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五:春秋 第四十七章 三驾疲楚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晋悼公是晋厉公的侄子,从小随父亲在周王朝避难,聪明伶俐,被栾书接回国即位的时候才十四岁。晋悼公虽然年纪小,但却深谙世事,政治手段老道。他上台后,杀掉了杀死晋厉公的程滑,没有追责幕后的栾书和中行偃,因为晋悼公知道自己是被栾书扶植上台的,此时闹掰显然不合适。于是晋悼公开始亲近大家氏族,任用贤能,提拔元勋的后代士会之子士鲂、魏锜之子吕相、魏颗之子魏颉、赵朔之子赵武为卿,分化栾氏的权力。

新提拔的人自然对晋悼公忠心耿耿,积极地拥护君权。另一方面,晋悼公大力发展生产,减免税负,周济穷人,获得了国民的好评。这样看来晋悼公确实有点手段,不和栾书直接对抗,而是通过提拔新贵,拉拢国民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又逐渐将栾书边缘化,减少他手中的权力。等栾书回过神来,晋国的大权已经掌握在晋悼公手里了,他明白了自己迎回来的可不是一个傀儡君主。

栾书眼看这么下去自己都要被架空了,于是要求晋悼公立自己的儿子栾魇为公族大夫,以此壮大栾氏的势力。晋悼公老谋深算,很爽快地答应提拔栾魇,但他同时还一股脑提拔了三人,荀家、荀会和韩无忌,通过扶植其他家族来削弱栾氏,栾书这下知道了他是玩不过晋悼公的。此后,栾书就在历史中消失了,下落不明,生死不明,没有一点史料记载。

栾书的继任者是韩厥,韩厥作为四朝元老,有资历又有战功,为人正直,但晋悼公最看重的是韩厥不参与权力斗争,忠于君主,所以破格提拔韩厥为中军将。韩厥上台后兢兢业业,将晋国打理得井井有条,干了几年以后,韩厥退休了,中军将由智罃(yīng)接任。智罃是前前前前前任中军将荀林父的侄子,后因封地改为智氏。智罃在晋楚邲之战中被俘,在楚国待了九年,后来被他老爸用楚国俘虏交换了回来。

楚共王在释放智罃之前和他还有过一段经典的对话,楚共王:“兄弟你恨我吗?”智罃:“命苦不能怪政府,是我自己没本事被你们抓来,没啥好恨的。”楚共王:“现在我要把你放回家咯,你感激我吗?”智罃:“你放了我,我们晋国也放了你的兄弟,平等交换,也没啥好感激的。”楚共王:“你回去以后打算怎么报答我?”智罃:“你想啥呢,这有啥好报答的。”楚共王:“你就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吧。”智罃:“你如果要杀我,我是死而不朽。你如果放了我,我老爸可能也会把我打死在宗庙里,这样我还是死而不朽。如果我没死继承家业,以后带兵碰到你的时候也不会回避,要全力奋战,以此报答我的君主。”

楚共王为智罃的不卑不亢感到折服,心想晋国个个都是人才呀,于是感叹道:“我恐怕是玩不过晋国了。”楚共王的预测很准确,他一生中和晋国争来争去,都没讨到便宜,反而楚国国力逐步衰弱,彻底失去了入主中原的底气。而给予楚国致命打击的,恰恰就是楚国放回去的俘虏,智罃。

智罃在楚国蹲了九年大牢,受尽了屈辱,但他的意志没有被消磨,反而化悲愤为力量,回国后就想着怎么搞垮楚国。打仗是很消耗财力物力人力的,智罃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晋国近几年虽然和楚国在拉锯战中取得了一定上风,但是直接打的话晋国对于楚国并没有绝对胜算,于是他提出了一个经典的战略,即三驾疲楚。战略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将晋国上中下新四军分为三支军队,要打仗的话就逐一出动,勾引楚军,其中一支军队出动的时候,其他两支军队在家休息,使用车轮战拖垮楚军。

晋悼公采用了智罃的战略,攻打楚国的小弟郑国。郑国处于晋楚中间,谁取得了郑国的控制权,意味着谁就是老大,这好像变成了晋楚争霸的潜规则。可怜的郑国夹在两个大佬之间,只能做做墙头草,谁牛逼就跟谁。三驾疲楚的战略核心就是通过攻打郑国来调动楚军,以达到消耗楚国的目的,因为晋国离郑国更近,军队进退可以比楚军更迅速。于是晋国每次用三分之一的军队勾引楚国大军来救,楚军来了,晋军就撤回,等楚军回家了,第二波晋军又来了,于是楚国大军又赶去救援。到第三次的时候,楚军实在是赶不动了,索性就不去了,任由晋国欺负郑国,郑国抵挡不住晋国的攻势,最终依附于晋国。

通过三驾疲楚的战略,晋悼公没有花费太大的成本,不但收服了郑国,而且消耗了楚国的实力,使得楚国没有余力大军北上。晋国和楚国打了一百多年,楚国除了楚庄王时期风光一些,打了两场胜仗,其余均是晋国获胜,究其原因是晋国人更善于谋略,相较来说楚国就有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了。楚共王也是郁闷的很,老爹楚庄王霸业未成,死的早,自己即位的时候才十几岁,虽然勤勤恳恳谋求霸业,但显然在政治和军事上不够老练。眼看制霸无望,楚共王不久后带着遗憾归西了。

晋悼公雄才大略,是继晋文公之后最有作为的晋国君主,其本人在各方面的能力上可以说是完美,十四岁即位,短短几年间带领晋国走向全盛,压制强敌楚国,称霸中原,只可惜英雄命短,楚共王死后没多久,晋悼公因病去世,年仅29岁,在位15年。

晋悼公死后,其子晋平公即位。晋平公上岗的第一年,晋楚又打了一架(湛阪之战),楚军大败,晋军浸入到楚国本土后才退回来。湛阪之战后的一段时间里,各国之间很少打架了,外部局势相对稳定。外部安定下来了,各国内部之间的大家族斗争开始愈演愈烈,分封制就是这样,为了更多利益、权势,斗争总是无休止的,这不,晋国的大家族范家和栾家马上要开始掐架了,史称栾盈之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2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