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七:秦 第一章 千古一帝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秦,时间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从西陲小国到超级大国,兼并天下建立大一统王朝,秦国的发展历史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废除分封制,确立中央集权,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基础,影响深远,就是命短了点。

“千古一帝”这个词语最早是明朝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提出的,他认为的千古一帝就两位,一是秦始皇,二是明太祖(有拍马屁成分)。现在公认度最高的千古一帝还是当属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天下已定。秦王政觉得春秋战国以来的“王”都烂大街,他不想再当“王”了,“王”已经配不上现在的自己了。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也这么认为,得给秦王政改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称号。三人思来想去,觉得古代三皇的名号特别响亮,其中泰皇最好听,那就叫泰皇吧。

三人将想法汇报给秦王政,马上被否决了,秦王政说:“你们懂不懂创新啊,还抄作业,算了,我自己想吧。”秦王政不满意“泰皇”这个称号,不过他从中找到了灵感。三皇五帝不是很牛吗,秦王政觉得自己既有三皇的品德,又有超越五帝的丰功伟绩,那索性就结合起来,叫皇帝吧。皇帝以后就自称为“朕”,不叫“寡人”这些了。皇帝这个名号确实够硬,从此成为我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给自己封皇帝后,秦王政不忘给老爹追加封号。老爹原来叫秦庄襄王,现在儿子是皇帝了,就给老爹追封了个太上皇。秦王政觉得谥号这个东西不好,这是儿子议论老子,臣下议论君主,决定不用了,以后自己就是始皇帝,接下来就是二世三世,直到万世,秦始皇的称呼就确定了。

确定好名号,接下来就是国家管理的问题,秦始皇问大臣们的意见。王绾认为齐楚燕的地盘都远离咸阳,如果还是用郡县制的话不好管理,建议秦始皇分封给他的儿子、宗族及功臣们。李斯坚决反对,说道:“咱们就推行郡县制,周就是个大教训啊,诸侯混战,天子卑微,乱成啥样了。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给他们领地就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以后肯定会大乱的,可不能再搞分封了。”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分为36个郡,后来增加到46个。地方政府从上到下的行政区划为郡、县、乡、亭、里,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乡、村。为搭配郡县制,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为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郡一级设郡守、郡丞、郡尉、郡监御史。县一级设有县设县令,县丞,县尉。以上这些是秦朝的正式官员,乡、亭、里的管理依靠以宗族为核心的自治组织。

为了防范六国旧势力死灰复燃,秦始皇强迫六国有影响力的贵族和富豪都搬到了咸阳。秦始皇觉得把有钱有势的人集中起来,剩下的那些穷人就翻不起什么大浪。事实证明秦始皇低估了穷人的力量,毕竟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发现了个问题,现在天下人都是秦国人了,但是人家还在用着六国的语言和货币。要统一就彻底,秦始皇下令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和文字(小篆)。

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确实没少花心思,他还推行了阴阳家邹衍的五德始终说。秦始皇说周是火德,秦是水德,没办法,水克火嘛,这是自然规律。

秦始皇虽然灭了六国,但他觉得天下还没有真正统一,南边还有好大一块地盘被百越部落给占着呢,于是战争又开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6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