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七:秦 第二十一章 北伐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西征主力军输的很惨,其他几路虽然还算顺利,但队伍已经偏离陈胜这个中心了,先说说北征军。

之前陈胜不采纳张耳、陈余的意见坚持称王,张耳、陈余二人心里已经觉得陈胜不靠谱了,准备自己出去闯一番事业,所以他们向陈胜请命北上攻打原先赵国的地盘。陈胜显然不放心放张耳、陈余走,于是命令自己原先的手下武臣为主将,邵骚为护军,只给张耳、陈余当左右校尉,仅仅给了他们三千兵力。

陈余原先在赵地游历,积攒了一批人脉,通过这些社会关系,武臣这支队伍运营得非常成功,一路走一路扩招,三千人很快壮大到了几万人,连续攻下了十几座城池,武臣还自立为“武信君”。可陈余的人脉也不是万能的,赵地还有几十座城,不愿意主动投降,开始严防死守了,这让武臣很头疼。但随着一个人的出现,赵地战局形势迅速扭转,这人叫蒯(kuǎi)通,一位谋士。

蒯通是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人,他原来的名是彻,但是和汉武帝刘彻撞名了,所以在《史记》里称他为蒯(kuǎi)通。说到谋士,蒯通虽然可能不如张良、陈平、范增等出名,但他的水平绝对一流,在今后可搅动了天下风云,而且他是纵横家。乱世来了,纵横家又出现了。

纵横家都是些奇人,武臣听说过蒯通的大名,就前去向蒯通咨询自己的命运。蒯通知道是时候施展的谋略了,就对武臣说:“将军放心,我去帮你搞定范阳县令。”靠什么搞定呢?纵横家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那张嘴。

蒯通去见了范阳县令徐公,直接对他说:“徐公呀,听说您快死了,我作为范阳的百姓提前来慰问你了。”徐公刚要发怒,蒯通随即又说:“不过您走大运了,碰上了我。”徐公懵逼了,问道:“你到底在说啥子嘛。”

蒯通回答:“秦朝法律严苛,徐大人之前那么敬业,依据秦律杀了不少人呀,您想想他们的家属能不恨您吗?只不过是畏惧秦朝罢了。如今秦朝大乱,自身难保,您的后台就没了呀,那些人保准来找您寻仇,您说说您有几条命够用的。”确实陈胜、吴广起义以来,天下豪杰并起,好几个地方的县令、郡守被干掉了,徐公有点怕起来了,问蒯通:“先生有啥办法救我呢?”

蒯通看徐公上钩了,就说:“这个好说。前几天武信君来向我咨询过他的前途,我准备告诉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果用我的办法,可以不战而胜,靠传送檄文就能够平定千里土地。那武信君肯定会问我有什么办法,我就把徐公你给搬出来。我就说徐公本来应该严防死守的,可他贪生怕死,所以想主动献城投降。如果武信君不好好对待徐公,那其他城池的守将肯定要死守了。不如八抬大轿恭迎徐公,那其他人肯定会争相效仿。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徐公确实怕死,他感激说道:“多谢先生相救,还请先生多为我说好话。”蒯通把和徐公说过的计策又和武臣说了一遍,武臣摆了大阵仗迎接徐公,还准备给徐公封侯,范阳就这么拿下了。其他那些城池的长官看还是投降有活路,还能加官进爵,就不给秦朝卖命了,纷纷效仿徐公。就这样,武臣没费多少兵力,就拿下了原先赵国的大部分地盘,邯郸也拿下了。

北伐取得大胜,按说武臣要回去向陈胜汇报战果了,但被张耳、陈馀拦下了:“将军,您现在立了大功,回去肯定是死路一条,陈胜是容不下你的,葛婴就是这么死的你忘了吗?如今你坐拥赵地,他陈胜都能称王,不如我们也单干,你也搞个王当当。”武臣觉得有道理,确实好些立功的战将回去都被陈胜给刀了,自己回去肯定很危险,而且西征的周文被章邯打得大败而逃了,再跟着陈胜混确实没啥前途。于是武臣自立为赵王,封邵骚为左丞相,张耳为右丞相,陈余为大将军。

陈胜知道自己的部下竟然称王了,气得要吐血,下令要灭了武臣等人全家,再发兵攻打武臣。陈胜手下的首席文臣蔡赐劝说陈胜:“大王,算了吧,现在秦朝未灭,章邯来势汹汹,不可另树强敌,我们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去祝贺下武臣,再让他向西去支援周文,这样不就继续给我们卖命了吗?”陈胜这次没有冲动,听从了蔡赐的建议,将武臣等人的家人都软禁了起来,再派使者恭贺武臣称王,让其赶紧出兵前往关中支援周文。

陈胜、张耳劝武臣别给陈胜卖命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多拿地盘,做大做强,于是武臣派部将韩广攻打燕地,李良攻打常山,张黡攻打上党。武臣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部下也像自己一样,要开始单干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2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