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五章 坦诚相待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贾诩听了刘俭的话,精神顿时一振。

说实话,对刘俭能够帮他救出自家儿子的这件事,贾诩心中着实是没有底的。

毕竟,刘俭本事再大,那雒阳也不是他的地盘,那是董卓只手遮天的地方,袁隗和袁基叔侄都被弄死在那了,贾诩的儿子贾穆在雒阳更是如同蝼蚁般的存在,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自主权。

没有董卓同意,贾穆想出城难如登天。

贾诩向着刘俭拱了拱手,道:“敢问将军,不知能用何法救吾子出雒阳城?”

刘俭来到了帐内,寻了一个干净的蒲团坐下,随后冲着贾诩伸了伸手。

贾诩也在刘俭的对面坐下。

“文和,在说正事之前,我还是想开诚布公的与你谈谈。”

贾诩的表情温和,道:“将军前番不是已经与我谈过了吗?如何又要谈?”

刘俭哈哈一笑:“上一次谈话,皆是我向你直抒胸意,却未曾听你向我有过丝毫表态,文和你虽是擅藏之人,但此时此刻多少也该跟我透漏三分心里话,让我知晓你大致是如何想的,是不是?”

贾诩听到这,露出了几分苦笑。

“将军这话,着实是有些难为我了,贾某这辈子,最不擅长的,就是这个……”

刘俭伸手指了指帐篷之外,道:“现在这個帐篷外面,所有的士兵都在五丈开外,你我接下来的谈话,出君之言,入吾之耳,再无第三人知晓,你我只是这么开诚布公的谈这一次,这一次过后,不论今后你是否归于我的帐下,我都不会再探听你的想法,也不会再这么给你一次开诚布公的机会,如何?”

刘俭说完之后,帐篷之后便陷入了一阵漫长的沉默之中。

贾诩捋着自己的须子,似乎在考虑着,犹豫着。

最终,就见他站起身,向着刘俭作揖施礼。

“将军年纪轻轻,就有这般的胸襟胆略,单冲将军连续两次与诩相见之所言,贾诩心中已然知晓,在这个天下间,能够作为贾诩安身立命之处的,只有将军麾下!”

刘俭笑道:“公此言当真?”

贾诩道:“自是当真,既然将军给了贾诩这个机会,那贾诩今日就坦诚布公的跟将军谈一次,诩若投往将军麾下,那我与将军,就是各取所需。”

刘俭赞道:“好一个各取所需,事到如今,你终于敢在我面前讲几句真话了!”

贾诩轻叹口气:“将军与相国不同,相国对于手下,只追其忠,不问其心,虽身边有万千良将,却无一人是相国知己,但将军不同,贾诩虽然在将军营中只是待了几日,却也能够感觉的出,将军乃是有大格局之人,将军用人不仅重其才,更重其心,且还擅因人而异,因人而用。”

刘俭摆了摆手,谦虚道:“文和谬赞了,哪有什么分人而用,太高看我了!”

贾诩却道:“将军不是让诩坦诚而言吗?那诩今日便坦诚对将军而言,将军这一次想要招降贾诩,未必只是看重诩之才,更多的或许是看重贾诩的出身,”

“身为士人,贾某却祖籍武威,不与关东士族门阀有过多姻亲利益交集,将军身为汉室宗亲,乃是一心维护刘氏权柄之人,与这天下的衣冠巨室,在某些时候,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将军既心怀大志,则必不肯退让,如此,将军以我为臂膀的原因,便可呼之欲出。”

刘俭上下打量着贾诩:“在文和心中,刘某人就这么不堪?”

贾诩言道:“没什么不堪的,若将军觉得如此行径是为不堪,那贾诩之心则更为不堪,贾诩此生,不求富贵,不求权柄,只求安稳度日,诩为将军生擒,不为相国守节,却想保全这条性命,为了今后能够全家安泰欲转投于将军麾下,而将军,也确实能够提供给贾诩这样的庇护……说实话,若论不堪,当以贾诩为最。”

“此即为彼此利用,将军在用贾诩的同时,贾诩又何尝不是在用着将军?而将军胸襟博大,愿与我坦诚此事,仅是此举就胜天下诸雄多矣。”

“贾诩不知将军是否是这天下第一雄主,但贾诩已然明了,也只有在将军麾下,贾诩的后半生才能保证安生,既不用担心外寇,更不用担心为主上所忌。”

刘俭站起身,郑重地向着贾诩拱手道:“天下智谋之士多矣,刘某原先当真小觑了天下英杰,先生如此高智,我先前还曾妄想将先生掌控在我的手中,如今想想,实在可笑。”

贾诩摇头道:“将军还是过谦了。”

“其实,从打牛辅为将军所擒之后,贾诩就没有机会离开将军的军营了,如今我所念之人,也不过是落在雒阳的长子而已。”

刘俭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

贾诩今日当着他的面,所说的确实都是实话,至少他敢于点破刘俭的用心。

虽然只是这么一次,但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已经是够了。

有些事情,说破无毒!

把事情说开了,摆在台面上,反倒是让人不用藏着掖着的算计,这心中反倒是更松快了。

随后,刘俭又重新坐了下来,他对贾诩道:“今日能听先生坦诚之言,足见先生之诚,不错,依照先生所言,你我确实是彼此互相利用,但这天下不被人利用的人又有多少呢?能够被利用多少也代表了那人的能耐,没能耐的人才不会被人利用。”

“话已经谈到了这个地步,你我之间便算是心照不宣了……我这便把如何救你儿子出雒阳的办法告知你。”

对于贾诩而言,这件事现在是他的一块心病,只要解决了他儿子的问题,那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毫无顾忌的投靠到刘俭麾下了。

能在刘俭麾下效力,说实话,真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只见刘俭从怀中掏出了一份绢帛,递给了贾诩。

虽然不知道这信中内容如何,但显然是比较私密的。

贾诩接过了这封书信,展开一看……那书信不是别人,乃是南益州牧刘焉写给刘俭的。

要说刘检与刘焉的关系,那还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的清楚的。

这两个人都是昔日孝灵皇帝刘宏在世时最信任的宗亲。

而这两个人同时又都是大汉朝最先被任命为州牧的人物。

刘俭就任于冀州,刘焉就任于益州,可以说,废史立牧之政就是在他们两个的推动下成立的。

刘宏其实都不是很了解他这两位心腹宗室,但是刘焉和刘俭却彼此知道对方是个什么玩意。

刘焉在进入益州之后,借口五斗米教拦路,立刻封锁了成都、绵竹等大县与雒阳中枢的一切联系。

他就是为了能够偏安一隅独立称王。

但是万万没想到,刘焉还未在蜀中完全立稳脚跟,汝南袁氏中的袁遗就也奉命进入蜀中了。

一个是知名于天下的宗亲名士,一个四世三公的名门俊秀,这两个人在一州一南一北,遥相对立,彼此视对方如心腹大患,恨不能立刻吞并之。

不过相比于袁遗来说,刘焉目前在益州还是处于弱势呢。

毕竟在汉中郡的东方,袁遗还有袁绍这名袁氏家族子弟,可以随时支援于他,后备力量可谓源源不绝。

而刘焉虽然占据了成都平原,在蜀中有最为广袤的土地,但是他目前等同于被袁氏围死在了益州南部。

而他的大后方乃是南中,那里到处都是南蛮异族,很难形成对他的有效支援。

刘焉也是一名有远见的人物,他自然知道自己这种情况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朝廷方面,刘焉自然是指不上的,就现在这种情况,他也没有办法厚着脸皮请朝廷对他支援,而且朝廷在董卓的掌控下已然自顾不暇。

他目前能够寄希望的只有刘氏宗亲。

而刘氏宗亲之中,有能力牵制袁绍精力的人或许也就只有刘俭了。

只要刘俭能够与袁绍在关东地区形成南北对立之势,不让袁绍有多余的精力支援益州,那刘焉就算是大获全胜了。

没有袁绍,而只有一个袁遗的话,刘焉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益州早晚都是他的。

所以这些年来刘焉竟然是出奇的没有跟刘俭断了联系,而且还时时刻刻的与他沟通天下大事,并互通各自所获得的情报。

而最近,刘焉写信给刘俭所阐述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他的三个儿子目前还在洛阳城中为人质,而刘俭的家眷早就已经被刘俭接回了冀州。

刘焉的话里话外,是希望刘俭能够帮他让三个孩子返回蜀中。

贾诩看完信之后,缓缓的将手放下。

他大概明白刘俭是什么意思了。

“将军是想借由送刘焉三子返回蜀之际,让吾子在雒阳借机脱身?”

刘俭点头道:“不错,暂时也只有这个方法,能够让他名正言顺的离开雒阳,不过前提是,你必须要先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6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