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六:战国 第三十一章 函谷关大战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这次大战的战场位于秦晋边界的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函谷关地形险要,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攻打秦国,首先要突破函谷关。

但即使是如此有利的地形,秦惠文王还是忧心忡忡,因为这次,秦国要以一国之力抗衡战国七雄里的其他六位,这怎么打得赢。这时候陈轸出使来到了秦国,回到故土,感慨万分。张仪对陈轸自然没有好脸色,问他:“好啊,你们楚国组织了联军来打秦国,你还有脸来。”陈轸回答:“没办法,我就是按照礼节来送个战书。不过我倒是有个建议。”

秦惠文王很会用人,他知道陈轸的本事,就让陈轸帮忙出主意。陈轸的立场其实还是挺暧昧的,一方面他作为秦国人不想秦国被打得太惨,另一方面他已在别国当官,不能坐视秦国一家独大,忠义两难全。因此陈轸给秦惠文王说了两点,陈轸首先对秦惠文王说:“大王其实没啥好担心的,楚国、燕国受秦国的威胁不大,这次出兵基本就是做做样子,而齐国这么远,他们根本就不会出兵,其实真正出力的就是韩赵魏了。”第一点是帮助秦惠文王分析局势,提升信心,秦惠文王觉得很有道理,问陈轸秦国应该如何备战。

陈轸又说了第二点:“要安抚好后方的义渠国,送点礼物给他们消除隐患,避免到时候两头夹击。”这第二点却是坑秦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前文提到过,公孙衍之前早就和义渠王说过,如果秦国要和东方各国打仗,肯定会送礼过来的。陈轸这么建议秦惠文王,也是和公孙衍事先就商量好了的。

秦惠文王按照陈轸的建议,派人向义渠国送礼,义渠王看到这么多礼物,想起了公孙衍的话,就知道秦国是要和东方各国干架了。义渠王表面上收下全部礼物,感恩道谢,等使者一走立马组织兵力,偷袭秦国李帛,李帛的守军没有防备,被打得很惨。秦惠文王很生气,说:“义渠这个王八蛋,忘恩负义,等我空了再收拾他们。”

秦惠文王这时候确实没空管后边,因为此时秦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开往函谷关了。合纵联盟那边,齐国果然没有出兵,燕国军队则拖拖拉拉的,比原定计划晚了好几天才赶到与大军会和。等五国联军赶到函谷关,秦国守军已经严阵以待,函谷关之战爆发。

秦军依托函谷关的有利地形,龟缩防守,挡住了联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五国联军那边,楚军和燕军出工不出力,就在旁边当啦啦队,真正拼命的就是三晋军队。按说如果再春秋时期,就算没有楚、燕的帮忙,晋国的实力也足以碾压秦国。但是时代变了,秦国已经站起来了,如果三晋一心同体,还是可以勉强胜过秦国的,但晋国已经分裂成韩赵魏了,三国不可能永远步调一致。而且楚、燕消极应战,三晋的士兵也不想卖命了,士气大减。

函谷关确实难打,三晋军队损失惨重,楚国看玩得差不多了,先行撤军,燕国马上也溜了。盟友都走了,韩赵魏也只好撤军了。第一次的合纵攻秦之战,以失败告终。

三晋联军向东撤退,秦惠文王派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展开反击。公子疾的家在渭阴乡樗里,所以人们也叫他樗里疾。樗里疾带着秦国的虎狼之师,冲出了函谷关,在韩国修鱼(今河南原阳)追上了三晋联军,双方展开大战。三晋联军攻打函谷关无功而返,信心严重下降,根本不是秦兵的对手,大败而逃,韩国大将申差被俘虏。

修鱼之战后,樗里疾乘胜追击,继续攻打韩国。虽然秦军和三晋联军兵力相当,但此时的三晋已毫无战意,抵抗不住秦军的猛攻,八万士兵被斩首,韩公子奂、赵公子渴纷纷战死。联军惨败的消息震惊了各诸侯国,一时间人人自危。

魏襄王看势头不对,赶紧安排合纵派的公孙衍下岗,并派人去求和。魏指大臣田需为了上位,趁机中伤公孙衍,说都是他的合纵计划害得魏国怎么惨,公孙衍于是在魏国失去重用,便跳槽去了韩国,准备继续他的合纵事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2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