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五十三章 刘董谈判,你想当四州之主?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随后,董卓就命人撤去了刀斧手,同时也将帅帐口的大釜抬走,命人给孙乾看座。

在董卓看来,既然以杀人的方式威压不了孙乾,那就没有必要跟他继续在这个点上过多的纠缠。

还是赶紧将谈一谈正事为好。

随后,董卓与孙乾谈起了先前的战事,董卓叹息道:

“昔时,吕布和牛辅擅自与德然作战,这实非老夫之意,而待他二人战败之后,德然又兵锋正盛,大有占据司州之意,而司州五郡之地,乃是长安在东面第一道屏障,雒阳更是两都之一,京畿重镇,老夫绝不允许这里会出现一丁点的失误,所以就派了李傕、郭汜率兵昼夜突袭刘德然的大营。”

“非老夫与刘德然有个人恩怨,实是为了国家而已。”

董卓这话当然是扯淡,他怎么可能会是为了国家?

不过,既然人家相国这么说了,你就当着这么个理由听吧。

孙乾言道:“前番诸事,确实是误会,我家左将军来此,没有任何图谋司州之意,只是一心为国尽忠,欲报效国家,驱逐篡逆之贼出京畿重地,此心此情,天地日月可鉴!”

董卓见孙乾说的郑重:“唉,是老夫误会德然了。”

孙乾拱手道:“左将军派末吏来此之前曾言,若是相国答应相见,他想请相国在三日之后的午时,于洛水之畔设下酒宴,与相国统饮,届时相国与左将军身边,只各带五人,商定议和诸事,未知相国意下如何?”

董卓很是爽快的道:“好,你且告知德然,三日之后,老夫必欣然赴约!”

……

……

三日之后,刘俭率领三千骑兵抵达了洛水之畔。

他在洛水之边摆下两张桌案,各有六鼎食具,随后命三军将士后退百步,他本人只带着张飞,黄忠,颜良,文丑,夏侯兰五人在这里静候董卓。

虽然是冬日,但洛水不曾冻住,水量有增无减,比之秋季更显广阔无垠。

刘俭身边虽有五名大将猛士保护,但在一众将官们的强烈要求下,他还是穿上了最坚固的铠甲,并在外面套上罩服。

如此,寻常的兵械和暗算应对刘俭无碍,再加上五大猛士随身在侧,董卓纵然有什么歪心思也是徒劳。

“兄长你看,董卓来了!”

刘俭抬头望去,却见董卓的兵马踏着冰雪,来到了刘俭所在之地的不远处。

观察了一下周围,确认了刘俭没有埋伏之后,董卓将他的兵马留在了后方,他本人则是带着五位大将朝着刘俭而来。

董卓也是一身精甲,他的身后跟着胡轸,樊稠,华雄,吕布,张济五人。

黄忠来回扫视着董卓身后的五个人,低声道:“只此五人,虽未能全胜,但只要主公愿意,我等依旧有五成把握要了董卓的命。”

刘俭笑道:“我知诸君之能,只是,我对董卓的命不感兴趣。”

不多时,就见董卓领着这五个人来到了刘俭的面前。

跟随董卓的五名战将,此时皆趾高气昂,气势十足,唯有吕布站在一众人的最后,低着头,也不看刘俭和张飞等人,显然是在这次战败之后,受到了董卓不小的斥责,想来其地位经过这次战事也是一落千丈。

不过,董卓虽然重罚了吕布,但是这次来此见刘俭,依旧能够让他位列随行的五人之中,足见董卓对吕布依旧是非常重视的。

看起来,不论如何,董卓都不会放弃吕布!

不仅仅是因为吕布的勇武与军事能力,更是因为他在董卓军中极为特殊的地位。

董卓大喇喇的在刘俭对面的案几后坐下,很是傲然的打量了刘俭一会。

“数年不见,昔日那个围着袁基转,甘愿为其驽马的小儿,如今也成了一方豪雄,真是世事多变也!”

张飞,颜良,夏侯兰等人闻言大怒。

刘俭当年在京城中,名义上虽是袁基的好友,但在很多人的眼中,他却是被袁基呼来喝去的小弟。

今日董卓以驽马称呼刘俭,大有借此讥讽之意。

试问张飞,颜良等人如何能够不怒?

不过,刘俭已经事先跟他们谈过,除了董卓自不量力真要和他动手,若只是口舌之争,不允许这随行的五个人接对方的话茬。

刘俭听了董卓的话并不动怒。

他只是伸手感受下正在旁边的暖炉上那壶煮茶的温度,看都不看董卓一眼,缓缓回话道:

“时过境迁,人皆有变,相国昔日亦不过袁太傅舍中一掉了牙的看户老犬,亦能反噬主人,刘某人又为何不能出位?”

说到这,刘俭笑着看向董卓,补充道:“《孟氏易》之断章,相国还熟记否?”

这一下子,西凉军诸将的肺管子差点没气炸了。

刘俭适才不但把董卓比作给袁隗看门的掉牙老狗,还又提出了当年袁隗用《孟氏易》断章之事,来嘲讽董卓是一个寡学之辈的旧事。

可以说,这就是董卓的痛处,一生的痛处!

刘俭给袁基当小弟,至少袁基拿刘俭当人。

可董卓给袁隗当小弟,袁隗却拿董卓当狗。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华雄脾气最为暴戾,怒道:“放肆!”

文丑喝道:“大胆!”

刘俭笑呵呵地看向华雄:“华都尉,许久不见,将军昔日坐过的那辆囚车,如今依旧陈列于我邺城,不知将军何时抽空,再去坐上一坐?”

“你……你……”

华雄气的直咬牙,恨不能活劈了刘俭。

问题是,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

华雄虽猛,但面对刘俭身边的那五个人时,依旧上不得台面。

“唉~!”

董卓长叹口气,有些无奈道:“德然啊,多年不见,你就不能在言辞上让老夫几句?毕竟老夫也是个相国,还是你的长辈!”

刘俭将茶壶提起,在卮中倒了两盏茶汤,随后让夏侯兰给董卓端去一份。

“相国,刘某这些年在冀州,独来独往的自在惯了,受不得一点腌臜气,适才言语冲撞,相国勿怪。”

说罢,他笑呵呵的举起了茶卮。

董卓也是举起手中水卮,对着刘俭微一示意。

两人共同一饮而尽。

随后,董卓擦了擦嘴,看向刘俭身后的五名豪杰。

“德然麾下猛将如云,何不给老夫介绍介绍?”

刘俭从张飞开始,依次给董卓做了介绍。

其实这些人,董卓有些是见过的,不过此时特意让刘俭再介绍一遍,也是别有深意。

“好,久闻河北多猛将,今日一见,果然皆是人中之杰,可惜在地方为官,却不能入朝为天子分忧!”

“若天子下诏,召诸位贤良入京为将,辅弼朝政,诸君愿否?”

见董卓当着自己的面挖墙角,刘俭不由哈哈大笑。

黄忠冲着董卓拱手道:“某等功业皆乃追随左将军而立,便如那苍天大树上的分枝,虽挺拔傲立荫绿,可一旦离了主干,也只能是掉叶枯槁,最终只能做那柴火焚枝,朝中之位,非我等浅德之人所能居之,相国勿怪!”

董卓感慨的叹了口,随后看向刘俭:“德然,你帐下诸人皆一片赤胆忠心,实令老夫羡煞!”

刘俭摆了摆手,指着董卓身后的五位大将:“相国身后诸雄,皆名真当世,远强于我河北之人,他们岂能与相国麾下的几位相提并论?”

董卓闻言亦是大笑,不过刘俭能够听的出来,他的笑容中多少有几分苦涩。

待笑过之后,董卓又命胡轸将茶盏给对方送过去,待刘俭为董卓倒满之后,又拿了回来。

“好喝,年纪大了,不爱喝酒了……喝你煮的这东西,倒还有些别样滋味。”

“我河北的煮茶,不算上等,但确实胜过饮酒,相国已过六旬了,当多饮茶少饮酒。”

董卓奇道:“为何?”

刘俭笑道:“饮酒需乎酣畅,饮茶宜乎淡雅,茶叶之物,得天地灵气而生,用心饮之,能使人清醒而宁静,乐不思乱……相比于酒的浓烈,茶正是以其淡雅使人荡心涤肺、洗脱尘俗。”

“相国已过六旬,当少喝酒,多饮茶,洗涤灵魂才是!”

董卓哼了哼,道:“你是在讥笑老夫的灵魂脏?”

“不敢,似你我这般的地位,又有谁有资格嘲笑谁呢?”

董卓听到这,满意的哈哈大笑。

“德然,你知道老夫最喜欢你的一点是什么?”

“相国请言?”

“就喜欢你这股不作假的劲!比那些自我标榜,沽名钓誉之徒,要强上太多!”

刘俭笑呵呵的放下茶盏,道:“既然相国喜欢我这股实在劲,那刘俭也就不跟相国弄虚作假了,咱们谈点真格的吧。”

“好!老夫洗耳恭听,老夫想看看你,要问老夫要些什么!”

刘俭言道:“司州之战打到这个份上,只要我想,早晚都能将雒阳五郡掌控在手里,便是相国你,也未必能拦得住,是也不是?”

董卓听到这,面色随即变的阴沉。

“你什么意思?”

“相国放心,司州是朝廷的,这刘俭说过,我此番前来,只为替朝廷驱逐叛逆,绝无染指司州之意!”

董卓听明白了刘俭的话外之音,道:“那让你刘德然想染指的地方,又在何处?”

刘俭拱手道:“并州边郡之地,常年战祸,无人善守,境内匈奴不服管教,外有异族常年袭扰,刘俭想替朝廷分忧。”

董卓皱起了眉头:“并州?”

“对。”

“呵呵,哈哈,哈哈哈……冀、青、并、幽,四州之地你全想占有,你要当那四州之主?全河北的霸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8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