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八十一章 贾诩之计谋与退路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牛辅此刻正在与贾诩争吵。与其说是争吵,倒不如说是贾诩正在问责于他。

“将军,不是说了,要观察,观察的吗?我这回司隶督办粮草方才几日,你就开始兴兵攻伐刘俭了?折了人马不说,如今与刘俭之间的关系,更是无法缓和,回头相国怪罪下来,又当如何是好?”牛辅颇不耐烦地道:“有什么?反正早晚都是要打的!相国明令吩咐,让本将取那刘俭的首级,难道本将还能违背相国之令不成?”贾诩只是一脸漠然的盯着牛辅,他的眼神之中,有着让人无法回避的睿智。

“你、你看什么?”牛辅被贾诩盯的有点心虚。贾诩长叹口气,道:“将军,相国当真是要那刘俭的脑袋吗?”

“当,当然了!”牛辅依旧在嘴硬。贾诩望向牛辅的眼神中,多出了几分玩味。

“将军,诩在军中虽然地位不高,但好歹也是一名都尉,给相国,还有诸位将校们直写书信的身份还是有的。”

“难道,将军真想让贾诩回去,写一封书信送于相国,从相国那了解个中事宜?”牛辅脸上的肌肉有些抽动。

贾诩这个人平日里很是听话的。怎么到了这个时刻,怎么反倒是要跟自己对着干?

这不是他的性格啊!牛辅并不了解贾诩,贾诩平日里很听话,那是因为牛辅在平日里能够提供给贾诩应有的庇护。

同时贾诩有很多事需要牛辅出头,利用牛辅当做代言人来辅佐董卓。但这不代表,当牛辅的行为,威胁到贾诩生存的时候,贾诩就会忍气吞声。

贾诩这个人平日里少言少语,待人谦和,什么事也不争,任谁与此人接触的时间长了,都会说他性格好。

而且他非常懂的退让,一些权啊,利啊什么的,贾诩从来都是不争不抢,吃了亏一般也都是往肚子里咽,不与人争执。

但这不代表他的脾气就是真好,毕竟贾诩也是一个凉州出身之人。就算是士族,他也是自幼生长在凉州边塞之地!

贾诩有一个底线,只要在这个底线之内,他什么事都能忍你,可你一旦碰触了他的这个底线,那他可就不干了。

这个底线,就是不能让他丧失安全感!他不允许任何人将危机摆在离他太近的地方。

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你跟贾诩之间,一切都好商量。牛辅这一次,就是越界了。

而且他越的还挺出格。一听贾诩要给董卓写信询问,牛辅顿时有些慌张了。

他急忙站起身,冲着贾诩道:“文和莫急,此等小事,又何必惊扰相国?”贾诩似有些无奈:“两军阵前,生死攸关,焉有小事?”

“呵,呵呵,呵呵呵……”听贾诩这般说,牛辅只是呵呵的干笑。牛辅这点着实让贾诩无奈,强势的时候极为强势,可一旦自己理亏了,也不跟你硬犟,但他也不会承认错误,反正就是和稀泥式的跟你混过去完事。

“文和,你我是何等关系?何必如此?哈哈哈,我岳丈也不容易,你说他在中原与袁家和袁家的那群狗交战,若还是用咱们这些小事去烦他,岂不是显得你我太过无能!”

“刘俭不同其他诸侯,此人用兵之能不在相国之下!将军为何非要违背相国之意,强行与刘俭交锋?”贾诩很是不解地问道。

牛辅在帅帐中转了两圈,脸上突然露出了难以言喻的煞气。

“文和,你不知道!我当初曾率兵追刘俭,那张飞当着两军将士的面,将我掷于马下,使我颜面无存!至今在诸将之中,我还被因此事被沦为笑柄!多少人都说我是相国之婿,方才坐到了今日这个位置上!”贾诩并不能理解到牛辅心中的痛处,相反,他还是犹如看一只怪物一样的看着牛辅。

这事有什么可生气的?说你是因为相国女婿才坐到今天这个位置上……这事,也没什么毛病啊?

这个位置不让自家女婿来任,难道要让给别人家女婿?这年头,哪个家族不是任人唯亲?

以血脉论事?牛辅看出贾诩脸上的不解表情,遂道:“我不是说,以相国之女婿任中郎将有什么不对,我是说……他们皆以为我只是依着相国才能当这个中郎将,却不认可我的能力!”贾诩挑了挑眉毛。

ъ人家说的……还是没什么毛病呀,你确实没太大的能力,这不明摆着的吗?

望着牛辅一脸不忿的神色,贾诩暗叹口气。这人啊,最忌讳的,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就好比牛辅。你要说他一点本事没有,那是冤枉他了。但问题是,他的本事扛不起他的志气。

他确实是有几分本事,但偏偏眼高于顶,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把因为出身,家族而赋予到他身上的东西,当成了是他靠他自己的本事争取来的。

这样的人,是最没救的!还不如那些真正的庸碌之辈呢!至少,真正的庸人,多数还是知道自己是废物的!

贾诩深吸口气,道:“将军因为张飞在两军阵前,侮辱于你,因为愤懑?”

“正是,此仇不报,枉为人!”贾诩言道:“可将军想没想过,张飞凭什么能够在两军阵前,侮辱的了你?”牛辅闻言,毫无反应。

“因为他确实是有本事,有勇力的!他若无真本事,他又岂能动将军分毫?将军啊,其实您应该感觉庆幸的,将军上一次与张飞交锋,对方没有杀心,所以将军你可以活着回来,若是他有心杀你,那将军你……”

“够了!”牛辅出言打断了贾诩之言:“本将绝不弱于张飞!这一次会战,本将誓要斩杀张飞,以血吾恨!”

“文和,此事你必须帮我!”

“放心,日后相国问罪下来,擅自出兵之责,全由我一力承担,与你无忧!你只管帮我设计,对付刘俭!”贾诩心中暗叹。

这根本不是罪责不罪责的问题,这是万一出了事情,将我陷落于阵前该怎么办?

明知敌强,而还强与敌交锋,谁敢保证我的性命不会受到损伤?贾诩听到这的时候,慨然长叹。

这个牛辅当真是不可救药!我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竟还这般固执!

论及军略布阵,非贾诩所长,不过他善于看人。且不论两军谁强谁弱,单冲牛辅这个心性心胸,他打赢刘俭的机会就非常渺茫。

只是一个瞬间,贾诩就在心中打定好了主意。牛辅想要违抗董卓的军令,与刘俭对抗,那就让他去对抗好了,人家是董卓的至亲,真出了事情,董卓也不会拿女婿怎么样,而自己一个外人,可别忘了自己的身份,跟着牛辅往里面掺和。

这场仗,不论是赢是输,对贾诩个人而言,都没有什么好处。不过,贾诩也不想因为此事而真的得罪了牛辅。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因为公事,回去得罪同僚的人,特别是这个人还是他的直属上官。

随后,便见贾诩突然站起身,双手环抱在额前,身体大幅度前倾,冲着牛辅施了一个大礼。

贾诩如此动作,让牛辅大为吃惊。他急忙伸手扶起贾诩,道:“文和为何如此?”

“将军,属下此时,并无完全把握,相助将军破敌,请将军杀我!”牛辅一听这话,顿时吓了一跳。

“文和为何这般说?”贾诩无奈道:“身为属官,不能出十全之策,助将军破敌,与死无异,与其日后为相国和将军问责,此番不妨请罪,也好留下个好声名,总比日后为将军嫉恨唾骂要好。”牛辅跟贾诩也不是认识一天两天了,他听贾诩这般说,心中顿时恍然大悟。

他大概明白贾诩的意思了。贾诩这个人的心性,他多少还是知道的。他想遵从董卓之命,不与刘俭正式交锋,但牛辅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那贾诩就打心底不想陪牛辅玩了。

不过,贾诩也不是那么不负责任的人。他愿意给牛辅出谋划策对付刘俭,但却不想把胜败的责任放在自己身上。

总之,贾诩弄这么一出的根本意思,就是:打仗的计谋我给你出,但是我不保证能赢,赢了输了功劳我不要,责任莪不背,你看你行不行?

行咱就玩,不行你杀了我也没别的招了。贾诩给牛辅划出了道道,那牛辅又会如何选择?

很明显,贾诩给他划的道道,还是非常符合牛辅目下所需的。他当即答应道:“文和一片赤诚之心,我已知晓,兵者,国之大事也!战场之势瞬息万变,岂能尽在文和一人掌控之中?你只管把你的计策说出来,我自行斟酌采纳,胜败与否,与你无干就是了!”

“还有,我若是兵临延津,往西南便是酸枣县,如今桥瑁和鲍信的残兵就驻扎在那里,虽然依照他们目前的兵力对我构不成威胁,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有劳文和率兵往西面后撤一百里!”

“一则,可帮我看护后方粮道,二则也是可以就近一些,监视酸枣县中贼子的动向。”贾诩听了这话,当即向牛辅拜谢。

其实,桥瑁和鲍信的联军,上一次差点让吕布和张辽等人打出屎来,现在哪里还敢轻易出兵?

他们躲在酸枣城,恨不能将城墙修筑成原先的两倍有余方才安心。牛辅这是给贾诩一个理由,让他离开自己的中军,到后方待着去。

如此,不论是胜是败,自己与刘俭之战就与贾诩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

其实牛辅心中挺瞧不上贾诩这个性格的。有功不立,有事就躲,小胆跟鸡崽子似的,出门如何好意思自称凉州出身不过这样的人,倒也是挺好的,至少不会跟自己抢功劳。

贾诩见牛辅答应将自己支往后方,这才安下心来。他对牛辅道:“将军,我军虽然野战无敌,但刘俭知己知彼,他屯兵于延津,扼守于渡口,进可攻退可守,若是我军被关东联军牵扯过甚,他还可以乘隙相攻,实乃妙招。”

“听闻刘俭军中,多有强弓硬弩,且步卒颇为精锐,将军若是强攻延津,定是伤亡不小,且还未必能胜,如此想要战胜刘俭,也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贾诩道:“断其粮。”牛辅闻言顿时一精神。不过他很快又萎靡了。

“河南河北,地域广大,且又一马平川,县城又多,处处皆乡里,刘俭从河北运粮的粮道,不下十几条,如何断之?”贾诩言道:“若是刘俭与袁绍联合,他的粮道或许会有很多选择,无法断之,”

“但是如今,他与关东诸侯并非一路,甚至与袁绍,还有间隙。”

“从河北往河南运粮,他无法过于迁延路线,若是经过的县城太多,刘俭也恐有所疏失,毕竟兖州之地,大多皆是袁绍的一众附庸所控,一旦袁绍下令在河南掐断刘俭的粮道,则刘俭三万兵马孤悬于外,旦夕覆灭!”牛辅听到这,顿时恍然大悟。

“文和高论!”贾诩道:“所以,刘俭眼下的粮道,还是很好推断的。”说罢,便见贾诩走到了帐内的舆图旁边,指了指上面的延津县道:“中原地域,县城甚多,刘俭为何偏偏要屯兵延津县固守?就是因为此处有延津渡口,且背靠黄河,可直接封死延津渡不为外人所扰也。”牛辅也非愚钝之人,听到这的时候,便已经大致明白了。

“他从黎阳渡,往延津渡……直接水上运粮?”贾诩道:“白马县的对岸,最近的渡口就是黎阳渡,这两地只是一河之隔,几乎近在咫尺,且不在一众牧守的领地范围,将军若要胜刘俭,只此一招尔。”

“但,还是那句话,此策未必能成,胜败之机,一半一半,毕竟刘俭是善用兵之人,将军在行此法之前,还要仔细打听情报,多番运筹才是。”牛辅恍然的点了点头:“一半的胜机,却也够了!请文和教我如何行兵,如何使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66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