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三十一章 贾诩的专业领域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相比于荀攸,马日磾,刘表更好拉拢了。

不管怎么说,刘俭和刘表都算是皇亲宗室。

就算是董卓当年对刘表有提携之恩,但是在内心真正的感觉上,刘表还是倾向于汉室的。

姓刘的才是他自家人。

刘俭所做的事情,刘表也知道,特别是刘俭在青州大兴书业以及他兴学的举动,令刘表深为敬佩。

在刘表的心中,支持刘俭,远比支持董卓还有那些尸位素餐之辈要强的多。

就这样,在荀爽死后,一个由刘俭作为主导的朝中政治势力开始组成,而这个势力包括了大儒,名家,古文经清流,以及汉室宗亲。

至此,除了董卓的西凉武人集团,杨彪王允等人为首的贵族公卿集团之外的第三大朝堂势力的雏形终于出现了。

偏偏还是董卓准备着手对西凉进行大举征伐的时候,朝堂内,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紧盯着西凉和西域,反倒是对内部有所疏漏。

……

……

很快,张既以及董昭的信使飞快的向着邺城的方向而去。

刘俭得到了张既与董昭的回复后,很是高兴。

“朝堂之中,能够代表我发声的势力雏形初建,真乃是大庆之事,今后在陛下面前,很多事情就不会被动了,也不用什么事都依赖董卓了。”

贾诩在一旁小心的提醒刘俭:“主公,虽然有荀攸,马日磾,刘表等人愿意与主公联合,但是这些人目前还并不都是在主公的掌控之中,主公切莫大意了才是。”

刘俭哈哈大笑,道:“文和放心,此事吾心中有数……其实,我打从心里,也没有打算彻底掌控他们,至少在我进入长安之前,我是不会彻底掌控他们的。”

“与其说是掌控他们,倒不如说是先与他们联合,授予他们足够的好处,让他们与其身后家族与我河北深刻绑定,如此,不需要我掌控他们,随着时间日久,他们逐步就会自愿投入我河北集团之下!”

贾诩捋着须子,叹道:“事情虽然一眼就能看透,但主公却偏偏能够从这般角度来思虑诸事,授人以渔,实在是让诩佩服!”

刘俭慢悠悠地道:“刘表之志在兴学,马日磾之难在财货,荀攸之望在家族……只要分别对症下药,朝堂之中的这支新势力,旁人就算想从刘某手中撬也撬不走。”

贾诩一个劲地点头:“主公高见!主公高见!”

“文和,你也莫要一个劲的捧我,我左思右想,却是还有一件事,非得落在你的头上。”

刘俭的语气很是随和,不过不知为何,贾诩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隐隐之中,他最担心的事,似乎是就要发生了。

“大将军府成立,诸人皆有升迁,唯有你,还只是在我署中任军师祭酒,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果然……

贾诩连忙起身,拱手道:“主公,老朽才德鄙陋,恐难当大任……”

“没说让伱担大任,你莫要着急。”

刘俭挥了挥手,让贾诩坐下:“我知道,你的志向,其实就是躲在我之身后,为我出谋划策,不参与执政行军,这些我都了解,而且我当初也曾答应过你,这些事情不会让你沾手,你且莫急,听我细说。”

贾诩又慢悠悠地坐了下来。

随后,就听刘俭道:“中山国相到任,我这边需要一个人就任两千石的中山国相……你的长子贾穆,这些年来在地方执政清廉,政绩卓著,勤勉为政,是可造之才,我想使贾穆就任中山国相,你看如何?”

贾诩先是愣了愣,接着便见他站起身,冲着刘俭拜道:“主公对我父子的厚恩,老朽此生此世,恐无以为报!”

刘俭挥了挥手,道:“文和何必过谦呢?其实你能帮我的事情,有很多……比如……”

贾诩的右眼皮跳了跳。

“比如,帮我执掌校事府。”

贾诩愣了好一会之后,下意识的就想出言拒绝。

不过,当他抬起头之后,迎上的,是刘俭异常肯定的目光……或者说,是不容置疑的目光。

刘俭的这个表情,贾诩熟悉,他知道这是刘俭不容拒绝的表示。

其实从当初郭嘉被刘俭一顿侧面教育,并委任成并州刺史之后,贾诩就知道,刘俭早晚也不会放过自己的。

自家的这位大将军,对于英杰俊才,最是擅于使用,擅于收心,人尽其才。

贾诩自己也明白,自己现在虽然也给刘俭干事,但整体来说,还是处于一个“混”的阶段。

看起来,刘俭是不太想让他继续当混子了。

贾诩冲着刘俭拱手道“校事府,乃是主公刚刚成立不久的府署,专职司章情报诸事……只是……只是……”

“只是,情报方面的事,已经由国渊负责了,所以你想说,校事府所负责诸事,到底为何?”

贾诩点头道:“是。”

“还用我说么?以你贾文和之智,想来也不会猜不到吧。”

贾诩很是老实的说道:“能猜到,”

刘俭认真地道:“文和,其实我想在一众手下中寻找可以协助我管理校事府的人,但思来想去,这样的府署,不论是何人也带不好的,也管理不好,唯有你方能担此重任!”

这话若是换在别人身上,一定会对刘俭感激涕零,但贾诩却并不这么想。

校事府……摆明了就是一个不干好事的地方,刘俭说只有他贾诩能够执掌校事府,那不就是说明,他贾诩是个坏种吗?

多打人脸?

但即使如此,贾诩也明白,他必须得接下这个职务。

跟了刘俭几年,贾诩也大概明白刘俭的底线在哪了。

刘俭对贾诩和他的家人很好,甚至于这一次还把贾穆捧成了两千石,这是给贾家子孙的前程一个担保。

当然,以刘大将军的行事风格,有些事他自然是希望有来有往的。

他可以对贾家人好,但贾诩自然也要对刘俭有所回报才是。

哪有只让一方面光付出的?

而退一万步讲,这个校事府所行之事,代表的都是刘俭最阴暗的一面。

所以,统领校事府的人,一定得是有这方面能力,同时也得是没有野心,嘴巴还得严,同时还是不会轻易被外人或是河北本地人掌控的人。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不擅也不喜拉帮结伙。

按照道理而说,这样的人几乎没有。

或者说,整个河北,除了贾诩,这样的人真的是没有。

“主公的想法和顾虑,老朽明白了,老朽也不是疏于事务之人,只要主公信得过老朽,老朽愿意将主公好好管理校事府,为主公分忧。”

刘俭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文和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站出来,不推艰难,实在是令我感动。我也知道你的年纪大了一些,很多事是力不从心……文和放心,你好好协助我管理校士,把校士府的职能发挥到极致。”

“待数年之后,我找到了能替换你的人,就不会让你再继续受此劳苦了。”

“多谢主公,末吏一定尽心竭力,帮主公治理好校士府。”

刘俭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道:“对了,文和,你接管校事府之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校士往徐州方面辅助玄德兄,处理一些他在徐州不方便直接出手处理的事情。”

刘俭话中的深意,贾诩自然之明白。

“主公放心,主公交代给某之事,某定办妥。”

刘俭又道:“另外,还要想办法给玄德兄在徐州造一些声势,玄德前段时间已经将徐州所发生的事情汇报回来了。”

“别的不说,光是他跟袁术这两路兵马,一个去了徐州是主动去见陶谦,欲替其分忧,一个到了徐州,是直接去找曹操交战,只凭这一件事,玄德兄在徐州的声望就理应超出袁术甚多。”

贾诩何等机智,他明白这是刘俭要求他一边替刘备在徐州铲除那些不利于刘备的隐患,一边想办法替刘备在徐州造势,提高刘备在徐州的影响力。

虽然不愿意做,咱不得不说,刘俭确实给贾诩找了一件他最擅长的事情。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0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