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五:春秋 第十九章 讲义气的宋襄公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由于春秋战国是诸侯之间的混战,所以讲这段历史我就不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下来了,而是尽量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大国、大人物和大事件。

宋襄公是应该是春秋五霸里最水的一位,他入选春秋五霸顶多算个安慰奖。要说宋襄公这个人,得先介绍下宋国的情况,宋国虽然实力不强,但是地位很高。宋国是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地,袭公爵。西周初期分封,天子下面有五等爵位,从高到底依次为公、侯、伯、子、男,最早一批的公爵国只有五个。虞国、虢国两个是因为姬姓宗亲被分公爵,而陈国(黄帝后裔)、杞国(夏朝后裔)、宋国(商朝后裔)是因前朝王族被分公爵,以示敬重。对比一下,刚开始齐、晋、鲁为侯爵,秦为伯爵、楚为子爵,宋国比他们的等级都高,又因为是前朝后裔,周天子特许宋国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

正是这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不断熏染着宋国文化,地位越高,礼仪越重,宋国因此非常注重礼仪,文化异常繁荣,孕育了儒家、道家、墨家、名家四大思想文化,因此被称之为礼仪之邦。宋国到宋襄公这里,已经是第二十代,重礼思想已经是根深蒂固,宋襄公自然而然也继承了这种思想。

宋襄公很重礼义,他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去找老爸,说自己的庶兄目夷年龄更大,而且很仁义,要让位给他。目夷不愿意接受,说:“弟弟让国这种大仁大义,我怎么比得上。”宋襄公一再坚持,目夷为了躲避,出逃去了卫国,宋襄公才没让成功。等宋襄公继位了,目夷才回来当了相国。

正是因为宋襄公的仁义,齐桓公觉得他非常靠谱,才把继承人公子昭托付于宋襄公,看得出来齐桓公是非常欣赏宋襄公的。

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相互争权,齐国大乱,最后公子无亏在易牙、竖刁的帮助下上位。齐国原继承人公子昭逃往宋国,寻求帮助。

尽管当时宋国实力弱小,本着贵族精神,宋襄公还是决定信守诺言,并向各路诸侯发出号召拥护公子昭回国复位。然而,并没有几个国家鸟宋国,只有卫国、曹国、邾国几个小国派了点人过来,宋襄公不管这么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领着联合部队护送公子昭回国。

公子昭本来就是合法继承人,齐国大部分人都是支持公子昭的,再说齐国几个公子内斗久了,国民也是怨声载道,听说宋国带着联军过来,在国、高两个上卿家族的支持下,齐国人和联军里应外合,杀死无亏、竖刁(易牙逃走),迎回了公子昭,拥立为君,号齐孝公。

等维和部队走后,另外三个公子又发难,兴兵攻打齐孝公,齐孝公被迫出逃,又去找宋襄公求助。好人做到底,宋襄公再次派兵打败了乱军,公子元出逃,其余两个投降,齐孝公这才算安稳即位,但是齐国的动乱远没有结束,上面提到的三个公子,在齐孝公之后也分别谋逆当了齐国君主,齐国经过系列内乱,齐桓公、管仲、鲍叔牙这辈人辛辛苦苦打下的霸业被彻底毁掉。

反观宋襄公,由于此次遵守诺言,帮助齐国拨乱反正,其仁义的名声传遍了各诸侯国。但又了名气,宋襄公开始膨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3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