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百二十五章 贾诩对许攸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荆州方面的情报一直没有什么特别顺利的进展,这让许攸非常的苦恼。

孙坚倒是不紧不慢的,丝毫不着急。

这也难怪,其实依照他高傲的个性,许攸和袁绍的这种方式,他是肯定瞧不上眼的。

但是碍于袁绍的面子,他也只能任凭许攸如此做了。

只是如今许攸的事情没有做成,孙坚不但不支持,反倒是有点幸灾乐祸。

孙坚虽然凶狠善战,却是一个直来直往的性子。

在孙坚看来,用这种蛾贼去替己方烧毁河北军粮草的做法是非常丢人的。

既然要跟河北军正面开战了,那就轰轰烈烈的打一场,当初在徐州,彼此又不是没打过。

非得弄得遮遮掩掩的,打又不打,战又不战,真是好生憋屈。

眼看着许攸所指挥的这些荆州刺探队伍,根本查不到有用的信息,孙坚在旁边郑重的说道:

“子远先生,依照孙某看来,河北军在情报保护方面确实十分严密,而且其智谋之士又极多,你们用这种方法探查下去,只会被对方不断迷惑,到头来空耗物力、财力、人力,却达不到自己的目的,白白错失了战机,实在是不可取。”

孙坚这话表面上听上去是劝许攸的,但若是仔细品,多少有点儿瞧不起他的意思。

且话里话外,有一些讥讽之意。

许攸听的心中憋气。

他堂堂荆州谋主,现在是谁都能来踩一脚的吗?

“文台不必如此替许某担忧,许某自然有良策能应对当下的情况。”

孙坚听到事儿,顿时一奇。

“愿听先生高见。”

许攸干巴巴的说道:“徐荣那边将其屯粮之地四散,到处散布假的屯粮之地,但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知道这里面又有几处是真的?有几处是假的吗?”

“纵然十处之中有九处是假的,然只要有一处是真的,我等就不算是输。”

“与其由吾等在这当中筛选真假,倒不如将这些事情交付给那些蛾贼。”

孙坚听到这儿,不由一愣。

接着,他心中暗自感慨,许攸果然是有几分急智啊。

“先生是想让我将这些屯粮地点的消息全部散布出去,到时候蛾贼们不分真假,自会往每一处去抢攻,就算是蛾贼中了埋伏,也与我们无干。”

“而我们的哨探则可以从暗中观察,以观动向,就算是假的屯粮之地,只要蛾贼打进去了,也与我们无有干系。”

许攸点了点头,说道:“文台总算是想到重点的地方。”

“那些蛾贼的数量甚多,多达几十万!区区的几十处假的屯粮地点,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儿,短时间内,他们就可以将这些屯粮之地全部攻打个遍。”

孙坚笑道:“子远先生果然非同寻常人也,着实高见,孙某实在是佩服。”

“既然如此,就有劳文台赶紧去安排吧。”

“先生放心,某这就去办理此事,绝对不会耽误一丁点的时间。”

之后,孙坚就告辞了许攸去找他麾下的一众人,将个中诸事安排给了他们。

黄盖和祖茂,还有朱治、吴景等人得到了孙坚的吩咐,随即去做这些事。

但是孙坚的长子孙策对于此事却非常的不理解。

“父亲,袁家人做事,着实是繁琐之极。”

“依照孩儿看来,眼下莫如趁着双方彼此隐忍不发、暗自打粮价战的时候,我等突然率兵突袭徐荣的大营一举将其攻破,这司州的战事不就有了定数了吗?为何非要如此麻烦?”

孙坚苦笑道:“伯符说的,吾又岂能不知?”

“只是那许攸得了袁公之令,咱们确实不好忤逆于他。”

“且先看看他所设下的计谋成与不成。”

“如果不成,咱们父子就直接去抢攻徐荣的大寨。”

“也让那徐荣和河北军知晓我等的厉害。”

孙策重重的点头:“上一次在彭城国与刘备交手,未曾让河北之众知晓我豫州兵的能耐,今日正好让彼知晓我等之利!”

“吾儿壮哉!”

……

……

与此同时,刘俭所在的后军收到了贾诩派人送来的紧急奏请。

却是贾诩要向刘俭借几个人,用来行使对抗许攸和孙坚的策略。

在看到那几个人的名字之后,刘俭不由感叹,贾诩果然不是一般人物啊。

而荀彧在知道了贾诩的计谋以及他所请的人之后,也对其智谋产生了深深的拜服。

“主公麾下有文和这般人物,智计高深,荀某着实是远远不及啊。”

“文若谦虚了,贾文和有贾文和的长处是你所不及的,但你荀文若也有伱的长处,远非旁人可以比及。”

刘俭的话让荀彧心中很是温暖。

通过这一点,荀彧更加的看出刘俭确实是一个善于用人者,能够根据每个人的长短优劣来制定每一个人的使用方法。

善用其长,不用其短。

很快,刘俭就将贾诩所需要的那些人召到了自己的面前。

不是别人,正是一群昔日的黑山军首领。

以张燕为首的,包括白绕,眭固,青牛角,五鹿,刘石,左髭丈八,郭大贤等人……

都是当年刘俭收服了黑山军之后陆续投奔他到手下的黑山军主要首领。

这些人当年在太行山时都是名震一方的人物,在整个大汉朝的贼寇圈里都算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如今加入了河北军之后,他们也都是司马,曲军侯等级别的军校了,这些年河北军对外战事不断增多,这些人的军功也越来越盛,皆逐渐成了河北军的中坚力量。

在潜意识中,他们都忘了自己原先是黑山贼的身份了。

但是他们忘记了自己原先的身份,贾诩可一直没有忘记。

刘俭这一次召他们前来的目的,就是让他们遵照贾诩的指示,作为使者去司州各地,向那些目前正在反叛的贼寇首领进行诏安和说服。

如今,司州的乱民虽多,但是这些乱民的头领和引导他们的人,都不是刚刚起家的贼寇。

刚刚起家的贼寇,不可能这么快就能够领导底层的乱民形成一方贼军之势的,必然是在黑道摸爬滚打多年,极有经验的人才能坐上这个位置。

他们昔日在司州就曾听说过黑山军诸首领的威名,毕竟,黑山军昔日是整个大汉朝势力最为强大的贼寇群体。

甚至很多在司州闹事的贼寇首领,还是从当初的黑山军中分离出去的。

若是朝廷方面派人去说服,对地方贼寇进行安抚,恐怕是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沟通的。

但是,官署与贼寇谈不到一块,贼寇和贼寇之间却有着一股默契的联系,或者说,他们更能懂得对方需要的是什么。

他们之间搭建彼此信任的桥梁也较容易。

所以说,贾诩希望刘俭能够派出这些黑山军的势力代表出面来司州协助他进行对司州叛军的招降工作。

当然,对于很多冥顽不灵以及决心抵抗到底的贼寇来说,这些原黑山军首领即使出面了也不管用。

但是这浩浩荡荡的几十万叛军之中,很多都是不想反叛的,他们只是碍于形势与生存,不得已而为之,只要刘俭的人对他们能够行之有效的进行说服,就不怕这些人不会投诚过来。

毕竟,没有人天生就愿意打仗,也没有人天生就愿意背反,他们只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个安定的生活,仅此而已。

张燕在得知了刘俭的要求之后,当即接受了刘俭的提议,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完成任务。

于是,按照刘俭的指挥,这些人全部都前往前线,按照贾诩的指挥,去说服那些左右摇摆不定的贼寇。

对于许攸现在的动作,贾诩是心知肚明的。

但是贾诩却并不着急针对他,因为现在河北目前最为重要的屯粮还未进入到三河境内,先前些屯粮之所,大多都是贾诩通过校事府放出来的迷雾弹。

当然有一些屯粮之地确实是真的,但是所囤积的粮草并不是很多,就算是被毁了,也不会对己方造成过大的损失。

贾诩只是要用这些散乱的屯粮地点来扰乱许攸的步调,将节奏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接下来的十日时间,双方都各自开展手段。

贾诩方面派出了几十年,昔日的黑山军有名人物到地方的贼寇营中进行游说,他们进行交接,希望能够让他们迷途知返。投奔到河北军来。

而许攸则是到处散布河北军在司州境内的屯粮地点,意图让地方贼寇对河北军的屯粮之地进行突袭。

双方都是卯足了劲儿各干各的,却是看看谁最后能够成功。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2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