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五章 现在,时机正好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其实,对于大概如何将送于董卓的两条时政颁布出来,刘俭心中早就有数了。

当初刚刚进入雒阳的董卓,虽然受到了朝臣公卿们的排挤,但是,他对关东士族依旧保持有一颗向往的心。

治理天下,需要关东士人,不论是古文经还是今文经的士子,都是这个巨大帝国运输的主要枢纽,虽然他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巨大的排外心,但是能够促织帝国正常运转的知识和经验,主要还是存在于他们手中的。

而土地制度和察举制,毫无疑问是他们利益的根本,董卓怎么敢轻易去碰?

为了能够收揽他们的心,董卓这些年确实花了不少的心思。也做了不少的付出。

但随着董卓下派往地方任郡守刺史的那些人,跟着袁绍一起讨伐他,使董卓成为天下最大的笑柄后,董卓终于醒悟,他永远无法得到关东士族的接纳,一片好心喂了狗。

现这个时期很关键,依照刘俭对董卓的了解,董卓一定会生出与关东士族玉石俱焚之心。

既然你们不想好,那大家就都别好了。

从时机和人性来看,自己那两条政略,现在是实施的好时机。

但改善税收制度和改善人才纳取制度,对于天子与何太后来说,算是有利吗?

答案是肯定的。

人才录取方式和税收制度,事关这個天下的根基,自古以来人权、财权、军权就是处于帝国最高位置之人所争夺的权力中心点。

先帝刘宏在世,尚能利用皇权与天下士族和地方的豪强斗的你来我往,并通过党锢之策大加限制阀阅与士族,虽然党锢之政最终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但至少这个天下的士人群体和满朝公卿,没有一个人敢小瞧皇帝。

可随着先帝刘宏的死,以及何进、董卓、袁隗等人的几番闹腾,当今天子的权力已经处于东汉王朝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点。

说句不中听的话,对于现在的天子来说,与其就这么沉沦下去,等待被人废了,还不如奋起一搏,利用迁都的时机,来一次惊天反转,或许还能不枉费当这个皇帝一回。

综上分析,刘俭觉得,时机到了。

将自己的想法大概与吕强说了一遍后,吕强还是显得很犹豫。

他不知道应不应该把这番话传回给何太后与天子。

吕强还是比较了解天子的,或者说他更加了解那个胸大无脑的何太后。

长时间的被压制,使他们这对母子对于权力的欲望空前强烈。

特别是刘俭这两条政略给他们母子画出的大饼,似乎不但可以使他们拿回权力,甚至可以让他们日后的成绩与对权力的掌控度超越先帝刘宏。

若是将这些想法原模原样的带回去,吕强估计,何太后与天子一定会按照刘俭所说的方式做,而且是那种欣喜若狂的去做。

说实话,吕强对这对母子的感情一般,远不及他对先帝刘宏的付出与投入。

但是毕竟也服侍了他们母子一段时间了,感情还是有点。

而且,在吕强看来,现在的皇帝也是大汉朝的希望,是先帝遗留下来的志愿继承者,他至少要弄清楚刘俭主义的可行性与后果,才敢把事情带回去跟天子与太后说。

“德然,你可知道这两条政策一出,会对天下阀阅,衣冠巨室,士族豪右,乃至于寒门,产生多大的影响吗?”

刘俭很是肯定的道:“这一点我当然清楚,我知道这两条政令一出,所波及的面非常大,影响的人何止千万?甚至会将现有的格局弄的更乱,整个天下的争斗也或许会达到一个顶峰!若是在太平盛世,我是绝对不敢轻易说这样的话的,但现在是乱世,一切或许有转机。”

吕强被刘俭的话说的七荤八素。

他皱着眉头道:“德然,我想问你,政策一出,则以袁氏为首的阀阅之门,必将勃然而怒,对天子与董卓之争,群起而攻之!袁绍如今已是在南阳聚集了不少兵力,另有他的一众附属,在各地皆有起事,一旦这些人兴兵而来,如何是好?”

“问的好!”

刘俭重重的一拍掌:“这也正是我想说的,适才,我已经跟中常侍说过了,若是太平时节,一旦各地的望族伙同底层民众闹将起来,仅凭天子皇权恐怕是挡不住这些人在政坛上的颠覆力量的。”

“很有可能,朝局倾覆,天子被废,另立新君。”

“可现在是乱世,格局和当年不一样了,不是光靠朝堂政治和舆论手段就能够影响天下的格局,如今各地黄巾军蜂拥四起,算是山河破碎,地方不再是望族的话语权最重,而是形成了一个个的军事割据势力,现在除了政治之外,军事已经成为了最大的抓手,他们想要攻击天子的新政,首先就要在军事上挫败中枢。”

说到这儿,刘俭笑着看向了吕强:“这也就是我希望天子能够答应迁都的第二个原因。”

“一旦到了关中之后,西凉军割据秦岭之地,布兵东防,在军事上就算是立于不败之地,而董卓身为相权的代表者,在这件事与天子是同一阵线的。”

“换一句话说,也就是董卓之兵,在这件事上就是陛下之盾。”

“有董卓的西凉军和并州军这两只天下最为强大的军队扼守在函谷关,虎视东向,这新政又如何颁布不下来?又有谁有能力能够颠覆朝局?”

吕强听到这儿想明白了。

“德然,你的意思是,只要是这朝局不变?纵然地方的豪族和满朝公卿对新政有什么怨言?一样无法阻挡陛下与董卓的。决心?”

刘俭道:“当然,想要将两大新政完全在各郡县落实,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毫无疑问,像是在袁绍,袁术……以及关东那些士族军阀所统辖的郡县,新政根本就是狗屁不当!”

“他们肯定不会遵守朝廷新令,但无所谓,只要朝廷的纲领在这里摆着,就算他们现在不遵守,但只要这个新政的条例存在……终有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忤逆作为就会成为阻挡大势所趋的逆行,滔滔大势,就绝非他们所能够阻拦了。”

听了刘俭的话,吕强惊讶的张大嘴……好半天不知如何回复他。

过了许久之后,方听吕强感慨道:“刘德然,刘德然,为什么每次与你相见,你总会带给我惊讶,也会带给我恐惧呢?”

刘俭哈哈大笑道:“我觉得我带给中常侍的更多的应该是惊讶吧。”

吕强长叹口气,道:“不错,或许你带给我的,更多的是惊讶。”

“只是新政一出,朝堂之中必成风起之势,虽然在军事方面,董卓与天子坐守在关中,完全可以不惧关东望族的复仇,但是朝中的公卿只怕却未必能够容了他们。”

刘俭点了点头,道:“外在的威胁,或许可以利用函谷关和强大的军队来阻挡,但是内在的威胁是时刻存在,防不胜防的,但这也是天子重新扩充皇权的机会,而协助天子对付内在的威胁,替他铲除危险人物……中常侍,这个可就得靠你了,这不是我能帮上忙的。”33

吕强瞬间有些不淡定了:“你把这些事交给老奴,老奴又该如何做的?老奴可不是张让,赵忠之流。”

刘俭的表情很平淡。

他并没有反驳吕强,也没有鼓励吕强。

他只是就实际而论的说道:

“以中常侍您的性格,让您做陛下的手中刀刃,确实有些为难你,当然,您也可以选择不做,这都是您的自由。”

刘俭的话使吕强沉默了。

许久之后,方听吕强缓缓开口道:“刘德然,老奴依稀记得,昔时先帝也曾以你为手中刀的。”

刘俭摇了摇头,道:“不是昔日,现在,我依旧是陛下的手中之刃,替陛下和先帝铲除大汉朝毒瘤于弊端的利刃!”

吕强的脸色微微有变。

随后就见他向着刘俭长长的施了一礼。

“这辈子能够认识你,也着实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啊。”

刘俭依旧保持着微笑:“我相信你我之间的相遇,对你我而言都是幸运的。”

……

吕强离开了刘俭所在的阳夏之后,并没有着急返回雒阳。

他说是转道先去了一趟董卓所在的鲁阳北面,向董卓禀报了自己这趟访问刘俭的事情。

董卓对于吕强和刘俭之间的关系多少也是知晓的。

董卓这人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

虽然他与刘俭先前曾对战过,但是他知道,这些对战都不过是一时之气。

依照董卓对刘俭的推断,他们之间早晚还是需要合作的。

见了吕强之后,董卓随即询问他与刘俭谈了些什么?

吕强在来见董卓之前,早就针对董卓这个人与刘俭探讨过了。

刘俭给吕强的建议是,对待董卓这种枭雄人物,说话时最为关键的一些信息点可以略加修饰,尽量不要隐瞒太多,也就是对董卓说话时要八分真两分假。

所以,关于刘俭与董卓的议和方式,吕强完全是和盘托出,没有半分隐瞒。

对于刘俭的个性,董卓还是比较清楚的。

刘俭会提出什么条件,董卓心中跟明镜似的。

眼见吕强并没有对自己有所欺瞒,董卓很是满意。

“除了这些,刘俭还想怎么样?他还与汝说过什么?”

吕强略微犹豫了一下,随后恭恭敬敬的对董卓道。

“刘德然与老奴说了……有关相国迁都之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1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