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294 抵达边关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漠孤烟,枯草黄沙。

刚刚结束了一场战斗,匈奴大军退避十里之外,城门外将士们正在收敛战友的尸身,收捡兵戈,清理战场。偶尔有喊人过来搭把手的声音,也有抱着尸首不肯动弹无声大哭的场景。朱定北一行便是在这个时候抵达边关。

已经有哨兵赶回通知粮草将至,朱征北率亲随出城门相迎,很快就与朱定北宁衡碰头。

“阿弟!”朱征北驱马上前,欣喜道:“总算把你盼来了,一路上还顺利吗?累不累?”

朱定北拿马鞭顶了顶他的佩剑,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先走。”

朱征北赶忙答应。

城门下,已经收妥的尸体堆积成一座小山,朱定北跳下马来对朝廷亲派的押送官道:“你们先随军入城吧。”

朱振梁也在城门之下,尸山之前,他正在念悼词,时不时有士兵抬手擦泪,一众人等站得笔直,神情肃穆。

“二郎们,一路走好。”

他说完最后一句,火把投入尸山之中,不一会儿熊熊烈火将往生的战士裹入其中。众人随主帅跪行军礼,护送同袍们走这一段黄泉路,静默无声,只有烈火灼灼的响动。朱征北兄弟随行行礼,知道烈火慢慢熄灭,他们才站起身来。

“长生!来啦!”

朱振梁回头看见小儿子,顿时露出一个笑脸来。

“路上顺利吗?饿不饿?累不累?”还未走进,他便一叠声地问着。朱定北笑了一声,“阿爹,是有点饿了,我们快进城吧。”

见朱振梁完全无视了他身边的宁衡,他拉了拉宁衡的手,后者赶忙行礼道:“阿爹……”

“咳咳!”朱振梁重重清了清嗓子,打断他的话道:“不是饿了吗,上马上马!你阿娘知道你来还特意给你炖了肉哩。”他絮絮叨叨地说着,根本不给宁衡说话的机会,朱定北无奈,也只能跟着他翻身上马,赶回城中临时征用的帅府中。

一顿饱饭过后,几人也没时间话家常,朱定北问起战况,朱振梁自然详细说来。

“现在我们与匈奴都保留实力,没有出最精锐的兵甲作战,匈奴的重甲兵仍然未见踪影。不过现在粮草到了,我们这边也再不用顾虑什么,等明日开战,我定将他们杀回去。至于派往各州的新军我也已经借分军往凉州的时机让他们拔营分队往秦州益州和平州去了。”

如今战局还未到最激烈的时候,双方保留实力,朱家军的轻甲骑兵,匈奴的重甲兵都还没有上阵,皆已彼此试探为先。当然,彼此有没有在对方的军营中动手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而百万鲜卑新军,虽然才训练第三年,但已经比一般的战士更加出色。鲜卑有朱家军镇守,二十万新军前往凉州后,留下的八十多万新兵过于繁冗,这些人由他们暗中往平州和西南边境输送,届时羌族、南蛮、东夷若是开战,他们也有足够的兵力应对。

鲜卑府除了三十万朱家军外,同样留有二十万新军,等战事完全打开,便是这些儿郎们为大靖新军扬名立万的时刻了。

朱定北点了点头。

朱征北在一旁道:“长生,各位精兵都尉想要见你一面,已经在书房中等候了。”

朱定北怔了一下,微微笑起来,是该见一面了,他精心培养起来的兵这几年在边境杀出赫赫威名,他也该亲眼看一看他们的成长才是。

书房中静的听不见人呼吸的声音,若非亲眼所见,难以相信里面站着十五个人高马大的男人。他们一个个笔挺地站着,哪怕是在城中主帅府他们也没有半分的松懈,却让人感觉不到他们身上本该有属于战场□□洗血的凌冽杀气,像是安分得待在剑鞘中不见锋芒的宝剑一般,直到朱定北推门而入,他们才陡然“活”了过来。

“属下参见主君!”

十五人的声音如同一人,没有过分的响亮,但任谁都能听见他们话中的激动难当。

朱定北站在原地,细细地看着他们,欣慰地笑道:“起来吧,这些年,你们做的很好,从未让我失望。”

“谢主君!”

这样一句平淡的话,却让十五个精兵的头领如受到长辈夸赞的稚子一般,眼中浮现斑驳喜悦之意,看得朱振梁和朱征北嗤嗤称奇。他们与这十五人接触也有些年头了,他们虽然不恃才傲物,但着实冷清,平素就像个闷石头一样,没有一丝表情也不曾主动说一句话,何曾像现在这样喜形于色?

也是这样的小细节,让他们看到了这些精兵头领对朱定北奉若神明的崇敬和狂热,不由都好奇起来,当年儿子/阿弟是怎么将这些人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里训练成绝世精悍的兵将的。

待朱振梁父子入座后,朱定北才随宁衡坐下,他看上自己的心腹精兵,抬手道:“都坐吧,匈奴那边的布置现下如何了?”

现在并不是叙旧的时候,朱定北在自己精兵面前一向干练,直接切入主题地问道。

而这些精兵在朱定北出入边城的当日不等他休息好便来拜见,当然也不全是为了见主君一面。

精兵头领江文宇回道:“主君,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只等您一声令下。”

朱定北想了想,道:“明日我同你一并行事,阿爹只管明晚子时之前若未收到我让人喊停的消息,便发兵奇袭,届时匈奴南边这三城,便是我们囊中之物了。”

朱征北拍腿叫好道:“甚好!这战打得不痛不快的,我早就等不及了。阿爹,明晚便由我率兵与阿弟里应外合,定将匈奴三城献与父帅!”

朱振梁见状,虽有些犹疑不愿让朱定北亲自冒险,但也只能同意。

宁衡道:“长生,我同你一起——”

“不行。”朱定北打断他,“明天开始,体弱多病的镇北侯就要因为水土不服而卧病府中了,粮草以及陛下的犒赏都要由你分发到各军,还得代陛下鼓舞军心。”

宁衡可是带着皇命来的,与他不同,而朱定北还不想过早地暴露人前,尤其是匈奴和羌族那里他的身份隐蔽他们就多一张底牌。宁衡闻言,只得作罢。朱定北见状便与精兵头领将明日潜入匈奴与己方暗桩汇合动手一事细细斟酌商议,到夜深时才罢。

第二日天色未明,朱定北一行便出城门往匈奴边境的主城克兰城而去。

随后不久,边城城门瞭望台上便吹响号角——敌军来了!

边城外的平原之上,意欲破城的匈奴兵凶悍地厮杀,投石车不断发射,两军杀得如火如荼。匈奴领将古尔青放下千里眼——那是与大靖最精良的千里眼一模一样的成品,用的却是大靖前些年所获的极为罕见的月琉晶!

古尔青道:“怎么回事,今天朱振梁不再城门上领战?”

下属闻言赶紧派人去打听消息,不多时便回馈道:“将军,昨日大靖送粮进城的人里就有朱振梁最心爱的小儿子,听说他一进城就病了,上吐下泻,要死不活的把朱振梁父子吓坏了,今日不仅是他便是朱家军的少帅朱征北也没有出来应战。”

“最心爱的小儿子?”古尔青冷然道:“王上让我们几次动手要在半路抢粮剜掉朱振梁这块心头肉,结果倒好!连粮草都没烧掉一袋,还让他们成功入城!实在该死!”

下属战战兢兢,谁又能想到,大靖这一次的运粮队如此狡猾,不仅除了几对伪装的队伍掩盖真正的运粮队的行踪,还将他们派去的人杀得一个不留。王上因此事已经大发雷霆,他们错过了最佳时机,要想再毁掉这批粮草不易,而朱家军得了这批粮草可就是如虎添翼,对他们极其不利啊!

下属深知将军心中火气森森,小心劝道:“世人谁不知道,朱振梁那小儿子被大靖皇帝抓回京里当人质,早年还遇到刺杀成了一个病秧子,虽说命抱住了,可是连女人都睡不了,能有什么用?属下猜想,他的身体恐怕一早就不行了,皇帝怕他死在京里引起朱家军异心,所以才干脆把这个麻烦丢到边境来,是死是活都和他没关系了。看这模样,那小子也撑不了几天,等他一死,朱振梁必定大乱,到时候反而给了我们可趁之机。将军,切莫急躁,若是您不想等了,属下便安排提早将他送入阴曹地府。”

下属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而这名属下说话文绉绉的,匈奴口音别扭,比起长生天更像是信奉佛教一般,开口闭口便是地府。看其眉眼,分明生的就是大靖人,而非匈奴人,也不知是何等的遭遇,竟让这样一个瘦弱的大靖人能够成为匈奴守边领将身边最得力的助手。

古尔青看他眼中恨意滔天,对一个素未谋面的少年也起了杀心,心底不由一笑。很好,比起这个军师的忠诚,他更希望得到的是他的恨,对朱家军,对大靖的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