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六:战国 第一百零九章 昌平君的抉择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根据原定计划,灭亡三晋后,下一个就是楚国,但秦王政对楚国有点犯难。从宣太后开始,很多楚国人来到秦国发展,楚系大臣在秦国占据了一定的分量。后来楚考烈王娶了秦昭襄王之女,两国成了联姻关系,还让儿子昌平君留在秦国发展。

按照辈分,昌平君就是秦王政的表舅。当年秦王政孤立无援的时候,是昌平君和昌文君出来力挺秦王政,帮他摆平了嫪毐,是秦王政亲政掌权的大功臣,昌平君因此被封为丞相。但昌平君毕竟是楚国人,秦王政如果要攻打楚国,昌平君会怎么想呢。既然尴尬,那就把昌平君支走吧。公元前226年,新郑叛乱后,秦王政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六国不能心慈手软。秦王政下令贬黜昌平君,赶他去到楚国前首都郢。

楚幽王干了十年楚王后去世,他没有儿子,在楚王由楚幽王胞弟熊犹继任,号楚哀王。前面说过,楚幽王其实是春申君和李园妹妹的儿子,后来春申君被李园害死,楚幽王在位时,李园独掌大权。楚考烈王另个老婆生的儿子负刍一直看李家人不顺眼,觉得楚幽王、楚哀王来路不明,楚王应该由自己来当。说干就干,楚哀王上台仅两个月,负刍派人杀了楚哀王和李太后,又灭了李园全家,自立为楚王。

趁着楚国这两年乱七八糟的,现在昌平君也赶走了,灭掉魏国后,秦王政决定趁热打铁,南下灭掉楚国。楚国虽然之前在西部战场上被秦国完全压制,丢掉了大片地盘,但后来吞并了越国和鲁国,疆域仍然辽阔。长平之战后,关东六国中就属楚国实力最强。攻打楚国,派多少兵好呢,秦王政先去问了李信。李信作为年轻一代将领的领头羊,深得秦王政信赖。

李信很自信,所以他叫李信,他说:“打楚国小意思,大王给我二十万兵就足够了。”秦王政:“李将军豪气,果然有大将之风。”二十万够吗?秦王政心里有疑惑,但是嘴上没说,他带着这个疑惑去问了王翦。王翦说:“楚国还是有底气的,没个六十万兵打不下来。”

秦王政一听要六十万,心想这差不多是秦国的全部家底了,都给你王翦我可不放心,于是说:“王将军您老咯,胆子也小了,人家小李将军说二十万就够了,我让他去好了。”王翦笑笑说:“大王说得是,我年纪大了,请允许我解甲归田,回去养老吧。”秦王政同意了,反正现在将领多得是,不缺王翦一个了。

其实王翦也不算很老,这时候估计也就五十多吧,他觉得既然秦王政不信任他,就顺水推舟,这样也算是功成身退了。另一方面,王翦也清楚二十万是肯定打不过楚国的。王翦的作战思路其实蛮简单的,就是以多欺少,实力碾压。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李信和蒙武儿子蒙恬领兵二十万,分两路进攻楚国。李信和蒙恬各带一路,分别从北边和南边进攻楚国,刚开始进展挺顺利的,连续击溃楚国守军,攻占了数座城池,按照这个势头下去,不出一年楚国就得玩蛋了。正当楚王负刍发愁的时候,秦军后方出现了一股反秦势力,主人公便是昌平君。

郢是楚国旧都,之前被秦国攻占,昌平君被贬黜到郢后,心态渐渐发生了变化。昌平君知道秦国早晚是要来的,同时作为秦国大臣和楚国公子的他内心相当纠结,“如果当时老爹没让我去秦国,或许继任楚王的应该是我。”

楚国前线失利的消息不断传来,昌平君愈发煎熬。“管他的,反了吧,反正我在秦国没的混了。”昌平君觉得秦王政已经不信任自己了,而且又有韩国贵族叛乱的事发生,秦王政如果灭了楚国,会放过自己吗?昌平君做出了决定。

昌平君利用楚国公子的身份号召起兵抗秦,郢附近一带原楚国的百姓纷纷响应,还有部分韩国遗民加入了进来。后方着火,李信不得不调转方向,准备和蒙恬会和后攻打昌平君。楚国守将项燕看李信撤走,觉得是个反击的好机会,率领楚军主力对李信部队穷追不舍。项燕整整追了三天三夜,李信应接不暇,溃败而逃。

蒙恬看李信跑了,也就撤退了。楚国胜了,昌平君好像看到了希望,但这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9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