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128 好好学着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贞元皇帝摔开奏折,按着额头深呼吸几口,眉间隆起一块小山。

东升太监还算镇定,这两年陛下的脾气越来越冷厉,他伺候左右也被锻炼出来了,此时见他控制不住脾气,急忙将递上人参茶,劝道:“陛下切莫动怒,您近来睡眠不良,若再情绪失和,头疼的毛病就要落下来了,这可不是小事情啊,奴才斗胆请您万万以龙体为重。”

贞元皇帝喝了参茶,抬眼看了看东升太监,忽道:“东升儿,你说朕是不是太宽和了?才让这些人把胆子养的这么肥,竟然连窜匪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哦,这算得什么,开国异姓王的后代都能窜通匈奴了,这又算得什么。”

东升太监伏身哀求道:“这些乱臣皆是豺狼之辈不知感恩,陛下切莫为他人之过自苦。”

贞元皇帝冷淡地应了声,过了半晌,东升太监才听到他说:“给他的礼送到了吗?”

东升太监将脸伏得更低了,“算日子,今日该送到了,陛下。”

自从陈阁老去世后,陛下已经好几次情绪失控了。东升太监自小守着皇帝长大,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往事,他知道陛下这是想起了一些久远的故人。那个人,犹如深埋在陛下心中的一颗火雷,一旦被触动,便见血光。

这种时候他都尽量压低自己的存在感,像平州这位不长眼的通匪罪臣还敢在陛下面前蹦跶,离死期不远了。

贞元皇帝低叹了声,再无他话。

国子学,进学府黄品学堂。

朱定北打了个喷嚏,搓搓鼻子依旧埋头盯着书籍看,一点没有因为这个喷嚏分神。宁衡皱着眉看他,也不知他看到什么精彩的地方,双眼发亮,凝神贯注。宁衡见他鼻尖泛红,整个人不自觉地缩了起来,定是被冻着了。

他从书篓里取出一件披风——这本是为朱小侯爷犯困小睡时候准备的,起身走到朱定北身边给他裹上,又将两本书放在朱定北脚下给他踩着,将披风盖住他的脚,才走开。

夫子瞧了一眼,看了看桌子上放着一本医书的长信侯爷再看看埋着头至始至终眼里就没有看见他的朱小侯爷,叹了一声,拍了拍教执将被宁衡分心的学子们唤回心神。

朱定北看得太用心,也或许是对宁衡的气息太过熟悉,竟然没有一点分心,顾自沉迷在书稿中,知道下了雪被宁衡拉起来时,看宁衡的脸上也写满了字,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楼安宁抱着手臂用力地搓了搓,吸了吸鼻子喊道:“这什么鬼天气,今日为何这般冷。”

他又羡慕又嫉妒地看了眼包裹得严严实实更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朱定北,拿哀怨的目光看着他兄长。

楼安康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他也冻着呢。

分明早上出门时候还是大晴天,到了午后就阴沉下来,到现在更是骤然变冷,让人措不及防。

秦奚和贾家铭还在三月热孝期内,从江陵回来后便在陈府足不出户。朱定北被冷风一吹总算回过神来,对这个天气并无意外,他对于十五岁前后几年的酷烈寒冬印象深刻,早再半年前就借老侯爷的名义通知朱家军防备着寒冬了。现在却是让他想起了一桩忽略的事,于是转身对水生吩咐道:“你先回府上取些银碳火盆送到陈府,让他们晚上穿厚实点别受了风寒。”

老管家留在江陵为陈阁老守灵,秦奚阿娘又自顾不暇,陈府上虽然也有照顾他们的人就怕不够精心。

这边准备上车的楼家兄弟听见了不由脸上微热,连忙也让小厮准备一些得用的东西送到陈府上。他们小小少年再会体贴人考虑事情也不能周全,此时见朱定北能想到他们想不到的,自觉对挚友不够用心,心中生出一些愧疚来。

朱定北笑着对他们二人叮嘱了几句,这个天气容易得病回去先得服药防备,也得照顾着楼尚书,不能松懈了。

兄弟俩应着声走了,朱定北回身却见宁衡脸色不好地盯着他,不由摸了摸脸,奇怪道:“无端端的发什么脾气?”

宁衡把他拉上马车,心说他倒是会教训别人,自己都管不好。到底把责怪的话忍住了,见他老实地把姜茶喝下,这才松了口,问他:“方才看的什么书?那般好玩么。”

朱定北从书篓里把未看完的书掏出来,说道:“是一本航海志,没想到这世上竟有如此多奇特所在,以往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现在看来当真是一叶障目,不知所谓。”

宁衡翻了翻,见他对游记异闻录十分感兴趣,便道:“我府上有许多行船行商记录,都是宁家时代商人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或许文笔不曾妙笔生花,但想必你会喜欢。”正要接着说将那些书都送到朱定北府上去,但一想到他方才看书时的“劣迹”便及时守住口,狠心对满脸期待的朱定北淡声道:“每隔两日我取一本给你看,若是再如今天一样不管不顾,除了那些书,这些书我都没收了。”

朱定北:“……”这个没大没小的臭小子!

长信侯爷果然说到做到,那些书让朱定北完全入迷,不过一日就看完了,央求他宽限时日先匀他一本看看,可使劲手段也敌不过长信侯爷的铁石心肠。最后心痒难耐的朱小侯爷只能发出大杀招,露了一手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事,震慑得长信侯爷五体投地,将日期宽限到了一个半日。

朱定北:“……”

算你狠!

朱定北正想着接着十一月十一那日生辰之际和宁衡讨点甜头,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在这之前宁衡受诏入宫侍疾,他也没法继续和宁衡斗智斗勇。宁太后的病症厉害,待病情稳定下来,宁衡便陪着太后在护国寺住到了十二月底才回京城。

护国寺朱定北之前已经和祖母走了一遭,老夫人下定决心每年都来分护国寺还愿,答谢佛祖保佑孙儿身体康健。

朱定北回京后,这个生辰过的最是冷清。因为天气异变的关系,洛京许多人都受了风寒,楼尚书也在此列,因此兄弟俩也无法陪着朱定北过生辰。

镇北侯府的温情却不会被外头的寒风驱散,十一日一早老夫人便兴冲冲地拉着来请安的孙儿换自己做的冬衣,朱定北这一年长势极好,许多衣服穿过一月尺寸就不符了,这可把老夫人乐坏了。现在看孙儿穿着自己亲手做的冬衣,端的面冠如玉公子翩翩,脸上绽出一朵花儿来。

“原本备着你年尾穿的,还特意做大了些,没想到正好合适呢。”

老夫人站在孙儿面前,见自己竟然要仰头看孙儿了,不由又有些多愁善感起来:“长生长大了,真好,祖母真高兴。”

朱定北嘻嘻笑道:“祖母放心,长生再大也是您的乖孙儿,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您和阿爷,孝敬你们。”

老夫人轻易又被哄笑了。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两老送了生辰礼,老侯爷被老夫人嫌弃了一番眼光,不服气道:“这刀有什么不好,咱们朱家的男人都得耍一手好刀。”说起这个,他就不免提起宁衡来:“今年我这身骨头倒是服帖,这鬼天气也没犯病,回头得好好备份谢礼送长信侯府上。”

老夫人嗔道:“好没诚意,依我看还是请那孩子到府上来,我亲自下厨谢谢人家。”

不仅是老侯爷,她这嗓子的毛病也好了不少,这些年冬天里就没有这么快活过了。

朱定北想起宁衡提前送的那份生辰礼,暗道,他过两个月的生辰自己是得好好备一份厚礼了。

镇北侯府上其乐融融,皇宫里,贞元皇帝却失手摔了茶杯,烫了手也没注意,急声问道:“是什么人,你可看清对方模样?”

跪在下手的暗卫心惊,没想到自己不甚在意的一件小事竟然会让皇帝陛下如此失色,忙仔仔细细回忆了前后细节,回道:“陛下,对方一行有五人,身着黑衣头戴风帽,在墓前祭拜时也未出声。那些人的身形看上去像是军伍中人,且各个都是内家高手,属下敛息且离得远,却被对方察觉。那群人不欲露面,发现属下之后便离开了,属下也为看到他们面孔。不过事后属下探查过,这些人只是普通祭拜,在陈阁老墓前敬了酒,并无异常。”

贞元皇帝坐回椅子上,挥手让暗卫退下了。

东升太监硬着头皮上前道:“陛下您的手……”

“东升儿。”贞元皇帝忽然出声,似乎想说什么,半晌又苦笑道:“是朕……痴心妄想了。人死了,就不可能在回来了。”

而远在鲜卑府迎接了军师一行的朱振梁听说他们差点和皇帝的人正面对上时,差点没跳起来,待确认了双方没有打过照面,没有露出马脚,才僵着脸道:“你们师兄弟二人还真是……一个师父教导出来的。”

他本想说心有灵犀,好险咽回去了。

古朝安瞥了他一眼,道:“我遇上管叔了。”

朱振梁意外,“他专门等着你?”

否则他们轻装简行行踪隐蔽,怎么会这么不凑巧就被陈府的管家也撞上了。

古朝安点了点头,“是师父的意思,他……给了我一封信,信上……师父说,让我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

惟此愿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