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0

21 上元之夜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7

第二十一章

除夕守岁,初一伴亲,初二悼古,初三省亲,访亲走友。

年节时期,是世家人奔走繁忙之际,就连孩子都不得空闲。

初三这日,朱家外嫁女早早回府拜会,朱三小姐将四个多月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一并带了回来。众人都怜惜地围绕着她,瞧她模样皆是一番稀罕。

这女娃儿果真与老夫人十分投缘,不仅诞辰都是中秋佳节,就连五官相貌都能看出几分相似。

老夫人听了直高兴,看了看喜欢却不敢碰稚嫩婴儿的朱定北,眼角的鱼尾纹拉长,笑道:“外甥儿肖舅,依我看,月圆儿定是随了长生。”

朱沉瑜闻言直盯着朱定北看,起先没注意,一段时间不见阿弟如今更是了不得了。

掩唇笑了声,没有打趣阿弟长得越来越好看的相貌,只道:“长生也是随了祖母,说来说去呀,可都是祖母的功劳。”

几姐妹大笑着附和,长姐朱碧月更是朗声道:“阿弟再长几岁,洛京的姑娘们还不闹疯了。就是不知道,谁有福气嫁进我们侯府来。”

朱定北脸不红心不跳,任她们调侃自不动如山。

到上元之夜,团圆饭后,朱定北几人才在洛湖道碰头。

见面自然少不了喜庆话。

新年新气象,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何况是得了厚厚年封而且迫切希望长大的又长了一岁的孩子们。

洛湖道通往洛阳湖。

洛水由北向南,在洛京以南河道变得宽阔。古时有人听信风水之说,将河床开拓,让洛水在洛京南面汇聚成湖,才有了洛阳湖如今的美景。

每年洛京的元宵灯会便在洛阳湖岸举行,每到这个时候,洛湖道人行拥挤,车马不通。

朱定北几人在洛湖道前下了马车,楼安康紧紧拉着弟弟,对几人道:“都仔细些,不要走散了。”

巡防营在此地已经加派了许多人手维持治安,但每年到灯会都会有多起失窃和拐卖发生,人多眼杂,防不胜防。楼安康来之前得了楼尚书的叮嘱,此时见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全洛京的百姓都挤到这一处,不由更谨慎起来。

秦奚本不以为意,但看贾家铭被人群推搡,好几次都被挤在人后一脸焦急想要跟上又挤不出来的模样,便拉着他的手道:“跟紧我。”

贾家铭松了一口气,直点头。

他们两两相护,倒剩下朱定北孤家寡人一个。但这种场面他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便带头在前,在人群中穿梭。

走过洛湖道,到洛阳湖岸边则开阔起来。虽然沿街两边摆了不少灯火小食摊子,也不似洛湖道那般拥挤。

楼安宁是彻底撒了欢,瞅瞅这边烧制糖人,看看那边花样灯笼,不一会儿又窜没了影,原来是挤进人堆看杂耍。

这可苦了他操心操肺的兄长,全然顾不上玩乐,只管盯着他的人就够忙活的了。

秦奚比楼安康松快多了,贾家铭乖巧怕生,不用吩咐自己便紧紧跟在秦奚身边。倒是秦奚与楼二少一副德行,逛完左边窜到右面,贾家铭跟在他身后也没消停时候。

朱定北摇头失笑,在一旁慢悠悠地看着,等四人觉得累了,才寻了一处元宵摊子坐着吃些小食。

楼安宁吸了吸鼻子,“阿兄,好香啊,你闻到没有?”

楼安康只顾着喘气,朱定北大笑:“狗鼻子还挺灵,应该是驴肉火烧。”

楼二少见朱定北把自己都骂进去了,也不跟他计较,丢了筷子就往那香味散发的地方跑。楼安康着急,刚起身就被秦奚叫住:“吃你的吧,有家奴跟着,还怕他丢了?”

他实在嫌弃楼安康老妈子似得操心,他在边上看着都替他累得慌。反而是贾家铭有些羡慕,低头吃元宵时不时抬头看看四周的热闹,掩饰自己一时的失落。

楼安康还是不放心,直到看到那驴肉火烧的摊子就在不远处,他抬头就能看见,这才专心吃起来。

“诶诶。”秦奚推了推他,嘴里含着元宵努嘴指了指楼安宁的方向。几人看去,这么一会儿功夫,楼安宁跟前又站了几个人,正是马超和远宁侯府的家奴。

楼安宁正不忿地说着什么,脸色难看。

楼安康才动,马超就看了过来,见了贾家铭也不管欺负楼二少,带着人往这边走过来。

“贾十一,菲菲妹妹你见着没有?”

今日正是他生辰,整十岁生辰又是如此喜庆的日子,自是广发请帖。他第一个就发给柳菲菲,但大约是害羞,柳菲菲并没有前来赴宴。

他来洛阳湖之前还特意转到柳左相家中,没成想被告知柳菲菲已随友出门,一路赶来寻了小半个时辰都没见到对方。心急火燎的,不巧又见到楼安宁一脸馋猫模样守着驴肉摊子,便出言不逊找他撒气。

此时贾家铭无辜受他迁怒,只得呐呐地道:“不曾看见,我今日是和朋友一起出来的。”

马超这才注意到一旁吃他元宵的朱定北,见他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就来气。今天可没长信侯爷给他撑腰,看他还敢不敢与自己作对。

想到除夕那日的窘迫,马超抬脚就踹桌子,小摊桌子没翻,但碗里的元宵却撒了一桌,水流四溅。

朱定北擦了擦脸上的汤水,站起身来。

“哟,定北侯世孙也在呀,本世孙眼拙竟然没瞧见——啊!”

众人只见马超突然后飞了一丈远,摔在地上捂着腿根大叫起来。朱定北比他更干脆,谁让他不爽可不会只踹桌子做这种没格调的下马威,抬脚就踹。

马超疼出满头冷汗,捂着腿根心里后怕。

朱定北有分寸,但在马超看来他就是往自己的子孙根招呼,要不是自己刚才反应机敏,这时候都要断子绝孙了!

一边被家奴扶起来,马超一边气愤地大叫:“都是死人吗!给我打!”

家奴刚动手,就见三个身着镇北侯府家奴衣着的高大汉子挡在朱定北面前。他们都是镇北侯府的府兵,老夫人不放心特意让他们换上不起眼的家奴装跟出来的。镇北侯府的府兵与别的王侯府上的府兵不同,每一个都是从沙场上退下来的铁将,比禁军都来得要凶悍百倍。

虽只有三个人,只在那里站着沉着脸没吭声,都足以让这些平日凭着身份逞凶斗狠的家奴怕得不敢动弹。

“一群废物,愣着干什么!”马超气愤地大叫,但见那三个镇北侯府的奴才往前迈了一步,他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些,回过神来登时脸色更难看了。

秦奚见马超今天得不了好,正想落井下石好好酸他一句,贾家铭眼疾手快地抓住他,着急地摇了摇头。

楼安康道:“小侯爷,街上人杂女眷怎会随意走动,应是在楼阁上观景。”

马超一听也觉得有理,转了转眼珠子,心道这三个家奴看起来不好对付,自己不差这一时威风,往后有的是机会找朱定北算账。便对朱定北放话道:“朱定北,今日之事我记下了,你给我等着!”说着便带着众家奴疾步离开。

元宵是吃不成了,几人也被搅了兴致,恰好楼安宁带着新出炉的驴肉火烧回来,朱定北和秦奚便动手收拾了桌椅,几人围着边吃边歇。

贾家铭坐下,高声叫了摊贩过来,递给他一贯铜板道:“搅了摊主的生意,请莫怪罪。”

马超形势汹汹这一闹腾,虽没有损坏财产,但天子脚下的子民都有些眼力哪里敢惹?在座的丢了铜板也不管吃没吃完纷纷走人,其他人也都远远避开了摊子。小摊贩睁大眼睛,这一贯钱足以抵他一晚的收入了,当下千恩万谢直道小公子佛祖心肠,又十分有眼力地呈上了几份分量十足的元宵来。

秦奚还在一旁不忿马超仗势欺人,又笑赞:“长生那脚踹得好,痛快啊!”说着端着元宵碗和朱定北碰了一下,十足有喝酒的豪迈。

楼安康在一旁叹息道:“一时痛快后患无穷,长生你以后要小心些,也不能像今天这样冲动了。”

真把马超打出个好歹,整个镇北侯府都讨不了好。

朱定北胡乱点了点头,抢了楼安宁手上费工夫调了料子的驴肉边吃边道:“我看那小子一脸蠢相,怎么你们都考不过他,十一也不行?”

他纳闷。

楼安宁被他抢了吃食还是笑眯眯的。今日朱定北踹了马超又让他灰溜溜地走人,真真大快人心,别说一块驴肉,全让他吃下去楼安宁都高兴。

“他鬼心眼最多,谁知道有没有用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贾家铭接过楼安宁的话,摇头道:“马超有太傅大人亲自教导,功课不会差的。”

“我听说他父亲身体不好,他还在腹中的时候就没撑过去。他母亲与父亲感情深,怨怪是马超克父,他生下后便饱受磋磨,甚至又一次险些被他母亲掐死……直到他五岁时夫人病逝,他的性子也定下来了,喜怒无常,行事偏激。不过有太傅在,他也不会做出格的事,因此长辈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所谓瑕不掩瑜。

男孩子爱闹一些也是常理,因此没人觉得马超这个混世魔王罪大恶极,反而对他寄予厚望。

贾家铭解了朱定北的疑惑,秦奚三人也是初次听闻,不由稀罕道:“十一你知道得可真多啊,还有什么,一并说来听听。”

贾家铭腼腆地笑了笑,不说话了。

他上面有十个哥哥,时常被他们带出去会友。他话少安静,但很多事听在耳里都记在心中,自然知道得比同龄人多。

楼安康叹道:“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啊。”

“不准可怜他,他还是可恨!”楼安宁不满地大叫。

众人见状才提起别的说笑起来,不多时就往灯谜处跑,可惜除了贾家铭之外,其他人一无所获。

猜字猜典故猜花花草草的,实在难住了四个不专课业的人。

好在街市上除了猜灯谜赢花灯之外,还有别的项目可供玩耍,比如投壶,朱定北和秦奚都是一把手,不多时便赢了花灯。楼安康兄弟俩也不眼红,反正他们不论谁赢了,都会分给他们,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朱定北对花灯没什么喜恶,只带了两盏最大的花灯回去。

摊主告诉朱定北这两盏灯是长明灯,足足可点一年不熄灭,为长者点燃,这一年定是无病无灾,大好的祈福灯。

朱定北听了欢喜,当下便拿了两盏,一盏孝敬祖母,另一盏便送给宁衡。

楼安宁直笑话他没眼光,这两盏灯除了大实在没别的好处,造型也十分粗糙,哪里有那些精巧的花灯讨人喜欢。朱定北只笑话他嫉妒自己,全不听他的。

老夫人果然欢喜,朱定北亲自点了灯,这才告安。

其实不论孙儿送什么,老夫人都喜欢.要知道镇北侯府上下的爷们哪一个不粗糙,老侯爷今日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家中伴她左右都已不易,更别说送东西了。

老夫人免不了拉着老侯爷絮絮叨叨,无非说一些长生如何懂事如何体贴的话,听得他直腻味,直把那花灯贬得一文不值。

“老东西,吃味便直说,拿我那花灯说话算什么英雄。”

老夫人笑个不停。

老侯爷这才讪讪地住了嘴,心道:小王八羔子,枉老子手把手教你骑马射箭,都不知道孝敬孝敬老子,一门心思只会讨好娘们,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