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本书,换个牧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刘俭有什么话,偏不跟卢植明说,这点让卢植很是郁闷。

他有心追问,但当着学生的面,卢植也不好意思问的太多,好像自己多没水平,什么事都要学生教他一样。

刘俭不说,卢植就不问,不过他心中憋着口气,于是故意出言给刘俭添堵。

“还想卸了袁本初的天下楷模之名?你需知你和刘伯安的表功之书已经送到雒阳有好几个月了,如今眼看着就将入春,董卓那边却连个回响都没有,刘玄德的西青州牧,为师看怕是没什么机会了!”

刘俭言道:“这倒也不一定,我已经派了使者,携带一件东西前往雒阳,若是董相国喜欢,玄德的这個州牧之职,或许就可以坐实了。”

卢植张嘴想问问刘俭给董卓送了什么,但一看刘俭那副一脸神秘的样子,话到嘴边卢植就又不想多问了。

这个小徒弟,一天到晚闲的没事跟他玩神秘,弄的自己堂堂一个古文经大儒,好像什么都不懂似的,啥都要问徒弟。

真是要多气闷有多气闷。

……

……

雒阳城中,相国董卓亲自接见了左将军刘俭派来的使者。

如今的董卓,已经不仅仅是相国了,而且还是太国丈。

他到底是将唐姬的皇后之位废掉了,然后立自己的孙女当了皇后。

说实话,这个新任的董皇后实在是让刘辩异常气闷。

董家的小女孩,也是在西凉苦寒之地长大的,首先在长相方面,这个女人就不敢令人恭维。

你不能说人家董家的小姑娘长得有多丑,但肯定是不好看。

她跟随着爷爷和父亲在凉州常年骑马射猎吃肉喝酒,有时候没事还跟爷爷的手下赌两把,在这个年代也算是五毒俱全的女流氓了。

由于西北苦寒,董家女孩的脸风春日晒,且经常受到阳光的剧烈照射,又黑又粗糙,真的比男人的皮肤瞅着还粗。

而且这女孩的身材,完全是随了她爷爷。

身材宽大,虎背熊腰,大鼻子大眼睛大嘴唇,外加一双能拉硬弓的满是茧子的大手,光这虎狼之将的外形就让刘辩看着浑身冷汗之流。

这位新皇后往天子的身边一站,那块头几乎能装下两个天子。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两口子若是吵架,这莽妇式的董氏熊女,一拳就能搂死他这干巴巴的老公。

看到了一个如此伟岸的“新皇后”,刘辩一哭二闹三上吊,死活不干。

但问题是他说了不好使。

董卓加快了天子废后迎娶新皇后的程序,让他们两个很快的就圆了房。

董卓还特意嘱咐自己彪悍的孙女,要多多卖力,赶紧让自己怀上龙种,这样以后她的儿子就是皇帝了。

董家彪悍的孙女委婉的告诉董卓,皇帝老公的身体太弱,跟自己在床帏上几个回合就支撑不住了,要怀龙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董卓则是很直接的告诉孙女,不容易也要怀,这是你为了家族需要履行的使命,拼尽全力也要完成。

皇帝不争气,你就在床上狠狠弄他,不要怕弄死了,只要怀上了龙种,弄死了也不打紧。

新任的太国丈和新任的皇后殿下,就是这么的彪悍。

……

皇帝娶了大胖新娘子,身为叔叔的刘俭派使者来雒阳,送上了很多的贡品,并向皇帝和新皇后表示慰问。

刘皇叔祝福大汉天子和新皇后殿下,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随后,使者代表刘俭又送给了董卓一件礼物。

那是一本刚刚在青州,印刷成型的纸质版三十六开的书籍。

饶是董卓这个久居在凉州的野蛮人,在见到这装订成册的纸制书籍之后,也不由愣住了。

身为大汉相国,纸张他是见过的,但是如此坚韧的纸张,且还能装订成卷便写字成书,这可是稀罕物了。

他一页一页的翻着眼前的这本纸书,眼睛瞪的越来越大,眼屎仿佛都要掉出来,嘴中不住的啧啧赞叹。

身为刘俭使者的田丰,只是一脸笑容的看着董卓,对此物并不多做言语。

“速传蔡中郎和李东曹来此!”董卓突然对身边的侍从吩咐道。

很快,蔡邕和李儒奉命来到了董卓的暖阁。

这两个人可比董卓懂行多了。

当见到了那卷书籍的时候,蔡邕和李儒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惊讶,两个人一人持书的左面,一人持书的右面,差点没将这纸书给撕成两半。

田丰面色淡然的看着两人,提醒道:“二位,莫要将书撕坏了,田某这次前来面见相国,可就是只带了这么一本。”

李儒看向田丰,道:“此物,乃是刘德然所做?”

田丰回答道:“正是,这是大司马与左将军找寻工匠,一直在研制的出版刊印之术,大司马与左将军改良了纸张,使之可以作为记载字体并长久保存之物,另用雕版印刷之法,将字体内容刊印其上,就成了诸位如今所见的成书了。”

说到这,田丰顿了顿道:“也不怪诸公讶异,田某活了一把年纪,也算是见多识广,可第一次见到此物之时,也是视之如至宝,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似做梦一般。”

李儒看着书上的字体,道:“我观此书上的文字,皆一般大小,排布工整,不似手抄……”

田丰额首赞道:“李东曹真是慧眼,此书并非抄书郎手抄的,乃是以雕版印刷之术印制而成,不但节省了手抄人力,避免人为抄书之误,且印制速度极快,同种书籍,三日印刷可得千册也。”

“多少?”

蔡邕和李儒同时惊呼。

田丰淡淡一笑:“三日可得千册。”

李儒愣了半晌,突然转头看向了董卓,去见董卓也是面露狂喜。

两人都是聪明人,他们都从彼此的眼眸之中,看出了对方的想法意图。

这是破阀阅之门的敲门砖,扭阀阅垄断格局的神兵利器!

蔡邕则是皱着眉头,一页一页的看着那书卷上的内容,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这书上面的内容,是蔡邕前所未见的,虽然言语简短,但只是大致看了几页,学盖古今的蔡邕立刻就看出来了,这当中的文字音韵优美、构思精巧、宛转有致、气势雄浑,条理贯穿……

此等文章,他竟然从未读过。

蔡邕啧啧赞叹道:“妙语连珠、对仗工整、文采斐然,此乃何人做作?”

田丰正色道:“此乃刘冀州自创蒙学,欲以之替代《急就章》,名为《千字文》。”

蔡邕惊讶地一边翻看,一边问道:“《急就章》作为识字启蒙之书,已历两百载,汝家刘冀州何等样人?敢自创蒙学与先贤一较长短。”

田丰道:“蔡中郎说这话,未免有些重了,刘冀州从无与先贤较技之意,更无与沽名钓誉之心,只是刘冀州言,《急就章》于幼童而言,相对刻板,入学需多钻,不如这《千字文》省力易懂,《千字文》当中,有诸多故事皆刘冀州自创,借事喻意,效果斐然,今日我带来的千字文,虽只有半部,但已能品出个中三味,蔡中郎不妨留下细观,待将这半篇通读之后,便知我家刘冀州是何等人杰了。”

蔡邕既没有肯定田丰所言,也没有驳斥。

他言道:“你田元皓也是一州茂才,河北俊杰人物之首,你既能出此言,想来必不诓我,好,这半部《千字文》,老夫且回去看,看看你家刘冀州,到底是何样的人物!”

董卓眼下可没心思顾及什么千字文,他急忙道:“你适才所言的雕版印刷,三日可出千卷之书,可是实情?”

田丰道:“是!”

董卓闻言大喜过望:“此等精妙之术,实在是利国利民,德然将此术献于朝廷,真可得千秋之功也!哈哈哈哈!”

田丰面无表情,似有不解的看着董卓。

“哈哈哈……”

“哈哈……”

“哈。”

董卓的笑声越来越低,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

田丰向着董卓作揖道:“相国,印刷之术只能在河北用印,换了地方就不灵了,无法献之。”

董卓的脸色瞬时间就黑了。

这他乃公的不是糊弄鬼么?

你河北多个屁啊,不在你那印,就不灵?

“田元皓,你可莫要与老夫玩笑?”董卓阴冷冷的威胁道。

田丰丝毫不惧,道:“回禀相国,田丰身份低微,岂敢与相国玩笑?再说就算是丰答应了相国,又能作数吗?”

“这……”

董卓一下子被田丰给噎住了。

好半晌之后,方听董卓一字一顿的开口道:“你家刘冀州,想怎样?”

田丰疑惑的摇了摇头,道:“不想怎样啊……哦,对了,田某离开冀州时,刘使君有一事吩咐,他让我问问相国,上一次左将军和大司马一同上表,呈奏关于青州讨黄巾之功业,不知相国这边,审的如何?有功之将士,不知朝廷当如何封赏?”

“我……”

董卓的表情阴晴不定,一时间不知道当如何回答。

刘俭和刘虞,前番一起联名向他请奏,借讨黄巾之功,表刘备为西青州牧。

论功绩,刘备确实功勋卓著,但问题是……

你们说让谁当牧,就谁当牧了?

朝廷是你们刘家的?

还把不把我这个相国放在眼里!

真当老夫是摆设,可以任凭你们拿捏不成?

老夫就是不尿你们这一壶!你们这帮姓刘的能把老夫怎样?

董卓气急败坏的看着田丰,随后又扫了一眼蔡邕手中的纸书,嘴角撇了撇,张口道:

“嗨!朝廷什么事都是有章程的,大司马和左将军又不是没在雒阳待过,事不是得一件一件办吗?不就是给刘玄德个西青州牧吗?快了!快了!马上啦!就快走完章程了!……行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4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