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247 抢人行动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二百四十七章

翌日,在老夫人前往柳府将这桩婚事说开的时候,朱定北收到消息:谢永林已经进入司州境内,不日将抵达洛京。

他与老侯爷商议了一阵,便要去长信侯府与宁衡谈事,不想还未出门,长信侯府的车架已经远远行来。

宁衡跳下马车,见朱定北在门口也有些惊讶,听他说正要去府上,脸上的笑容便深了两分。“咱们这算不算是心有灵犀了?”朱定北勾了勾宁衡的小拇指,言笑晏晏。两人去朱定北的小院书房里坐下说话,水生端茶送水,末了还说:“老侯爷方才派人过来说,午间要留长信侯爷一起喝酒呢。”

朱定北道:“知道了,阿爷最近不是总馋人家南洛胡同巷子里那老先生的藏酒吗,你今天走一趟,想办法给他弄两坛子回来。”

水生笑着答应了。

宁衡道:“让宁叔陪着一起去吧,那老先生和他也是是酒友,还是会给些面子的。”

外间宁叔听见,应了一声,不多一会儿就和水生一起走了。

朱定北给宁衡倒了一杯茶,将刚才得的消息告知他。宁衡把他方才勾.引自己的手先抓在手心里,这才道:“此事先不急,我这里也有一件事同你说。”

朱定北一听是正事,视线便从他指骨分明的手指上收回来了,眼神催促他说下去。

宁衡道:“鲜卑府那边传回消息,谢永林生母的遗体被人掉包带走了。”

“哦?是谁?”

一听宁衡的口气,朱定北便知这条线已经摸出来了,便追问道。

宁衡:“郑家。”

朱定北眼皮一跳,当即道:“他们不是把她和胡尔朵葬在一处了吧?”

“还未下葬,但应该八.九不离十。匈奴那边的探子传回消息说,匈奴王进来戒色戒口腹,应当就是为了给她守孝。”

朱定北闻言,表情几变,最后才化作一声叹息道:“如此说来,谢永林还真是一条大鱼了。他身上若有这等亲缘,那匈奴王肯定不会坐视他被皇帝问罪,定会赶在他抵达洛京之前动手,就在这两日了。”

宁衡点头,随后又道:“郑家恐怕也并非受人之托那么简单。他们以祖辈至亲的礼数将谢永林生母停棺在祠堂之中,因她是枉死,死状又极其惨烈,故而还请了法师,要做满九九八十一日的往生法事才能送她安灵。”

若非至亲,谁也不会将人送进自家祠堂里,坏了祖宗的香火和晚辈的运道。

朱定北点头表示明白,又问:“当日不是有许多人见到过谢永林生母的尸身吗,怎么未见有流言传出?”

宁衡见他好奇,便也不隐瞒:“陛下对谢永林恨之入骨,我想应当时是那日匈奴暗卫对古军师想下杀手,皇帝陛下把这份恩怨记在了谢永林身上。谢永林的生母是被陛下当着谢永林的面,强行用白绫悬在了房梁上,整整挣扎了两刻钟时间才咽气,可见死的时候有多痛苦,谢永林当场便吐血晕厥了。谢母因是窒息而死,过了两日死状才显示出来,长舌青面不肯合眼。”

“啧啧,皇帝老儿也不怕有伤天和。”

对于谢母和谢永林他却是一点都不同情的,想想交州被屠村的枉死的百姓,他们身上背着这么多人命还能心安理得地活着,可见已经毫无人性。别说九九八十一天的法师,就算是八十一年,也赎不清她身上的罪孽。

想了想,他道:“如果谢永林和胡尔朵果真有血亲关系,匈奴王即使不能亲临,也一定会派人或是送上讣告,或许殷勤的还不止匈奴王一人。”

“嗯,已经让人盯着,你放心。”宁衡也不是笨人,在得知消息的时候,便第一时间安排下去了。

朱定北满意一笑,补充道:“那我也在洛京里探探风声,看看最近有谁往寺庙里跑得勤快,又或是茹素吃斋。宁衡你也让人注意下,谁人家里无丧买办纸钱香烛。”

他有些等不及想要顺藤摸瓜了。

郑家在皇帝和李党眼里可都还是极其隐蔽的存在,那些人追思故人,想必也不至于不敢有行动,他就等着看,谁会浮出水面来。

两人议定这件事,又再商议如何利用匈奴王吉尔令劫人一事,趁乱把谢永林掳走讯问。

朱定北道:“匈奴王远在北境,他想要做成这件事想必少不了李党的帮忙。不过司州就是皇帝的地界,他肯定也在一路上设下陷阱诱捕这些劫匪。”

他将司州洛京山河图铺在桌上,指出其中三处最易攻难守的地形:“这三个地方目标太明显,皇帝肯定早有准备,李党肯定不会傻头傻脑往这上面扑,所以我们放两个暗哨在这里就好。除此之外,便是这一次最有可能是劫匪藏身子弟。”

他指着环山饶水的一处地形,“这里挨着官道,山矮水浅,地势开阔,一眼望去极难藏匿。按理说应该不是藏身的好地方。不过今年春汛时水位便上涨了一些,这几日又接连有雨,只要水性好的人,在这下面就藏得住上百人手。若是我便会选择藏劫匪于水中,在最后踏入这条官道离第一个易守难攻点还远的时候下手。这时候押送兵们的警惕最松懈,虽然没有地势的便利只能强攻,却反而是最容易得手的地方。”

涉及兵法谋略,朱定北便说的头头是道,宁衡觉得他的眼中煜煜生辉比平时浅笑盼兮的模样更是撩人心肠,被朱定北狠狠剐了一眼才收回有些意动的手掌,抵唇咳了一声,恢复一本正经的表情。

朱定北接着道:“假若被他们得手,那么他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顺流而下,进入河道之后走水路匿走。我会提前安排人先行把他们的接应部队斩落马下,再扮作他们的人,等着劫匪将谢永林送上我的船。同时,我会在水里也安排一些精兵,假如他们没有劫持成功,再有他们从水中劫持,充作劫匪的同党,抓了人,同样安排一批人按照这条水路逃亡,另一批人走这条路,转移到护国寺山下。”

“如此,我倒是希望他们马到成功了。”

宁衡听罢,笑着说道。从那条官道走护国寺,水路是近路,陆路反而要绕远,等他们劫持成功将人送上船,再行转移可省去不少功夫呢。

朱定北笑了笑,道:“今年慧清大师受陛下之请回京还未离开,到时候就要托长信侯爷你打点一下,让高僧给我留一间厢房了。正好如今洛京关于我的婚事留言纷纷,祖母也定会带我去护国寺请大师问一问佛祖我是否能有姻亲的缘分。咳咳,到时候,你只管让大师把话说得重一些,一来嘛,算是遂了你的愿让别人对镇北侯夫人的位置知难而退,二来也是让别人知道,我和柳小姐的亲事作罢是佛祖开了嘴,别平白连累她的名声了。”

宁衡听了自然高兴,不过还是忍着笑睨他一眼道:“你倒是为她着想。”

朱定北大笑一声,“你什么时候才能不这么别扭啊。不过,我一个大男人本来也没什么好名声,不打紧。她一个姑娘家还要寻婆家,总不能因为这一桩误会就耽误了。何况,长信侯爷贵人多忘事,她不仅是柳左相的女儿,还是秦奚的表妹,你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若是让秦奚知道我欺负了她,回来还不得同我生气?”

宁衡嘟囔一声:“那个傻子恨不得和你成连襟兄弟呢。”

朱定北失笑,也不同他再争辩这点嘴上便宜,两人把截获谢永林的计划再确定了细节。

才说完不久,老侯爷便让朱三管家来请人,原来是美酒已经送到,他老人家已经等不到午膳的时候,要他们俩过去同饮一杯呢,两人自然奉陪。

如此到了第二日,傍晚。

正阳宫中,贞元皇帝处理完政务,如常回寝殿和古朝安一起用膳。今日,贞元皇帝特意准备了一些贡酒助兴,古朝安在北境军中多年自然常年饮酒,特供的御酒滋味不同凡品,可喝酒在味道之上,更重要的是对饮的人。他没有贞元皇帝这么好的兴致,只随便吃了一点便罢,酒一口也没喝。

“子熙,吃这么一点怎么行,你若是不喜欢,我让御膳房重新备一桌。”

贞元皇帝商量道,古朝安懒得看他脸色,也懒得看他折腾,于是重新拿起筷子,有一下没一下地夹一筷子送进嘴里。虽然都是素菜,皇帝看了也高兴。

饭毕,不等他说什么,东升太监便快步进来道:“启禀陛下,刑部尚书李达深求见,说是您交办的差事已经有眉目了。”

贞元皇帝皱眉道:“不是紧急之事,你让他明日再来。”

东升太监听出他心中已是不愉,便应声要走。

古朝安道:“东升,你去皇后宫里帮我点一碗莲子老鸭汤,我现在想喝了。”

贞元皇帝当即高兴地对东升太监道:“还不快去!”

东升太监高兴地“哎”了一声,话音还没落地,就听古朝安冷声道:“你也走吧,你在这里我什么都喝不下。”

贞元皇帝笑脸一滞,但也好脾气地道:“那我便去书房处理一些事,等你吃完再回来。”

古朝安没接话,转身往寝宫里殿走了。直到关上殿门坐在龙床上,他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心中暗道:便是今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