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五:春秋 第三十五章 执政晋国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先克死了,反对赵盾的人也死了,六卿的职位又出现空缺,赵盾决定重组六卿。中军统帅自然还是赵盾,中军佐将他给了荀林父,他也算是这届六卿中的唯一老贵族,因为他比较安分,资历也老,赵盾并不排斥他。其余四卿分别由智囊郤缺(上军统帅)、栾枝之子栾盾(下军统帅)、胥臣之子胥甲(下军佐将)、赵盾自己的家臣臾骈(上军佐将),本来赵盾感念先氏家族的功德,准备留个位置给先氏的,不过先克的儿子先榖还没长大,所以他先让臾骈担任。

这套六卿阵容里,郤缺是赵盾的忠实党羽,臾骈是自己的家臣,胥甲、栾盾的父辈和赵盾的父辈都是跟着晋文公打天下的功臣,交情很深,就一个荀林父,赵盾为了给老贵族一个面子才留着他。重组六卿后,赵盾实际上接管了晋国。

自从上次赵盾欺骗秦康公后,秦晋关系决裂,秦国加入了楚国阵营,对抗晋国,不过秦国实力有限,掀不起什么大浪,每年都是派兵来打打游击,抢了东西就跑。一开始赵盾并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赵盾也忍不住了,准备组织军队还击。

晋灵公六年,秦康公以士会为军师,再次出兵攻打晋国。赵盾这次动了真格,直接带领三军奔赴前线,与秦军对峙于河曲。臾骈建议赵盾:“秦国人远道而来,打不起消耗战,我们高筑壁垒,等他们疲惫后再出击。”赵盾采纳了臾骈的方法坚守不出。

秦军这边还好有个士会,他是土生土长的晋国人,上次护送公子雍不成,索性和公子雍一起回到秦国,为秦国效力。他对晋军的情况了如指掌,也知道这么消耗下去不是办法,他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赵盾的堂弟赵穿,此人是个莽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本想借着赵盾的关系混个六卿的职位,没想到赵盾不顾亲情,只看能力,提携了臾骈,赵穿因此对臾骈颇有微词。士会心想,此次臾骈提出避战,如果秦军前去挑衅,与臾骈不合的赵穿必然会出战。

士会命人带着一小队人马去晋军大营前挑衅,骂脏话、吐口水之类的,赵穿看了,果然按捺不住,带着一票士兵就冲了出去。秦兵往后撤,赵穿穷追不舍,赵盾听说赵穿出击了,由于担心他的安危,只好全军出击。晋军出击较为仓促,秦兵虽然人少,但占据了一定的有利地形,打了一天,硬是和晋军打了个平手。当晚,士会觉得秦军很难再坚持作战,于是假意向晋军下战书约定明日再战,实则准备连夜撤退。

臾骈看出了战书中的端倪:“他们肯定粮草不够了,故意约好时间,我估计他们今晚就要开溜,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在黄河边上埋伏,肯定把他们打个落花流水。”赵穿蹦出来唱反调:“阵亡将士的尸骨还没收好呢,再说秦国约我们明天打,我们怎么能失信于人呢,黄河水那么湍急,我才不去类。”他还和下军佐将胥甲一起在军中起哄,导致赵盾无法调度大军,贻误了大好战机,秦军连夜撤退。河曲之战就这么结束了,赵盾无功而返。

这次河曲之战,赵盾唯一的收获是一个人,韩厥(韩国先祖)。韩氏本来也是晋国公族,权势显赫,之前是晋惠公的忠实追随者,晋文公上台后,韩氏就开始没落了。赵盾向来任人唯贤,他提拔韩厥做了三军司马,统管三军秩序,地位仅此于六卿,此时韩厥才二十出头。

河曲之战,在押送粮草的途中,赵盾的车夫,别看只是车夫,车夫往往大多都是主将的亲信,比如担任六卿的荀林父也曾帮晋文公驾车。这个车夫仗着赵盾的权势,乱开赵盾的战车,严重扰乱交通秩序,韩厥眼里容不得沙子,不管他是不是赵盾亲信,直接抓来砍头。

将士私底下都在议论纷纷:“这个小伙子不懂事啊,赵大人刚提拔你,你就砍了他的车夫,要完蛋了。”然而赵盾心胸开阔,当年政敌狐射姑出逃后,他没有深究,还把狐氏家人一并送去。这次他同样没有生气,反而十分敬佩韩厥公正无私的精神,拍着韩厥的肩膀称赞道:“小伙子有前途,以后必成大器。”韩厥后来果然如赵盾所言,成为了晋国的顶梁柱,并且拯救了处于危难之际的赵氏一族。

河曲之战有两个捣蛋鬼还没处理,那就是赵穿和胥甲。赵盾在维护家人方面就没有那么公正无私了,他不想处罚赵穿,于是也没有责罚胥甲,此事不了了之。五年后,赵盾将赵穿发配至郑国当人质,正好有机会把不听话的胥甲赶走,给他定了几条罪责,遣送至卫国,并让他的儿子胥克继任下军佐将。

另一方面,士会的存在让赵盾十分头疼,士会对晋国实在太过熟悉,他在秦国始终是个隐患。于是赵盾当了一回导演,导了一出苦肉计。这部戏的主角是魏寿余,根据赵导给的剧本,魏寿余假装以魏邑叛晋投秦,赵盾缉拿了魏寿余的家人,让魏寿余只身逃脱至秦国。魏寿余向秦康公提出愿意献上魏邑,趁秦康公在思考的时候,魏寿余给士会使了个颜色,士会心领神会。

士会当年被迫离开故土,心里其实也有归国之意,于是士会劝秦康公:“魏邑的战略意义十分重要,就怕魏邑长官怕晋国讨伐,不肯归降。”魏寿余说道:“魏邑长官是我的家臣,请大王派一个人熟悉晋国的人随我一同前往宣读大王的旨意即可。”秦康公就对士会说:“你去吧。”士会担心自己的妻儿,对秦康公说道:“晋国人狡诈,我要是去了被抓住,无功于秦国,恐怕大王要加罪于我的妻儿了。”

秦康公倒是继承了秦穆公的善良秉性,说:“你尽管去吧,就算你被拘在晋国,我也会把你家人送来的。”随后,士会放心地随魏寿余回国。秦康公被骗后,倒是没有为难士会的家人,他遵守了诺言把他们送回了晋国。士会感念秦康公之恩,写信致谢,并劝秦康公休养生息,安心发展,此后二十年间,秦晋再无战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2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