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卷六:战国 第十八章 围魏救赵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虽然从魏武侯开始,魏国经常打败仗,但魏国变法早,积累了雄厚的家底,到魏惠王时,魏国实力仍然稳居榜首。强大的魏国引起周边列国的戒备,其中赵国赵成侯想搞事了,上位后基本年年都在打架。打了十几年后,魏国还是如此强大,赵成侯于是改变思路,从外交入手。

公元前356年,赵成侯先和齐国、宋国在平路会盟,后来又和燕国在阿地会盟,签订了同盟协议。做好准备后,赵国向南扩张,发兵攻打卫国,占领了漆及和富丘(今河南长垣境内)。

魏惠王不满赵国染指中原,就派大将军庞涓出击攻打赵国。庞涓是个用兵的高手,在他的带领下,魏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成侯带领众人开始了艰难的守城战,同时派人向齐国、楚国求救。楚国不想管这个事儿,齐国之前和赵国结盟过,算是盟友,齐威王有意向发兵救援,于是找来群臣商议。相国邹忌觉得齐国还不够强大,建议不要去惹老大魏国。稷下学宫的另一名优秀毕业生段干纶建议齐威王分兵,一支部队向南攻打魏国襄陵(今河南睢县),以此分散魏军精力,等魏军攻破邯郸后再救赵国,这样可以同时削弱魏、赵两国的实力。

齐威王采纳了段干纶的意见,派出一支部队联合卫国、宋国攻打魏国襄陵,另一支部队由田忌、孙膑带领救援赵国。齐威王本来准备让孙膑当主将的,孙膑说自己是遭受过酷刑,身体残缺,不适合当主将,于是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拜孙膑为军师。

邯郸城被庞涓围攻两年,终于失守。田忌就对孙膑说:“我们直接去干翻他们吧。”孙膑说:“不急,魏军主力长期在外作战,肯定累得够呛,现在他们国内空虚,我们不如直捣魏国都城大梁,到时庞涓肯定会撤军的,赵国就得救了。”之前魏国为了更有力地控制中原地区,将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搬迁至东边的大梁(今河南开封),更靠近齐国,没想到被孙膑利用来围魏救赵了。

为了掩饰战略意图,孙膑建议先南下佯攻魏国平陵(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东北)。平陵虽然地小,但是个战略要地,兵力充足,易守难攻。孙膑说攻打平陵可以让魏国人觉得我们齐军指挥官是个二货,让他们掉以轻心。

田忌采纳孙膑的计策,大军开向平陵。等接近平陵时,孙膑让田忌命令齐国附近的两个城池直接发兵攻打平陵,吸引魏军注意,被打得大败。另一方面,孙膑派出一小队先锋,直接冲到了大梁城,逼迫庞涓回来。在庞涓撤回路上,孙膑还派了少数部队和庞涓交战,每次开打就故意示弱逃跑故意外。庞涓觉得齐国兵不过如此,于是舍弃辎重,轻装行军,日夜兼程赶回都城救援。

这一切都在孙膑的预料当中,按照孙膑的部署,齐军主力已在庞涓回来的必经之路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设伏。当时齐、魏双方的兵力差不多都是八万左右,但魏军被孙膑的一步步策略折腾得够呛。等庞涓率领大军经过桂陵,齐军杀声四起,伏军尽出,魏军顿时大乱阵脚,纷纷逃散,主将庞涓则被生擒。见到孙膑后,庞涓幡然醒悟,难怪干不过齐国人,原来是自己的克星孙膑在当军师。

这场战役史称桂陵之战,是一场精彩的阻击战。孙膑步步为营,避实就虚,设套框柱了庞涓,不过孙膑不像伍子胥那么狠,倒是没有杀了庞涓泄恨。

桂陵之战魏国虽然大败,主帅被俘,不过本身家底雄厚,赵国邯郸仍然被魏军占领。另一边,魏惠王调用了韩国军队打败了攻打襄陵的齐、卫、宋联军。齐威王看魏国还是这么强壮,想要停战了,就请求楚国当中间人进行调解。魏国遭受重大失利,同意调解方案,于是各国停战,魏军撤出邯郸,赵国得救,庞涓则被齐国放了回来。

按照当时的实力排名,魏国仍然占据榜首,齐国则跃居第二,楚国第三,秦国此时还在上升期,暂居第四。春秋末代霸主越国经历了数次内乱,国力大衰,已经大不如前了,依靠着家底勉强排第五。韩国经过申不害变法后,实力超过赵国,排第六。赵国第七。燕国这时候还比较落后,和宋国、鲁国实力差不了多少。这也是魏国最后一次霸榜了,宣告魏国霸业终结的战役即将来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7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