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六:战国 第九十七章 秦王见顿弱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在吕不韦之后,秦王政现在终于有了可靠谋士,但李斯是个政治家,不是军事家,秦国现在急需一个兵家大牛来进行战略部署。当时大将蒙骜已经死了,其子蒙武的带兵作战能力虽然也很高,但战略还欠缺一点,名将王翦、李信都还没出头,总不能让李斯这帮文臣去指挥军事作战吧。读懂《谏逐客书》之后,秦王政广纳人才,一个叫顿弱的人来到了咸阳,填补了秦王政前期兵家的空白。

史书上关于顿弱的记载并不多,这个名字只在《战国策》中出现过,但他对秦国统一大业的贡献可不小。秦王政听说咸阳出现了个贤者,叫顿弱,就派人去请他,谁知道顿弱故意摆架子,说:“我膝盖不好,不能跪拜,大王如果允许我不跪拜的话,我就勉强来一下吧,否则就算了。”秦王政虽然生气,但为了求才同意顿弱不用参拜。

顿弱见到秦王政,说:“大王,您知道吗?天下有有实无名的人,也有有名无实的人,还有无实无名的人。”秦王政不知道顿弱啥意思,说:“不知道。”顿弱说:“有实无名的是商人,不用干农活却家底殷实;有名无实的农民,天天干活家里也没多少积蓄;无名无实的人就是大王您啊,身为一国之君,却不亲不孝。”

秦王政听到顿弱在骂自己,一下就发怒了,顿弱不管,继续说道:“大王您这么牛逼,不去打六国,还把母亲囚禁起来,我觉得这样不妥。”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顿弱揭了秦王政的伤疤,秦王政心里气极了,但他还是想听听顿弱有什么见解,就岔开话题,问他:“依先生看,寡人能吞并六国吗?”

顿弱其实是故意刺激秦王政,探探他的气量如何,看秦王政没有怪罪自己,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现在天下的形式而言,韩国就像是咽喉,魏国像是胸腹,只要搞定他们,一统天下就好说了。大王如果肯出钱资助我,我愿意替大王去韩、魏两国,策反两国大臣。”秦王政问:“要多少钱?”顿弱说:“三十万金差不多了。”

秦王政一惊,心想这人是来骗钱的吧,就推脱说:“寡人国贫,没这么多钱。”顿弱说:“秦国现在是很强大,但六国合纵的力量不容小觑,希望大王不要吝惜钱财,您就当投资吧,以后消灭了六国,天下尽归大王,这点钱算什么。”秦王政觉得顿弱说得在理,决定重用顿弱。为了表示欣赏,秦王政给了顿弱优厚的待遇。

顿弱除了懂兵法,还会看面相,他觉得秦王政的面相十分刚烈,虽然能干,但缺少仁德之心,他有点后悔给秦王政出主意了,这样会祸害了六国的百姓,就找了机会从秦国安排的住所逃走了。秦王政知道后发怒了,要派人追杀,还好李斯劝住了,说:“大王别杀他,这样以后人才不敢来秦国了,让我去把他追回来。”秦王政答应了。

李斯找到了顿弱,在软磨硬泡之下,顿弱终于答应辅佐秦国,在李斯的建议下,秦王政任命顿弱为国尉,国尉就是原来的庶长,现在改名字了,主管军政,官职仅次于丞相。用钱收买六国权臣的主意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出现过,观点一直,只不过《战国策》中是顿弱,《史记》中是尉缭,其实结合起来,二者就是同一人,古人常以官职称呼他人,尉缭应该是顿弱被封为国尉后的称呼。但这个尉缭和魏惠王时期的尉缭肯定不是同个人,时间差太远了。

尉缭深谙兵法,他提出了治军的12条正反面经验,提出了以经济为基础的战争观,系统总结了战术思想,形成了兵书《尉缭子》。《尉缭子》虽然没有《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有名,但它的内容还是蛮超前的,在兵书上的地位也很高。尉缭没有过实战记录,所以大家可能对这个人并不熟悉,但他的军事思想和策略对于秦国对外战争的指导作用还是很重要的,为秦国统一大业作出了不少贡献,他也因此和孙武、吴起、孙膑并称为兵家四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0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