪别人断他手足。”

贾家铭诧异:“长生此话何意?”

朱定北顿了顿,而后无所谓道:“四月羌族求和书发来的时候,兵部有个不长眼的主司当廷主和,被皇帝陛下直接扒了官府打入天牢,你们没忘吧?”见几人点头,他继续道:“那龟王八,是李老鬼的内侄女连襟。他一死,李韬就送苏毅到兵部侍郎家里和亲,这不是给陛下找不痛快吗?”

几人恍然大悟状。

这日下学,朱定北与宁衡一路。

他到长信侯府行一次针灸排除身上积郁——他如今身体大好,但之前用药时间太长,是药三分毒,当及时排解出来才行。明日休沐几人就约在长信侯府,他顺便住一晚也省的来回的车马功夫。

马车上,朱定北把昨日对老侯爷的猜测对宁衡说了,宁衡目露诧异,而后伏在朱定北耳边道:“陛下已经密旨,令宁家接掌苏家的一应商营。”

朱定北意外皇帝会把这块肥肉喂进宁家嘴里,但想来这应是皇室与宁家的惯例,便没有多问,而是问:“那孔家……?”

“四成家底,至少。”

朱定北猜想的没错,抄家是刑部的事,但像苏家这样的富商人家,皇室肯定不会让生钱的路数就此断送,但没收家财时那些账面的银子都会被查封冲入国库,这些买卖要继续下去,投入的银钱或许被抄没的银两还要巨大,而这种差事皇室当然乐意宁家来做。

拿孔家的家底救二女儿一家性命,不管李韬想不想这么做,皇帝已经替他做出了选择。

朱定北笑起来,“看来,李老鬼这一次要心疼死。”

他早就说过,李老儿手握两个富可敌国的富商女婿,迟早要被皇帝痛宰。只不过没想到这么快罢了。

“陛下……近来有急用钱的地方?”

这正是朱定北没想通的地方,要不是需要用钱,以贞元皇帝容不得沙子的脾性,苏毅满门早就因为科举舞弊之罪被重处了,不会拖延时间让李韬从中斡旋或者说……引他上钩。但他左思右想,国库充盈,皇帝要做什么不能从国库中取,而是要掏孔家的老本来成事呢?

宁衡点了点他的嘴唇,摇了摇头,示意这不是说话的地方。

到了晚间,朱定北行了针回来,趴在床上昏昏欲睡的时候,宁衡才低声道:“听说陛下进来请人秘密收容了许多筋骨上佳的孤儿……”

朱定北霍然睁开眼睛。

不等他说完,便已经明白他话中的深意。

宁衡见他脸色骤变,不知该如何因他的聪慧而高兴还是为他的早慧而担忧了。

朱定北凝声低语:“皇室一直有精甲暗卫,现在添置这些人,是想要打入军中……是吗?”

针灸过后大夫解了朱定北的头发在他头部细密地揉按解灸,因此宁衡的手指轻易穿插在他硬质的发中,安抚地摸了摸,道:“陛下并非只针对朱家。”

“我知道。”

朱定北沉眸,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说话。宁衡知道他为此心忧,但这种事情不是几句劝解就能解开的结,便没有多说无谓的话。

朱定北额头枕着手肘,忽然闷声道:“为什么告诉我这些,你不怕吗?”

宁衡的手指一顿,而后又轻轻地揉按他的脑袋,低声道:“宁氏后人,无所畏惧。这是昭太后传下来的祖训,我只是谨遵她老人家的懿旨罢了。”

朱定北轻笑了声,将他的手拿下来,翻了个身长叹一声道:“睡吧。”

兵来将挡。

皇帝想要培植自己的人马他无法阻止,只能从容应对了。反正,等皇帝老儿把那些小鬼头培养出来,至少要十几年,到那时候……

就看,谁的手段更硬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