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零六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个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其实华雄的兵马,并未全部与刘俭正面相抗,他后方的兵马还在负责看护押运那些从司隶调来的攻城器械,至于他本人所率领的那些失陷于阳夏的兵马,不过是他的前部精锐。

按道理来说在兵器和大队人马还没有到齐的情况下,这种时刻是不应该轻易进攻阳夏城的。

然偏偏陈王刘宠和刘俭之间的内讧,使华雄觉得阳夏县有机可乘,因此方才轻而无备,率众突袭。

但这一下子,却使华雄的先锋部队彻底的沦陷在了阳夏,连他本人也搭进去了。

华雄后军的士兵们在得知了其前部的遭遇之后,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个消息飞马回报给了胡轸。

胡轸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他的身体在不知不觉间,开始颤抖了起来。

华雄可是西凉军中的骁将啊,他被生擒,此事非同小可!

要是相国知道了这件事情,那,那自己应该怎么办啊?

想到这,胡轸的脑门上不由留下了滴滴汗珠,他的衣衫甚至还被汗水侵透了。

董卓的秉性,胡轸还是了解的,牛辅先前被生擒,或许董卓还可以忍耐,说牛辅轻而无备,小瞧了刘俭。

但己方是在牛辅之后,再次出征的,该犯的错误,该出现的弊端,都已经被牛辅试错过一次了,不可以再犯。

若是华雄被刘俭打败了一阵,胡轸尚有办法对董卓自圆其说,但是华雄不但被大败,还被生擒这事……那估计董卓就有些忍不了。

自己身为大都护,这次怕是得被董卓狠狠地收拾。

一想到董卓的狠辣手段,胡轸就觉得自己的胸口一阵堵得慌。

旁边的西凉司马成堪见胡轸脸色不善,冷汗凄凄的样子,也知晓胡轸此刻心中乃是过于恐惧。

成堪也是西凉军中的老人了,他明白胡轸恐惧的是什么,就是他们的相国董卓!

董卓是什么火爆脾气,凉州军中人都知道。

仔细想想,董卓要是因为这事儿弄死胡轸也不是不可能。

成堪随即向胡轸谏言道:「大都护不必担忧,华雄虽遭败绩,被刘俭生擒,但此事并非大都护一人之过。」

胡轸心中暗道:此事当然不是我的责任!那华雄不听我言,擅自率兵突袭,轻而无备,被刘俭收拾了,那是他自己蠢。

但问题是我身为大都护,谁犯了点错都要扯上我三分毛病。

我这军职是大,但责任也多呀。

胡轸长叹口气:「不论是不是我的责任,怕是都少不了被相国重责!」

成堪道:「就算是相国要责备大都护,那也还有一个人要跟大都护一起被责罚的。」

胡珍疑惑的看向他。

成堪言道:「吕也是同行之人,此事必须也要有他的责任!」

说实话,胡珍倒是很想把这黑锅往吕布脑袋上扣,但人家吕布现在是后军,根本就没跟华雄与胡珍往一块儿凑合,你凭什么把这责任安在人家头上?

再说吕布也不是华雄的上官,华雄擅自行动,与吕布八竿子打不着一撇的事儿,往他身上赖实在是有点难。

胡轸摇了摇头,没有多言。

那成堪急忙道:「相国乃是雄视天下者,有吞吐天地之志,凉州军与并州军之间的恩怨纠葛,相国多少也知晓一些,」

「大都护与吕布之间不和,相国也不可能不知道,然依旧让大都护与吕布同来对付刘俭,所为者也不过是为了让两位彼此制衡而已,」

「相国乃精于权术之人,用兵自当如此,都护与吕布本当同往,共同攻伐,或互彼相助,或互为制衡,这也是相国

想看到的,」

「可那吕布却偏偏不尊大都户的号令,不但冷嘲热讽大都护与华督,激大都护与华督自行率兵前往,他却不与二位一同行动,」

「身为左路都督本当受大都护的节制,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自己躲在后方殿后,华将军乃是勇猛憨直之人,吕布用这种方法激华将军,他岂能不失去理智?去争立功?」

「依我看,这事儿吕布逃不开干系!将军可将这个中事宜向相国进谏,明言原委,料相国必有公断!」

说良心话,成堪的这一番言论纯粹是有点儿臭不要脸!

你管吕布激不激你,但都是你们自己乐意往前冲。

结果你们失败了,到头来反要把责任推到人家吕布的头上!

这事儿怎么想怎么没有道理!

西凉军中的勇士大部分也都不屑于干这种推诿责任的事情,但胡轸这一系在西凉军中属于特例。

胡轸虽也是勇猛善战之人,但诡诈心思较多,为人也不直爽。

其在西凉军中属于一个小人,因为其家族与董卓的家族利益输送较多,且当年董卓在凉州募兵之时,胡轸的家族也给予了董卓极大的支持。

且两族也有晚辈结亲通婚,故而胡轸在西凉军中极得董卓的信任和重用。

在东汉末期,各路军阀任用将领,虽然也多看其才干,但更多时候还是基于利益纠葛。

并不是什么有才学,有才能的人就一定会受到重用的。

有才学没背景的人被重用,这实际上并不符合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这是赤裸裸的残酷现实。

便是曹操,一生推崇唯才是举,几番下招贤令,然其政在军中所用的最高阶的武官,也都是曹氏和夏侯氏的亲属。

董卓就更不能免俗了。

胡轸听完成堪的谏言,眯起了眼睛,思虑片刻,方见他缓缓点头道:「有理!」

倒不是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胡轸逃避责任,他身为大都户,该负的责任他是必须要负的!

但若是能把吕布拉下水,胡轸也绝对是在所不惜。

想通了这一切之后,胡轸言道:「罢了!且不管如何,先写书信给相国禀明此事再说。」……

而就在华雄针对阳夏城进行的攻略失败之时,董卓在与袁绍的战争中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虽然蔡瑁、黄祖、文聘等人固守在阳夏县,防守的异常严密,没让董卓攻略,但董卓毕竟是长于征战之人,且看事颇准,也有手段。

针对对方的龟缩战术,董卓也采取了相应的策略。

他在阳人的周边开始对南阳一些望族的家族产业进行打击。.z.br>

打击的理由很简单,也有官方名义,就是说他们私通张角,是为谋逆。

当年刘俭曾经将张角遗留下来的书信交付给了董卓,这也使得董卓在朝堂之上拥有了制衡攻击高门望族的把柄。

张角当年起事,各郡望族或多或少都与张角有所勾连,所为者就是希望借乱能够在官方摄取家族利益。

如此自私之举,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是东汉末年豪右诸族的一贯常态。

但是谁能想到这些书信到头来竟然会落在了董卓的手里、实在是让人憋气。

偏偏董卓还特意找人大肆搜罗,包括张角当年的笔迹以及文牍,甚至连他在民间书写的符咒,药方,董卓都搜罗了很多,还汇聚诸多人证,记录口供。

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可以证明这些东西是真的!

他以此为刀剑,对付不服他的豪右高门。

诚然,这东西很有效果,但也使

董卓与被针对的诸族关系不可调和。

事实上,也没必要调和了。

如今的董卓,为了打赢袁绍,开始着手对付南阳郡的望族,而理由就是这些人当年曾勾结张角霍乱天下,乃是十恶不赦的叛逆。

理由很充分,证据很明确,直接把这些人归类成了逆贼无法翻身!

也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袁绍现在的势力之所以这么强横,也全是因为这些人在背后支持,如今袁绍和董卓之间已是不死不休之举,而这些家族既然清一色的支持袁绍,那就是董卓的死敌,董卓自然没有必要再惯着他们。

董卓对南阳郡北部的几大家族用兵,可以说是触犯了他们在郡内的利益,这是实打实的正面宣战,这些家族是不能忍的。

别人不说,光说许攸一个人,其家族在南阳北部的几处大宅和田地仓禀,就被西凉兵搜罗一空,损失惨重。

许攸如此贪财之人,岂能忍得了这个?

老子跟你没完!

他当即联合南阳郡本地几大家族的族长,向袁绍进言哭诉,请求袁绍出兵帮他们讨回公道。

袁绍的用兵方略本来是稳坚固守,但偏偏现在有关系到他政治命脉的地方家族请求其出兵。

袁绍不可能不顾及这些家族的感受,因为他要掌控南阳郡,靠的就是这些人。

这就是一个军阀麾下是以家族私兵制为单位的悲哀,

虽然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其势力空前暴涨,关键时刻也能做到万众一心,可一旦涉及到地方家族利益,那身为君主就很容易被下面这些人左右。

不是他想被这些人左右,而是为了稳固平衡自己境内的势力,而不得不如此。

在以许攸为首的一众家族首领的恳求下,袁绍也只能暂时改变用兵的初衷,强制性的要求蔡瑁和黄祖率兵出战。

虽然此事遭到了蔡瑁和黄祖的坚决反对,但是袁绍却强制要求出兵。

一出兵对战,后果可想而知。

西凉铁骑,野战无敌!

黄祖和蔡瑁战败,就是文聘,也差点被董卓的西凉铁骑击杀。

一战失败,损失惨重,袁军只能再度返回阳人,再度招兵买马,扩充军力。

董卓胜了一阵之后,很是高兴,

他当即大飨三军,犒赏将士们。

宴席之后,董卓很是高兴,又喝又唱,尽情放纵!

「诸君,此番大胜一阵,皆赖诸君拼死作战,争相立功,老夫与诸君再同饮一爵!」

此时的董卓已经是醉醺醺的了,他再度抬起酒器,仰头满饮。

随后,便见董卓放下了酒爵,道:「袁绍小贼,昔年一向瞧老夫不起,今番也总算是让他和他手下的那群虫豸,知晓了老夫的厉害!哈哈哈哈哈~!」

郭汜笑道:「听闻大都护与华雄,吕布等人,制定了与刘俭的作战计划,他们三人都是善于用兵,能征惯战的猛将,末吏觉得,不出一个月,他们就能攻克阳夏,屠灭陈国,为相国将刘俭和刘宠的人头带回来!」

董卓闻言,哈哈大笑:「不瞒你说,老夫最近也有预感,胡轸,吕布,华雄三人必能攻克而还,说不定此时此刻,他们已经站在了阳夏的城头,将刘俭生擒了呢!?哈哈哈哈!」

「恭喜相国。」

「恭喜相国!」

正在众人喝酒高谈之际,一名侍卫匆忙来到了董卓的面前,道:「相国,胡大都护有紧急军务,命人星夜送来,禀明相国!」

董卓听到这顿时一愣。

樊稠高兴道:「哈哈,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刚才还说胡大都护他们克期必败刘俭,

你看看,还没等喝完这顿酒,这好消息就传回来了!」

杨定拱手道:「相国连败袁绍,刘俭,兵威将猛,霸业可成!四海之内,谁人还是相国敌手?」

「恭喜相国!」

「恭喜相国!」

董卓闻言,乐的满脸开花。

「哈哈哈哈,好!好!待灭了袁绍,刘俭等辈,天下安定,某与诸君,共享富贵,以乐太平!哈哈哈哈!」

「多谢相国!」

「谢相国!」

董卓喜滋滋地自言自语:「刘德然啊刘德然,让你与老夫作对?这回可知道老夫的厉害了吧?哈哈哈,活该你有活路不走,偏要寻死!……来啊!把战报呈上来!」

那侍卫当即上前,将胡轸的战报递给了董卓。

董卓并没有着急打开,而是指了指杨定,道:「来来来,这好消息,当与诸公同享!念一下!」

「唯!」

杨定急忙上前,拿起简牍,展开之后,大声朗读起来。

他声音喜滋滋的,又爽又清脆。

「属下胡轸冒死禀报,初平三年十月十七,华雄闻二刘内讧火并,未曾请示,擅率兵攻打阳夏,为刘贼在城中设火计,折损兵马五千余,华雄本人惨遭刘军关羽生擒,性命不知可得保全否,叩请相国赐罪……」

杨定一开始还是喜滋滋地读,越读越发现有点不对劲了,声音也随着越来越小。

而整个场间,适才还是一片欢愉,此刻骤然之间变的雅雀无声,落叶可闻。

所有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董卓端着酒爵,脸上还挂着笑容,只是他此刻的笑容异常僵硬,嘴角的肌肉来回抽动,额头上的青筋似乎开始显现跳动。

半晌,方听董卓慢悠悠地道:

「乃公的,这是,这是……这是又被擒了一个?」

杨定离董卓最近,闻言很是尴尬,却又不好不回答。

「那个……嗯,相国勿忧,估计……估计最多两个,绝不会有第三个了……」

「噗通!」

话还没等说完,就见董卓两眼一翻白,直接向后栽倒了过去。

也不知道气的,还是喝多了。

「相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0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