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273 工部尚书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二百七十三章

九月重阳,当日早朝刑部尚书李达深拖着病体上朝,向皇帝告罪请辞。

他的病势爱势汹汹,当廷请辞时不等皇帝回应,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晕倒在地。太医再行诊脉,答案比上一次还要糟糕。李尚书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无救,命都保不住了,何况是这尚书之位呢?或许他主动请辞原还想推荐什么人继任,可现在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皇帝对李达深将死之事十分痛惜,亲□□问了一番,满足了他的要求许他辞官还乡安排后事。又经过几天的筛选,刑部尚书之位由原刑部左侍郎穆和代理,谁都能看出皇帝对这位代尚书有器重之意,只要他干得好,尚书之位迟早是他的囊中物。

朱定北旁观事态发展,同宁衡道:“看来李党对贾十二的死十分恼怒,李达深当了这么多年的马前军结果还不是连命都保不住。”

“不仅是贾十二的死,更因为他已经暴露身份了。”宁衡说了一句,见朱定北耸了耸肩不以为意的模样便知道他刚才那番感慨不过装模作样,李达深的结局早在他的预料之中,或者说,是他一手促成的。否则那么多的人选,他怎会偏偏选了刑部尚书府把贾十二的真身放了过去呢?明显是要告诉别人,李达深这个暗棋已被看破。

朱定北抬手喝了一口茶,而后道:“马源对他的书房看管得很严,咱们试了几天都没能成功潜入,也是该想个办法把他和他的人引开。唔,阿衡你说皇帝是不是也知道点什么,他对马源的动作都在暗中,对他可谓十分温和。他如何笃定马源不是那个幕后之人,或者说,他是否已经猜到幕后那人是谁?”

宁衡沉吟片刻,摇头道:“尚不可知。”

皇帝近来的作为越发扑朔迷离了,不知道是故布迷阵迷惑他人耳目,还是已经挖透了马源的身份和价值。

朱定北道:“皇帝近来动用了两回太医,也不知身体到底出了什么差错。阿衡,我想办法让人从——”

“此事由我来办。”宁衡打断了他要说的话,“太医院那边秦大夫总能说上几句话,皇帝的脉案虽然机密,但也能用点手段拿到手。不过应该不是什么大毛病,皇帝近来早朝上面色红润并没有什么异常。”

朱定北点了点头,他看宁衡松了一口气的模样不由大笑道:“胡思乱想什么呢,我不过是担心他的身体状况撑不住罢了。要惩治这些乱臣贼子最后还是要他出手,少了他更麻烦,你怎会以为我盼着他死呢?我是那等大逆不道的人吗?”

宁衡失笑,这是他想差了。

朱定北笑后却又叹了一口气,“此时皇帝可不能死,鲜卑新军正如烈火烹油,没有他的鼎力支持,只怕要虎头蛇尾。户部那李老鬼如今已经多次诉苦说国库吃紧,若不是皇帝老儿强势,恐怕早就议论纷纷了。文臣嘛,总不能坐视军方独大,现在又过上了太平日子,他们想要动手脚,很容易让鲜卑新军被削弱。”

练兵之事由朱家军全权负责,他不必担心这一批新军的能耐。只不过他们会否顺利成长,皇帝的支持太重要了,他明白,若非贞元皇帝强势朝局已是他的一言堂,新军的变故就会很大。何况他冷眼看着,这些底下的皇子们实在没有一个成气候,眼界都放在皇位那一亩三分地上,哪个管过黎民百姓?到时候上了位,肯定得被文武朝臣好生刁难一番——被贞元皇帝压制了那么久,他们不在新帝面前找些存在感才是怪事,而鲜卑府的新军,显然是这些文臣作怪的第一个下手对象。

若是皇帝有个什么不妥,他才要犯愁呢。

宁衡了然,朱定北对鲜卑新军投入了多少心血他都看在眼里的,而新军往后的用场他也早就拟定了多个计划,若果真被了搅了浑水无疾而终,恐怕他要抱憾终身了。

朱定北这厢准备着借皇帝之手把马源等人引开,那边却得知楼老尚书告病在府,他心中放心不下便赶去探望。

“长生来了。”

楼尚书的面色看起来还算康健,只是略有倦色,见了朱定北宁静的脸上便有了笑容。

“楼阿爷觉得如何?现在正是变天的时候,风寒可不是小病,大夫有什么交代吗?”朱定北左右看了看,在屏风上取下披风给他披上。

楼尚书放下手中的书,慈蔼地看着朱定北,笑着说道:“不碍事,只是朝中进来乱的很,我这边头疼脑热也怕办砸了差事给陛下添乱,索性便回来将养两天。对了,昨日还收到安宁兄弟的信呢,说是又研究出一个机巧物什,他们兄弟二人在鲜卑有你们照顾我就放心了,便是往后我……有兄弟关照,朋友扶持,老朽也能安心了。”

朱定北不是第一次听到他这样的言论了,无奈笑道:“楼阿爷你这话对我说一说也就罢了,若是让安宁听见,肯定要嚎啕大哭跟你耍赖呢,便是安康也要气上几日,您可别说成习惯,往后再他们面前漏了口风。”

楼尚书闻言笑意更深了,他道:“无妨,两个臭小子我还治不住他们吗?”

说话间,楼家的老管家亲自端了茶水点心上来,朱定北同他问了一些楼尚书的病况,得知确实不要紧这才放心下来。楼尚书打发了管家,转而对朱定北道:“好孩子,你今日来得正巧,我有一事要劳烦你呢。”

说着,楼尚书从枕下拿出一份未封口的信件递给他。

朱定北见信封为封漆,便问道:“是要给安康他们送去吗?”

楼尚书笑道:“是份清单,昨日孙儿信中总说想念洛京的好玩意,我便将一贯爱玩的东西列了份单子。没成想病了,管家也走不开身,底下人粗手粗脚我不放心,而你最知道他们兄弟的喜好,若是单子上还缺了什么,再给他们添置一下,我托兵部的运饷队一并给他们送去。”

“楼阿爷太宠着他们了吧……”

朱定北正要将信笺抽出来,不想却被楼尚书轻轻拉住手腕,听他说道:“你呀,比我这个当阿爷的都知道他们的喜好,交给你,我再放心不过了。”

朱定北愣了下,放弃抽出信笺的同时,楼尚书拍了拍他的手背,就放开了。

楼尚书又同他话了许多家常,老管家上来请示镇北侯爷是否留膳,见朱定北答应,便兴冲冲地亲自去厨房吩咐人多做几道镇北侯爷喜欢吃的菜肴出来。

当日,朱定北回府马车上又将信封拿出,这要看个究竟不知想起什么又放开了,等到了镇北侯府的小院书房时,他才将信笺抽出。

一看信笺上的内容,朱定北瞳孔一缩,蓦地僵在了原地。

好半晌,端了热茶上来的水生见了他失魂落魄的模样,才惊地唤回他的心神,“侯爷,您怎么了?”

朱定北将信笺重新塞回信封中,对他摇了摇头,嘴唇却还是紧紧抿着让水生知道主子一定是遇见了什么事,此时正忍着滔天的怒火又或者说乱了分寸。过了一会儿,朱定北才张口道:“去请长信侯爷过府。”

宁衡今日被皇帝宣召入宫,为的是今年粮食不丰的事情。

他到的时候,户部尚书李韬还未走,正硬着头皮道:“……粮草供应实在过大,今年又不是丰年,若是明年各地风调雨顺便罢,若是有个不妥,恐怕无力赈灾。”

宁衡正要行礼,贞元皇帝打断他道:“长信侯免礼吧。”他眉间有倦怠之色,转头让东升太监把户部呈报上来的奏折拿给宁衡看。宁衡从东升太监手中接过,细细看来,与他所猜测的八.九不离十,今年江南和中原各地遇旱灾,粮食不丰,户部果然叫苦,口称鲜卑新军要供精粮实在损耗过度,请求减免一些,将留存来赈灾用的那一部分粮草省出来。

见他看完,皇帝问道:“长信侯爷以为如何?”

“启禀陛下,鲜卑新军乃天子之师,大靖之精锐,自然要得优待。不过户部所言百官粮饷精粮不足一事也是问题。”

宁衡条理清楚地分析了下户部的顾虑,最后言说宁府愿调度各地粮仓,朝廷可以去岁的陈粮折价同宁家的粮仓换置新米精粮,如此虽让百姓吃了点小亏,不过买卖新米精粮的一向都是富贵人家,看得清时局事态,只会因此警醒着,来年若真有灾患也算是提前给他们打好招呼,准备好赈灾用的孝敬银钱了。

如此皆大欢喜,户部和百官对这个结果是否满意皇帝不在乎,宁衡更不在意。

他出宫之时便被宁叔告知镇北侯府有请,直接打道去了朱家。朱定北没有二话,将那封信笺递给宁衡,宁衡看过后眉头倏而拧住。

这是一份名单,上面写着朝中几位大臣的名字,若非局中人根本看不明白这份名单代表着什么。

这上面大部分人也早在朱定北和宁衡的嫌疑名目上,比如兵部早已经被宁衡换下的司丞赵智静。也有一些是朱定北和宁衡查过但没有辟除了嫌疑的,比如这一位,何先义,户部左侍郎。

但真正让他们震惊的,只有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

楼宁。

工部尚书,楼敬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