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二章 袁家的梦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身为凉州人出身的董卓,一直以来他在表面上都非常具有欺骗性。

平日里见谁都是笑哈哈的,行事爽朗,不拘小节,大有豪侠风范。

在攻于心计的世家眼中,外表憨直的董卓就是个大傻子。

他年近六旬,历经沉浮,观其一生官海经历,实在是起落不定,就仕途而言,董卓很是不容易。

一个人在这样的年纪,按道理来说,不论是有什么雄心壮志,亦或是有什么狼子野心,都应该烟消云散了。

六十岁的年纪,在大汉朝来说虽不能称之为祥瑞,但绝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福气能活到这个年纪。

到了六十,完全就是有今天没明天的存在了。

特别是近些年来,董卓的表现让袁家人颇觉满意。

除了当年在响应中央,北上讨伐鲜卑一事上董卓有些自主性外,其余的时候在袁家人看来,董卓的所作所为都是一条极为听话的忠犬。

而且,当年北伐鲜卑之事,对于大汉朝来说确实是一个良机,对身为并州刺史的董卓而言,也是一个可以凭借军功翻身的契机,故而当时董卓虽然有些僭越之行,但在袁家人看来,倒也都是可以容忍的。

特别是,此刻与董卓差不多年纪的袁隗,完全自认为他能够掌控住董卓这个人。

做人啊,有时候真的不能太自大。

……

今日,袁隗就关于董卓的事情,召袁基前来商议。

“董卓书信,向老夫谏言,想要入京协助我袁家,谋取京畿禁军之权,此事在你看来如何?”

袁基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凭心而论,现在的他觉得袁家在朝堂之中所谋取的权柄,实则已经够多的了。

虽然尚未掌握雒阳全部的军权,但西园八校中很多人是袁基的手下。

何进如今也是袁家的盟友,他虽是大将军,但也算是为袁家所制衡,很多事还要看袁家的脸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袁基觉得比起刘宏在世的时候,袁家所获取的利益已经足够多了。

真的需要继续冒进吗?

眼下董卓主动请缨进京相辅,在袁基看来却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的。

“叔父。”

“嗯?”

袁基尊敬的道:“叔父,依照侄儿看来,如今蹇硕已亡,西园八校的禁军皆归何进一人统领,当此时节,实在无需着董卓进京,此举恐多生支节,董卓在凉州手握重兵,但却需要我等在朝中供应其粮秣,不然其重兵在外皆为死局……可一旦来了京城?咱们有无能力制住此人?”

袁隗摇了摇头,道:“士纪多心了,董卓不过一凉州犬尔,纵然是来了京城,难道还嫩掀起什么风浪?”

“如今党锢已解,天下名士多有被各府征辟为官者,关东士族再次兴旺于朝廷,似董卓这等关西犬狼之徒,对我等而言,也只有甘为附翼一条路……哈哈,老夫实在是想不出,董卓若是进京来抢权执政,那对于天下士族来说,将是何等可笑之事,怕是他在朝堂之上,都未必能超过三日。”

“士纪,董卓已经六十了,不过是想给自己和后代寻个好归宿,故而在老夫这奋勇建功,不过如此而已,你无需多心。”

袁基叹了口气,其实他也明白这个道理。

以董卓的身份,他来朝堂中抢权,这事听着跟乌桓人和匈奴人来雒阳吵着嚷着当三公一样,是极度的好笑,压根就不现实。

但不知为什么,袁基心中总是隐隐有几分不安。

“叔父,其实目下,蹇硕已亡,京中诸军皆为何进所掌,何进与宦官势不两立,等同于为我们所控制,这对我我袁家来说,实在是大好局面,何必多此一举让董卓进京呢?”

袁隗摇了摇头,道:“你啊,还是稚嫩!”

“蹇硕一死,何进掌兵,任他与宦官之间的关系再是恶劣又能如何?他却始终是姓何不姓袁!在身份上,他永远还是天子的舅父,太后的亲兄!”

“眼下他与张让,赵忠等人势同水火,但这不代表,除掉了十常侍之后,姓何的依旧愿意听命于我袁家,咱们利用何进掌兵,伱道何进就不是在利用咱们控制朝廷之势?”

“朝堂之上,没有完全的制衡,也不曾存在永久之利!你以为何进会甘心永远为我袁家所钳制?”

“自党锢解除之后,何进以大将军府的名义,征辟海内名儒三十余人入府,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跨过我们袁家和朝堂诸卿,直接向党人伸手,募为己用,其心思可知!”

“天子现在年纪是小,不曾参与朝堂诸事,但你要知道,天子终归是有一天是会长大的,而且他还是先帝的儿子,若此子类父,善阴谋权衡之术,一旦他长大亲政与其舅父联合,重新行之以先帝旧时之策,那这朝中的大好局面,是否依旧会向着我等,可就不好说了!”

袁基闻言,沉默不语。

袁隗叹道:“如今蹇硕刚死,张让和赵忠等人自危与何进势不两立,而何进为了博取关东士族的好感,也是欲致十常侍于死地,当此时节,我等召董卓入京,用其为何进的臂助,何进必会应允,毕竟他好歹也是大将军,董卓在名义上也是受其掌控,为他平添势力气势,他也是高兴还来不及的。”

袁基叹道:“蹇硕已死,西园禁军尽在何进手中,他又如何会同意此事?”

袁隗笑道:“我们可以跟何进说,在这关键时节,凉州狗入京为主人挡刀,实在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太后也是一个看的长远的女人,她跟先帝夫妻多年,自然是不想看着这些昔日为先帝爪牙的宦官,就这样被他兄长处理了的,故而何太后一直在力保十常侍。”

“依老夫看,太后是想等陛下长大一些,让陛下仿孝先帝,继续用十常侍为爪牙,来控制朝堂,巩固皇权,然老夫岂能遂了她一妇人之愿?”

袁基点头道:“明白了,叔父之意,是觉得何进与太后乃是兄妹,更兼十常侍藏身于宫中,何进纵然总领军权,但顾念兄妹之谊,兼顾忌自己的大将军身份,不好擅自动用京中的禁军冲进宫中捉拿十常侍,所以向他推荐董卓来行此事……”

袁隗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士纪你总算看明白了。”

“事情不到最后一步,谁也不愿意兴兵入宫逼宫剿杀宦官,此等举动,实乃无父无君之举!恐落千载骂名,何进不愿意做,你看看满朝公卿,哪个愿意做了?”

“所以嘛,让董卓来做这件事,对何进来说最好!凉州之狗,要什么名声?”

“调董卓入京,先让他兴兵入宫,处置了十常侍,如此何进必然满意,”

“但之后,老夫却可以让董卓常驻京师,以为臂助,助我卸了何进之兵权!这京中禁军和西园八校的禁军兵力,皆可让我等心腹之人掌控,至于这所谓的大将军,以后也就不需要了。”

袁基在心中暗叹,深感袁隗的老谋深算之利!

毕竟,在这个当口,提出将董卓调入京中,表面上看是符合何进之利,实则却是袁家暗中想卸掉何进的军权之举。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不过,自打袁绍和袁术外派任牧之后,袁家的一众二代人杰,也相继被袁基调出京师,下派往地方任两千石的太守和国相。

如今雒阳城中,袁家臂助虽多,但姓袁的人却没有几个了。

不知为何,袁基总觉得心中没底。

沉默良久,方听袁基缓缓开口道:“叔父,你觉得那董卓可信吗?叔父当真了解他?”

袁隗哈哈大笑:“老夫用了他十多年,对他再是了解不过,放心,董卓乃是仰仗老夫鼻息所活之人,绝无差错。”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2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