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为了朋友,当收养袁宠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袁基摸了摸自家儿子的头,叹道:“此子是我的独子,也是德然之义子,我昔日曾与德然有过君子之约,若有朝一日,袁某有祸事,德然当代我照顾宠儿,此乃我二人之约,你身为德然的属吏,自当相助才是。”

说罢,袁家对着袁宠道:“去向这位沮先生行礼。”

袁宠的年纪虽然很小,但家教非常的好,他急忙迈步上前,对着沮授长长的作揖施礼,对沮授道:“袁宠拜见先生。”

虽然他说话依旧是奶声奶气的,但却多少已经有了礼仪之家公子的雏形,可见其所受教育之优。

沮授向着袁宠还了一礼,随后道:“司徒之所思所想,沮某很是理解,只是沮某只身前来雒阳,此时若再带着一个孩子出城,恐也未必能够成功。”

“毕竟西凉军士既然是奉命驻守雒阳诸门,必是严查看管,我纵是刘使君的使者,也必当受其等盘查。”

袁基听到这的时候,顿时沉默了。

是啊,他心中虽然已经打定了主意确实想将孩子托付给刘俭,但若是想让沮授一个人这么将孩子给运出雒阳,仔细想想,似乎是有些困难。

但袁基对此事还是颇不甘心,他问沮授道:“沮先生,当真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

沮授向着袁基施礼,道:“请袁公容某三思。”

说罢,便皱眉思考起来。

袁基不催促他,任凭着沮授仔细筹谋此事。

少时,方听沮授缓缓出言道:“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不知袁公肯还是不肯?”

袁基忙道:“你且细细说来。”

…………

…………

次日,沮授便出了雒阳,快马加鞭的向着刘俭的兵马之所在快速行进。

自从沮授去了雒阳之后,刘俭行军的速度也变的很慢,青州那边的事可以缓一缓,但雒阳方面有关于自己的事情,则一定是要处置清楚的。

很快,沮授便赶到了刘俭的军中,向他转达了袁基的请求。

听了沮授的转达之后,刘俭的心情也变的颇不好受。

不管现如今,他与袁基的战略位置如何,也不管他和袁基在政治立场上现在是否有冲突,但毫无疑问的是,袁基都是他的好朋友,很好的那种至交。

虽然当初收袁宠当义子确实有玩笑之嫌,但事到如今,袁基既然向自己开了口,那刘俭就不能拒绝他。

不是为了什么名声,也不是为了什么利益,仅仅只是为了这一份真挚的情谊。

男人活在世上,不能只看利禄功名,虽然那对男人也很重要,但是当朋友真的有天大的要事要托付给你的时候,你就不能不帮这个忙。

黑暗的一面要有,但光明的浪漫也要有。

刘俭在帅帐中来回走着,道:“袁士纪与我相交一场,我如今救不了他本人,但保全他的后代,也在情理之中,只是雒阳城如今封禁,城中到处都是探子,位高权重者皆不能出城,我又有什么办法,能够将袁家侄儿带出来呢?”

沮授向刘俭谏言道:“使君不必过于担心,我在雒阳中时倒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只要袁公那边愿意配合,就不是难事。”

“哦?”刘俭闻言精神顿时一震,当即请教道:“公与有何高见?还请直言。”

沮授言道:“眼下董卓已经成了相国,囚禁诸朝臣,掌控雒阳,只剩下最后一个眼中钉肉中刺,也就是张懿,我料董卓近期必要与张懿交战,张懿的势力虽不及董卓,但并州刺史部毕竟都是精兵猛将,西凉军也未必能一下子就拿的下他,使君可派人前往雒阳,请董卓谏言陛下下旨,言张懿谋反,”

“然后调使君率兵突然回转,与董卓共同夹击张懿,且不论是否可以破张懿,只要乘着这个当口回军,则董卓必然对使君感恩,届时我作为使者再往雒阳,乘着西凉军与并州军交锋之时,董卓等人的注意力不在公卿身上,我或许有办法带出袁家小公子。”

刘俭仔细地考虑了一下沮授的谏言,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可行办法。

“不过张懿毕竟是袁家故吏,我奉天子之令回兵攻之,于大义无碍,就得看袁家是怎么看待这事了。”

沮授言道:“此事我在雒阳时,也曾与袁公谈过,如今的袁公行动受制,只想一心送孩子出城,只要能够将袁家小公子安全的交付给了使君,便是牺牲了张懿这颗棋子,袁公也认了!”

“唉……”

刘俭闻言,不由苦涩一笑,没有说话。

为了自家孩儿的性命,牺牲掉张懿这颗棋子,对于袁基而言倒是无可厚非。

但人家张懿毕竟是冒着违天下之大不韪率兵远来听袁家吩咐的。

说放弃就放弃……

这就是衣冠巨室高门望族的处事之道么?

罢了,这些都不是刘俭应该想的事情。

他看向沮授,道:“既然如此,还得劳烦公与再次回返雒阳,与个中行事了。”

沮授忙道:“喏!”

一旁的张飞撇了撇嘴:“那袁基也不是没有自家兄弟,为何非要将孩子托付给俺家兄长?”

刘俭和沮授,刘备,审配等人皆苦笑不语。

事到如今,他们心中已经明白,袁基或是袁隗并非指使丁原的人。

那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还能指挥丁原兴兵讨伐自己的人,又能是谁呢?

不言而喻。

……

……

果然不出所有人的预料,董卓很快就与并州刺史部的张懿发生了直接冲突。

张懿本身就是受到了袁氏安排,来京城外屯兵与董卓做对的,而丁原死后,在董卓眼中已经成了孤军的张懿,自然也要收拾。

这是一场必然会发动的战役。

于是,双方寻了一个很小的理由,便开始交锋。

当然,在大义上,董卓肯定是比张懿站得住脚的,身为天子亲自敕封的理政相国,他现在想说谁是反贼,就可以将谁直接定性为反叛之贼。

就算是朝中的公卿们不认可,但在绝对的道义掌控面前,也是无奈。

毕竟,现在的董卓,手握最有利的舆论利器!

但,董卓唯独算错了一件事。

他本以为凭借西凉军的精兵猛将,拿捏并州军绝对是不在话下。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并州军的战力居然异常之高。

他派遣胡轸和牛辅率领本部西凉军去攻打并州军,却被并州军连续击溃两阵,甚至还折损了几名西凉司马。

而率领并州军与西凉兵正面对抗的人,就是张懿手下的武猛从事吕布。

而这些年来,随着吕布被张懿提拔,尚有宋宪,魏续,侯成,郝萌,成廉,魏越等猛士,虽然不及吕布,却也都是常年在并州边郡与鲜卑以及反叛的匈奴常年作战的人物。

其实以西凉军的战力,不可能是敌不过并州军的,特别是就数量上而言,西凉军的数量远远超过并州军,所以董卓并没有出动全军,而只是让胡轸和牛辅两部前往对敌。

但败就败在牛辅和胡轸轻敌了,他们并没有觉得张懿的并州军有什么厉害的地方。

也因此,勇猛的吕布,给他们两个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

并州军用他们的实力,让胡轸和牛辅知道了,什么叫做轻视敌人的代价。

胡轸和牛辅被吕布打的大败,只得是无奈的返回雒阳,向董卓请求增援。

本以为必胜的战事,却被这两个人打成这样,这让董卓非常的没面子,若不是他们跟自己关系太近,董卓非得弄死他们两个人不可。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刻,沮授再次来到了雒阳面见董卓,向对方提出了刘俭愿意派出一部分兵马返回雒阳,与董卓前后夹击张懿的计划。

当然,沮授要求董卓出一份召刘俭率兵讨贼的明确诏书,这样才能保证刘俭帮助董卓攻杀张懿的大义性。

得知刘俭尚未走的太远,并愿意帮他对付张懿,董卓非常高兴,自然而然就答应了沮授,并通过对方向刘俭表示感谢。

虽然他相信西凉军依旧是可以战胜并州军,但依照并州军如今的战力而言,怕是会受到不小的损失。

让刘俭派一部分兵将与自己夹击张懿的兵马,可以降损失降低到最低。

此时的刘俭未走远,但大多数人都觉得他不会再回来,所以张懿一定会对后方疏于防范。

如此就等于是必胜之局了。

另外,沮授还向董卓提出了一个请求,就是刘俭的家人在雒阳走的匆忙,留下了不少家私,他希望能够替刘俭将家中私产运出雒阳。

董卓得了刘俭的好处,这点小事自然是不会反对。

况且刘府的东西,本来就是他自己的,这人情实在是顺水推舟。

就在董卓这边开始准备第二轮对并州军的进攻时,他的手下李肃又向董卓谏言,想要替董卓说服吕布归顺。

届时,就可以内外夹击,一阵而胜。

董卓听到这里之后,大喜过望。

昔日他也曾在北伐鲜卑之战中见过吕布,对其人印象深刻。

说起来,董卓和吕布也算是有些交情的。

如今此人位居并州军武猛从事,若是通过收服他,再一举兼并张懿的并州刺史部,那自己的军力就可以更上一层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1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