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五:春秋 第三十二章 崤之战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秦国大军临行前,蹇叔来给儿子送行,他心里知道,这次行动必然会大败,老泪纵横的他对儿子说:“秦军这次出征必定会在崤山为晋军所败,你们多保重吧。”崤山山谷地势狭长,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是秦国通往中原的重要道路。蹇叔此次的预言果然成真,只是他没有想到结局竟是更加的惨烈。古代打仗,后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时运粮也只能靠牛车、马车等工具,但是运输的人也是人,也要消耗粮食,路途一旦变得遥远,补给工作会变的异常艰难。

秦国到郑国,要经过周天子的地界,行军通过周王城北门,每辆兵车上的士兵乱哄哄地跳了下来,摘下头盔向王宫礼拜,然后马上又一跃而上,风风火火地前行。周襄王的孙子满当时还是个小孩子,他看着这些不注重礼节,乱糟糟的军队,对周襄王说道:“爷爷,我这些秦国军队肯定要出大事。”周襄王问:“乖孙子,为啥这么说?”满答:“秦军乱七八糟,没个正经的,迟早要完蛋。”这个聪明的小孩子长大后成为了周朝的顶梁柱,还劝退了意欲问鼎中原的楚庄王。

离开洛阳,秦军离郑国国都新郑已经不远了。突然,秦军遇上了一队人马,来者自称郑国使臣,并要求见主将。孟明把他叫来询问,那人说道:“我郑国国君知道贵国要来,特地让我来犒劳诸位将士,略表心意。”随后他献上了十二头牛和四张牛皮。

孟明大吃一惊,心想:郑国怎么会知道我们要来偷袭。他马上和西乞术、白乙丙二人使了个眼色,并对使臣说:“我们就是到处逛逛啦,不是到郑国去的,不用这么费心,多谢多谢,你请回吧。”待使臣离开后,孟明和西乞术、白乙丙商量:“本来我们是准备偷袭郑国的,郑国既然知道我们要来,肯定有所准备,我们还是撤回吧。”

其实郑国人并不知道秦军要来,那这个使臣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个“使臣”是假的,他的名字叫弦高,是一个郑国商人,当时他正好前往洛阳卖牛,碰上了秦军,他看出了秦军的意图,心想派人回去报告消息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就壮着胆子假装使臣,忽悠秦军。千里袭人,再加上秦军师出无名,孟明自己也虚,若然上了弦高的当。

另一方面,弦高派了人回郑国报告消息,郑穆公(郑文公庶子)听了非常吃惊,马上派人去郑国北门查看秦国之前派来的使臣的动静,国不其然,这些人已经全副武装,准备里应外合了,郑穆公赶紧把他们赶出了城。

孟明知道新郑里的秦国内应被赶出来后,知道偷袭计划彻底没戏了,只好带兵回国。长途跋涉,秦军粮草告急,于是孟明率领大军攻击郑国旁边的小国,滑国。滑国势单力薄,无力抵抗,被秦军所灭。抢了一大批粮食、财宝后,秦军踏上了回乡的道路,殊不知,前方却是一座奈何桥在等着他们。

晋国知道秦国准备偷袭郑国的消息后,元帅先轸主张率兵阻击秦军,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觉得秦国有恩于自己的父亲,这样出兵攻打实在说不过去。先轸说道:“晋文公驾崩不久,秦国没向我们借道,擅自越界攻击我们的同姓国,狼子野心,现在去打他也是为了后代着想,机不可失。”晋襄公觉得先轸说得有理,同意作战。

先轸心里早就制订好了作战方案,晋襄公一点头,他立马带领军队前往崤山,在崤山两侧的绝壁上部署好伏兵,就等着秦军来送命了。轻率的秦军来到崤山隘道,并没有注意有什么不对,一心想着回家的他们想不到自己已经踏入了鬼门关。等着秦军完全进入了山谷,晋军这边立马吹响了战争的号角,封锁了山谷两侧,前后夹击秦军。

秦军翻山越岭,已是十分疲惫,士气低落,面对晋军的突袭,毫无准备,加上山顶乱石滚滚,数万秦兵竟全军覆没,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人沦为战俘。此次战争史称“崤之战”,是先轸继“城濮之战”后指挥的第二次大战,大获全胜,先轸开创了狡诈奇谋的作战方式,可以说是“诡道”的鼻祖了。

晋文公的一个老婆文赢(秦穆公的女儿,并不是晋襄公的生母)听说秦国打了败仗,还有三个将军被抓了回来,于是向晋襄公说情:“秦晋本来联姻交好,可不能为了这三个人伤了和气,不如把他们送回秦国交由我爹自行处置吧。”晋襄公不得不给面子,于是答应放人。次日,先轸朝见晋襄公,问到三个战俘,晋襄公告诉他已经释放了,先轸勃然大怒:“他们三人是我们晋国将士付出生命捉来的,怎么能屏一个女人的几句话就放了,你这是自毁长城!”说完吐了口唾沫,转头离开。晋襄公幡然醒悟,急忙派人追赶,但为时已晚,追到黄河边上时,秦国三位将军已经渡河远去。

秦穆公听说秦军死光了,心痛得不了,后来听说三位将军生还,稍微舒缓了心情,并穿上丧服,在城外等候他们归来。三人回来请罪,准备接受军法处置,谁知秦穆公对他们哭诉到:“这不怪你们,都怪我当初没有听蹇叔和百里奚的谏言,害得你们吃败仗,全是我的过错。”秦穆公开阔的胸襟确实难能可贵,三人于是对秦穆公更加忠心,并且奋发图强,准备报仇雪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3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