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五:春秋 第七十三章 春秋到此终结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在赵鞅危难之际,中军将智跞出来帮忙了,智跞其实不是为了救赵鞅,他是准备借机洗牌晋国六卿。智跞准备让其宠臣梁婴父替代中行家进入六卿,再改立范家旁支士皋夷担任范家老大,这样他就能集大权于手中。智跞联合了韩家韩不信、魏家魏侈,一起向晋定公请命攻打范氏、中行氏。晋定公同意,下令三卿出兵。

智、韩、魏三家军队出战,但是难以攻克家底雄厚的范氏和中行氏。范吉射、中行寅反过头来直接带领大军攻打晋定公,公开叛乱,双方僵持不下。但毕竟叛变是站不住脚的,范吉射、中行寅一时半会儿没打下国都,最后战败逃往了朝歌。

范吉射、中行寅逃走了,智跞按照原来的想法准备让梁婴父、士皋夷上台,但赵鞅坚决不同意,赵鞅和韩不信、魏家魏说:“你们年纪小,不知道政坛险恶,如果真按智跞的方案,那么我们三家以后就危险了。”于是韩赵魏三家联合反对,智跞的计划作罢,晋国六卿变成了四卿。

赵鞅不准备放过逃走的范吉射、中行寅,于是率大军攻打朝歌。范吉射、中行寅一方面向意图称霸的齐景公求助,一方面联络戎狄合伙进攻晋国绛都,但智家牢牢守住了绛都,击退了戎狄和范、中行家的联军。

范吉射、中行寅的手下籍秦、高强从朝歌突围,到两家旧地召集了一波人马,发动反击,齐景公则怂恿了郑献公出兵,攻打赵氏的封地,但都被赵鞅击退。混战的初期,赵鞅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接下来的形势将更加凶险。

公元前494年,赵鞅再次对邯郸、朝歌发起进攻,齐景公给郑国调去了一大批粮食和人马,由郑国人带队驰援与叛军汇合。赵鞅部队与敌人在戚邑(今河南省濮阳境内)相遇,展开大战。

由于郑国的增援,赵鞅的兵力不如对方,士兵们都很担忧。赵鞅发表了战前演讲提振士气,随后又在战斗中一马当先奋勇杀敌,士兵们看主帅这么拼命,纷纷浴血奋战,郑国军队败退,这场战役史称铁之战,晋军以少胜多。

铁之战结束不久,智跞病死了,赵鞅从中军佐升任中军将,成为了执政正卿。智跞的接任者能力平庸,韩家和魏家奉赵鞅为老大,此时已经没有人能制衡赵鞅了。赵鞅集大权于一身,开始了长达17年的专权统治。

次年,赵鞅再次集结军队,攻打朝歌,中行寅突围而出,逃往邯郸。范吉射在朝歌独木难支,齐景公便联合了卫国,发兵救援朝歌。赵鞅看到齐、卫联军来救,于是转而猛攻邯郸,两个月后,邯郸被破,中行寅、赵稷逃亡。

齐景公趁赵鞅带兵在前线作战,另外又派了一拨军队朝另个方向攻打晋国,接连攻克晋国城池,护送中行寅到柏人。赵鞅顾不及救援,先集中兵力攻破朝歌,范吉射逃往柏人和中行寅会和。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赵鞅在第二年和范吉射、中行寅发起了决战,打败了二人的军队,范吉射、中行寅逃往齐国。经过赵鞅的东征西讨,晋国8年内乱终于结束。

内部平稳后,赵鞅先后出兵教训了卫国和齐国,取得大胜,进一步清除了范氏、中行氏余党。在赵鞅的领导下,晋国在国际舞台上重新强势了一把。赵鞅执政后致力于恢复晋国霸业,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于公元前476年去世,其子赵无恤接任家住之位。晋国中军将由智瑶(智跞的孙子,即智伯)接任。智伯和赵鞅一样,致力于恢复晋国霸业,但因为他的一个提案,使得晋国陷入到了危机之中,这是后话了。

春秋到公元前476年,就结束了。经过长期的混战,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剩下第一梯队的强国有晋、齐、越、秦、楚,第二梯队鲁、宋、郑、卫、燕,再其他都是些小国。大部分国家都要依附于T1的强国生存。接下去便到了战国时期,顾名思义,战国时期的斗争将更加激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3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