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一十四章 子不类父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一转眼,又一年过去了,在兴平三年的年初,刘俭回到了邺城与家人见面。

这一次刘俭在外面的时间真的是太长了,几乎将近两年他都没有回邺城,家人们对他可谓是翘首以盼。

刘俭决定,这一次要留在邺城好好的待一段时间,陪一陪他的父母和妻儿。

刘周见了刘俭之后,老怀大慰,当天晚上非得拉着儿子喝上几爵。

胡氏见了儿子,更是连哭了好几场。

郑慈,卞玉儿,杜嫣还有蔡觅,见了夫君亦是心中欣喜万分。

另外,刘俭的几个孩子如今也已经长大了。

刘俭的嫡长子刘冀马上就要八岁了。

相比于好动贪玩的刘裕,刘冀更加喜静,郑慈请名士蒋极教导刘冀的蒙学,而刘冀的记忆力非常之好,读书虽不能说是过目不忘,却也是一点就通,且做事很稳,很扎实。

相比于自幼活泼好动,且常年长于战场征伐的刘俭,刘冀其实不是很像他,他在性格上相较于郑慈更多一些。

对于这件事,郑慈似乎有些忧虑……

……

……

与父亲刘周晚上一同喝了点酒,刘俭回到了郑慈的房间。

夫妻两个人长久不见,洗漱之后,一同躺在榻上互诉衷肠。

他们两个人聊了好久,从刘俭这两年时间从司隶到并州,又到河套,又到幽州港口的所见所闻,再到邺城如今的一片欣欣向荣……

刘俭和郑慈夫妻同心,不论是谈什么样的内容,不论是不是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他们都会认真倾听对方的话……

当然,如果非要比一个高下的话,郑慈迁就刘俭还是要比刘俭迁就郑慈多的多。

“夫人,孩子们这段时间好吗?”

刘俭将话题引到了孩子身上,就见郑慈的脸色突然黯淡了一下。

“孩子们都挺好的,特别是裕儿,身体愈发健硕,生性活泼好动,思绪敏捷,有豪勇之气,颇类父矣。”

刘俭看出了郑慈的表情变化,他从床榻上坐起身,伸手保住了郑慈,问道:“夫人似乎有心事?”

郑慈微笑道:“夫君如何能看出妾身有心事?”

“你我相识相知近十年,我若是连这点都看不出来,岂非枉为人夫?怎么了?可是家中有什么事不顺心?”

郑慈依靠在刘俭的怀里,沉默了好半晌后,方道:“家中一切安好,几位妹妹甚是贤良,并无烦心之事。”

“那就是关于冀儿了。”

郑慈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她的身体却微微颤抖了一下。

刘俭很是敏锐的捕捉到了。

“果然,现在在河北,能够令你愁眉不展、心中牵挂的,也唯有冀儿了……”

刘俭感慨而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郑慈这样贤惠的女子,牵挂自己的儿子,对儿子身上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上心,这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刘俭这次回来,看刘冀乐于读书,知书达理,小小年纪就懂事非常,而且对父母极为恭敬,按道理来说,这孩子应该不至于让郑慈有什么可操心担忧的吧?

谁家的父母,若是能够生了这么个孩子,只怕是高兴还来不及呢!

“夫人,冀儿他有何不妥之处?”刘俭耐心的询问郑慈。

郑慈似乎有些犹豫,支支吾吾的。

“夫人,我不明白,冀儿虽年仅七岁,却为人敦厚诚实,长于读书,性格宽宏,与夫人你甚是相似,这样的孩子,又有什么值得伱担忧的呢?”

郑慈轻叹口气,道:“冀儿这孩子,是仁义,是懂事,也聪慧善良……可是,可是……”

“可是,他太像我了。”

刘俭闻言皱起了眉头。

“像夫人你难道不是好事么?”

郑慈眨着眼睛,娇嫩的脸上似有不安之色:“夫君,难道你不希望香孩儿类父吗?”

刘俭闻言,顿时一愣。

接着便见他哈哈的笑了起来。

“夫人原来担忧的是这个,你放心,我非高祖,亦非孝武,子不类父于我而言,并无大碍!相反,他若是太像我了,反倒不是什么好事,我倒觉得,冀儿似夫人这个性格,我才最是喜欢呢!”

郑慈听了这话,脸上的不安之情似乎稍稍去了几分。

“夫君此言当真?”

“你我自打成亲到现在,我又何时骗过你了?”

郑慈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伸出玉臂,紧紧的抱住了刘俭……

稍后不久,郑慈在刘俭的怀中睡着了。

不过刘俭却没有睡,他瞪着大眼睛,看着床榻上的房梁,开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是后世穿越来的人,对于他来说,子不类父,倒也并不算是什么大事,孩子像母亲多一点,他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

但他能理解郑慈的心情。

子不类父,不讨父喜的事,且不用说别的朝代,单说汉代的高祖刘邦和汉武刘彻……

刘邦之子刘盈为人仁弱,刘邦以为他不像自己,而戚夫人所生子刘如意深得刘邦喜爱,并且刘如意酷肖刘邦,刘邦以其类己,故常欲易太子。

“仁恕温谨”的刘据,对刘彻的穷兵黩武屡屡进谏,刘彻认为刘据不像自己,父子亦有所隔阂。

郑慈出身书香门第,名士之家,不同于寻常女子,对于古今之事的通晓程度,自然要远胜于平常女子。

刘冀是自己的嫡长子,而自己的事业,如今越来越大,可谓是一方霸主。

不过,他也多少有些发现了,刘冀这孩子,确实像是郑慈多一些,喜静,喜文,为人彬彬有礼。

倒也不能说有什么不好,只是自己征战四方,就算是能够平定天下,给刘冀留下一个全是功臣名将的大盛之世,以他如此敦厚仁义的个性……可能压的住这一班老臣吗?

刘俭心中盘算……实在不行,等刘冀稍稍长大一些之后,就将他带在身边,由自己亲自教导他……

不过,自己毕竟不是科班老师出身,为人父母者,亲自施教于子,代以师职,似乎也不太妥当。

而且,刘冀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自己也没有完全摸透,只是看了个表面而已。

第二日,刘俭起床之后,将刘冀现在的老师蒙学老师,召到了自己的面前。

教刘冀蒙学者,乃是郑玄的弟子东莱黄县人蒋极。

论资排辈,刘俭也得叫他一声师兄。

此人四十多了,跟在郑玄身边多年,可以说是博古通今,让他教刘冀,说实话多少有点屈才,但蒋极似乎颇为愿意。

“蒋师兄,不知冀儿平日里,课业如何?”

蒋极很是认真道:“课业极佳,一教即懂,我欲今年便使其读《左氏春秋》。”

刘俭点了点头,道:“冀儿平日里,都与何人为玩伴?”

蒋极笑道:“骠骑将军长子刘括,前将军之子关平,左将军之子张苞,尚书令幼子田融,尚书仆射之幼子审执……皆小主玩伴也。”

“原来如此,刘括、关平和张苞我都知晓,乃是云长和翼德的嫡出,只是田丰和审配的嫡长,皆已近成年,他们和这三个能玩到一块吗?”

蒋极言道:“大将军误会了,田融和审执,皆妾室所生,非田,审俩家嫡出,然终归是望族高门,故少主与为友,亦无不可也,此五人皆为少主伴读。”

刘俭恍然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这几个小的,关系可好?”

“情深意笃。”

“如此,我了然了……这几个小的,劳烦师兄今日代我吩咐他们去办件事。”

“大将军嘱咐,焉敢不尊。”

……

……

当日下午,刘冀,刘括、关平、张苞、田融、审执照例来见蒋极学课。

往日的课程,大抵约有小两个时辰,但是今日,半个时辰,蒋极便将课程结束了。

几个小的很是开心,夹着书本就要走人。

蒋极却是咳了一声,随后用藤条轻轻的敲打了一下桌案。

六个孩子立刻停住了手脚,等候老师吩咐。

“今日课业提前结束,非为其他,实乃有事让汝等代为师去办。”

这几个都是孩子,平日里除了疯玩学课,没别的事可做,如今老师突然安排事情,他们自是新鲜感十足。

刘冀冲着蒋极行礼道:“还请师尊名言,弟子等定当为恩师分忧。”

蒋极捋须道:“前日,陈留王着人前来,邀老夫前往大王行宫讲注《左传》,老夫诸事繁忙,不能前往拜谒,心甚惭愧,今略备薄礼,着汝等代替为师前往大王行宫致歉,此事可能办否?”

这几个孩子年纪尚幼,不知道陈留王如今留在邺城的真正意义。

在这些孩子们的眼中看来,陈留王身为诸侯王,可以说是邺城最为尊贵的存在之一了,他们平日里也仅仅只是知晓邺城漳水附近的行宫住着这么一号人物,却从无机会去见。

如今可以看一看这位传说中的少年诸侯王的真容,他们自是非常兴奋。

就见张苞二话不说,直接应承了下来。

“老师放心,你且瞧我们的就是了!我们这就去!”

刘冀似乎有些犹豫,他拱手道:“闻陈留王乃当今天子亲弟,先帝遗子,尊贵无比,我等皆少年郎,又无功爵在身,代老师前往,礼数不周,恐大王见责……”

蒋极道:“你好歹也是大将军之子,行事如何这般扭捏?你去不去?不去为师傅着别人去也是一样……”

“别!别!”

田融急忙拦住了刘冀,冲着他使劲的挤了挤眼睛。

“老师,我们去!还是让我们去!”

“好,这可是你们自己要去的,礼品为师已经准备妥当,就在门外的车上,辎车也为你们准备好了,你们上了辎车,车夫自然会引你们去行宫拜谒大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1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