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七:秦 第十章 焚书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除了劳民伤财,焚书坑儒也是秦始皇被很多后人诟病的一件事。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暴虐无道的体现,觉得秦始皇太坏了,把儒家毁得一塌糊涂,带来了一场文化上的浩劫。实际“焚书”和“坑儒”是两码事,而且提出“焚书”的人不是秦始皇,是李斯。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摆酒席,请手下们吃饭,国内的七十几名博士都参加了宴会。当时的博士是个官职,得在学术上有一定特长的人才能担任,主要职责是管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事务,反正就是那会儿的高级知识分子。

酒过三巡,博士院院长周青臣站起来吹捧秦始皇:“以前秦国的土地不过千里,全靠陛下的圣明,现在太阳和月亮能照到的地方,没有不被我们大秦征服的。现如今天下推行郡县制,百姓们安居乐业,没有战乱,啊,伟大的陛下,您的功绩肯定会流传千古。”周青臣估计是马屁学专业博士,把马屁拍得既有文彩又有高度,秦始皇听了非常高兴,难怪能当上院长呢。

但不是所有博士都学过马屁,一个叫淳于越比较耿直,他和秦始皇说:“陛下别听周青臣瞎扯,他就是个马屁精,这样阿谀奉承只会加深君主的过错。臣听说周称王天下一千多年,分封宗族和功臣来给自己打工,现在陛下虽然夺得了天下,但你没有可靠的帮手,万一以后出现了齐国田氏、晋六卿那样的权臣怎么办,谁来帮您呢?依我看,还是之前的分封制好。”

淳于越是齐国人,典型的低情商知识分子。郡县制是秦始皇力推的,淳于越却说还是分封制好,一番话下来不但得罪了周青臣,更是激怒了秦始皇。秦始皇表面没有发作,他把这事交给了李斯,说道:“丞相,你看看这事该如何论断。”李斯这时已当上了丞相。

李斯很会来事,也懂秦始皇的想法。秦始皇是喜欢把权力抓在手里的人,所以当时李斯坚决支持郡县制,自然是顺应了秦始皇的心意,而支持分封制的前丞相王绾则慢慢退出政坛,被李斯取代。李斯还写得一手好书法,秦朝统一使用的字体小篆就是李斯发明的,秦始皇几次出游立碑刻字也都是李斯的手笔。现在,李斯是秦始皇最信赖的人。

当秦始皇把周青臣和淳于越的言论交给李斯处断,李斯马上心领神会,选好了立场,开始了下面这段著名的发言:“同志们,时代变了。陛下开创了丰功伟业,迂腐的读书人怎能理解。淳于越说的是之前的事,周王室已被大秦所灭,他们有什么值得效仿的?你们这些读书人,不干些切合实际的事,还拿以前说事,批评现在的制度,这就叫瞎哔哔。”

李斯顿了顿,转而向秦始皇跪拜,说道:“李斯斗胆向陛下建议,如有不妥之处,甘受死罪。以前天下混乱,诸侯并起,读书人喜欢称道古代,批判当下,通过耍嘴皮子来证明自己的学术信仰。如今天下一统,这些读书人仍然私下玩自己的那一套学说,上班的时候乱说,下班了也乱说,在我看来他们不过是沽名钓誉之流,只是为了再君主面前表现自己。这种情况一定要禁止,不然上则威胁到陛下的权威,下则结党营私,混乱超纲。”

秦始皇听了很满意,李斯这家伙果然是个明白人,秦始皇问李斯:“这要怎么禁止呢?”李斯说:“把其他国家的史书都烧了,就留下我们自己的。《诗》、《书》等百家书籍都由国家图书馆统一管理,民间不得私自持有。除了医药、农耕这些科学书,民间的百家书籍三十天内送到官府烧掉,超过时限的受墨刑。以后有人敢私下议论百家学说的,当街问斩。敢以古非今的,灭他全族。官员知情不报的同罪。以后想要学习可以,只准到官家来学,只开设法律专业。”

秦始皇非常赞同,说:“就按丞相说的办。”就这样,焚书运动开始了。李斯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国家垄断学术,统一思想,构建标准的价值观,扼杀所有危害政权的思想。这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手段,并不是为了发扬法家故意针对其他学派。

从定罪量刑就可以看出统治阶级的态度,私下持有书籍不拿去烧毁,只是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罢了,但你拿出来议论不行,更不能说国家制度的坏话,那是要灭全族的。焚书运动对文化固然是一种破坏,但没有那么严重,只不过对读书人来说,太伤自尊了。秦之后儒家作为主流学派,自然对秦始皇焚书一事口诛笔伐,添油加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6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