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四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卢植听从了刘俭的意见,没有给袁绍回信,将袁绍给晾在了那里。

不过卢植没有回信,似乎并没有出乎袁绍的预料之外。

他从一开始也没有指望卢植能够给予他回复。

自打到了荆州以来,袁绍就在大量的招兵买马,扩充兵力,同时联合荆州,豫州两州的世家大族,尽最大力量的整个荆州望族势力资源。

刘俭在河北的兵马增长不快,不是因为刘俭没有能力征调更多的兵将,而是他的兵马皆是他自己征调的,全部都听从他一个人的命令,属于他的嫡系人马,不让任何人插手。

而袁绍则选择了速成法。

袁绍的兵马增长的很快,不过这些兵马并非都是他的直属兵马,这些兵马的人员大多属于荆、豫两州的望族高门,袁绍虽然是荆州军最高的统帅,但是荆州本土望族的人物在军中的权限也非常之高,他们分别统帅着各自的人马,各自为政。

特别是荆州的望族蔡氏,蒯氏,马氏,黄氏,庞氏,逄氏,许氏,阴氏,邓氏等大族,他们给予袁绍的支持很大,不论是人才,人口,钱粮,各家都冲着汝南袁氏之名,可谓趋之若鹜,而袁绍回馈给他们的,则是比之原先在地方更大的权力。

历史上,来荆州任刺史的人,乃是山阳郡的刘表,刘表虽也是党锢名士,但论及家族背景、威望还有其在士林中的领导力,他与汝南袁氏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故而刘表来到荆州初期,其所得到的支持是相对有限的,虽然刘表本人极有才干,但在对地方望族以及豪右的粘合力而言,他跟袁绍完全没法比。

故而袁绍在荆州,能够形成一股代表着望族高门的政治力量,比历史上的刘表更为强劲。

当然,这种看似强大的力量背后,也存在隐患,那就是他手下的望族中人,不论是在军在政治上,权限实在是高的吓人。

至少在冀州的望族,所拥有的权限跟袁绍肯定是没法比的。

……

宛城,牧署议事厅中,袁绍正在和一位高士对弈。

这個人,乃是从颍川来到袁绍帐下的人杰,颍川郭氏的郭图。

颍川郭氏与汝南袁氏素来交好,双方皆属汝颍系中,三代之中彼此利益交换无数。

袁绍不是傻瓜,相反的,他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

他如今占据荆州,为了在短时间内使势力腾飞,与荆州本地大族合作颇多。

但袁绍心中也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弊端就是致使荆州诸族一时间在他的手下势力太大,不好控制,容易生变。

作为一个合格的首领,这种事情短时间内他是可以容忍的,但时间长了的话,那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在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逐步收拢安定之后,袁绍将目光移向了他的老家,也是他汝南袁氏的基本盘所在——汝颍之地!

今番,颍川郡郭氏中的俊杰人物郭图,就是受了袁绍的征辟,而来到了宛城,成为了袁绍的左膀右臂。

……

袁绍缓缓地落下手中的黑子,然后笑着看向郭图:“公则,局势已然明朗,这盘,是你输了。”

郭图手握白子,看了老半天,长叹口气无奈道:“使君此一招甚妙,我输了!”

袁绍哈哈大笑,将棋子投掷于棋盘之上,道:“卢植老儿不听吾言,不参与讨董之事,这是铁了心的想与刘俭捆绑在一条船上!真是一颗不听话的棋子!”

郭图叹道:“卢子干海内名望,若是有他参与讨董,则关东北地的古文经士族领袖,当可群起而应之,如今他不参与,失了古文经士族之势,倒是有些可惜了。”

袁绍不屑地道:“也没什么可惜的,此事某早有预料,那老东西在河北与刘德然相辅相成,彼此勾结……袁某写给他的书信石沉沧海,不用说,定是那刘俭教他的!”

郭图道:“那刘德然先是将陈留王和陛下废后留于邺城,又大力扶持各路诸侯王开府,后在冀州大兴屯田,招庶族组建商会,桩桩件件,皆在巩固刘氏皇权,其志不小也。”

袁绍缓缓的站起身,道:“他在冀州的那些事,袁某心中知晓,不过这对袁某而言,却是好事一件。”

郭图急忙道:“公何出此言?”

“不论是屯田,还是河北商贸协会,刘俭所为之事,所伤者,皆何人?”

郭图细细一思,道:“衣冠巨室,天下望族!”

“不错!刘德然身为宗亲,为巩固刘氏皇权,所作所为皆是在蚕食望族之利,虽可一时得利,却是将望族推向了袁某的这一边,他在冀州将衣冠巨室之门压的越狠,则南方的门阀对他的恐惧越深,时间一场,望族阀阅之人杰,便会聚集在袁某麾下!”

说罢,袁绍看向郭图,笑道:“公则觉得,袁某所言是否有理?”

郭图细细思量片刻,拱手言道:“使君所言正是!”

“卢子干想跟着姓刘的一条道走到黑,那就让他自去与刘俭捆绑而亡,袁某借着这次讨董之机,举大义,集天下义士!得四方望族前来投效,待大功得成,大势得成之际,袁某便是天下英杰之共主,谅他区区一个刘俭,袁某还治不了他?”

郭图一脸谄媚的称赞道:“使君高瞻远瞩,腹有良谋,能想旁人所不能想,图甚敬之!”

袁绍哈哈大笑,显得志得意满。

“听闻董卓老贼,任用了韩馥,孔伷,张邈,王芬等名士,并皆派往地方为太守刺史,妄图收拢诸士之心,一个凉州蛮子,也想结好关东诸士,简直痴心妄想!”

“殊不知,他下派往地方的这些高门名士,皆对他甚是嫉恨!将他们派往地方主政,这对袁某而言,无异为如虎添翼也!回头,袁某就用他任用的人,去狠狠的收拾董卓老儿!袁某要让他知晓什么叫四面楚歌!”

说罢,便听袁绍哈哈大笑。

郭图的马屁声不断:“使君英明,谅区区凉州虎狼,又如何能是使君之敌手?”

袁绍突然想起一事:“公则,我如今要全面筹谋讨伐董卓之大计,汝颍那边的诸家才俊,还需烦劳你去替我说上一说!”

郭图明白袁绍这是什么意思。

荆州本土的望族,似蔡,蒯,黄,邓等家族,皆被袁绍重用,如今在荆州可谓是权势熏天,各家势力也遍布于荆州军中。

所以,袁绍继续在袁家的基本盘中,吸引一批汝颍系的家族来起麾下,帮助他制衡荆州本地的诸族。

如今,大汉朝第一人口大郡南阳郡,如今已经在袁绍的掌控之中。

袁绍的下一步,定然是打算谋取汝南郡!

这是大汉朝人口第二多的郡,人口逾二百万以上。

南阳郡和汝南郡,这两个郡的望族最多,愿意支持袁家的士族也最多,同时人口也是大汉朝最多的,加起来足足有四百五十余万。

青州,兖州,扬州这些地方,一州的人口也就在四百万多一点,青州甚至连四百万口都不到,南阳和汝南两个郡的人口,已经超越了大汉朝一州之地。

另外,郭图还知道,袁绍的铁杆兄弟们鲍信,曹操等人已经出走雒阳,前往中原,各自纠集人马,准备发展势力,响应袁绍。

有这些小弟们做马前卒,袁绍在北面的战略空间必然大增,如此他在整体实力上,就有了与董卓叫板的本钱。

别看他袁本初的兵马质量不及西凉军,但论及他们袁绍如今在南方的布局,袁绍完全可以站在高处,对着天下人指着鼻子告诉他们一声:

“从今天开始,大汉朝南方的半壁江山,姓袁了!”

每每想到这,郭图的心中就不由一阵激动。

他觉得他碰到了天下,最值得侍奉的英主!

……

……

“袁绍想借着讨董的事聚拢天下人心,那是不可能的,这是刘家的天下,不姓袁。”

南宫县的厅堂之中,刘俭义正严词的对着卢植说道。

但卢植对刘俭的自信并不支持,他活了几十年,袁家的势力,他心中非常清楚。

“德然,实话实说,董卓如今虽然是拥立天子,但诸州望族豪右,衣冠巨士皆视董卓如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生啖其肉,袁绍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也算是应了天下望族之心,说他不聚拢人心,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我不担心别的,就担心……”

刘俭道:“老师担心什么?”

“为师就是担心,就算是在冀州的诸族之中,也有一些人是心向袁氏的。”

卢植这话说的没错,在利益方面,袁绍代表的是天下望族,万千豪门。

袁家之所以在这个时代牛逼,就是因为他们是望族领袖,而袁家目前的利益与大汉朝万千的地方望族利益是相合的。

而眼下,代表皇族利益的刘俭,虽然在名义上是正统,但以实际利益而言,他的势力与天下望族的利益正相反。

地方望族与皇权之间的利益冲突,从光武皇帝刘秀建国起就已经存在了,这不是一句什么“汉室正统”就能遮掩的,也不是一句“我是皇权,你们就得听我的”这一句话,既能糊弄过去的。

每一个人活着,归根结底都是在为自己摄取资源而已,这是人的本性。

偏偏刘俭,还不想走历史上曹魏立国的那条道路,以牺牲主权的方式,向望族士族们妥协。

所以,随着时间的愈长,各地望族倾向袁绍的必然是愈多,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要从内部对袁氏进行破坏,至少先把他从天下楷模的道德制高点上拉下来!”

卢植闻言顿时愣住了,他没有想到刘俭会说出这样的话。

紧接着,卢植不由笑了,笑的很开心,很开怀的样子。

“老师笑什么?”

“老夫笑你啊,把事情想的太天真,这个天下楷模的名声,可不同于其他的称谓,不是几个士人互相标榜一下,就能够标榜出来的,”

“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能有这个称谓,非得是家族下了狠功,常年标榜各方联系,废了诸多的气力,诸多的钱财和资源,才能捧出这么一号人物来!”

“袁家当年为了让袁绍得以率领党人,几乎动用了全族的资源,哪是你小子说给他拉下来,就给他拉下来的,如今袁本初这天下楷模的声名如今已经在士人心中根深蒂固,你当如何做?”

刘俭跟卢植卖了个关子:“时机到了,学生自有办法,老师大可放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21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