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7章 信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刘隅沿着青石板缓缓向前,此时在街上行走的人并不多,但脸上多带着几分笑意。

看到这样的场景,刘隅心中一暖。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部无言的血泪史。

从刘隅带到这个世界之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景象,他见过太多次,从开始心痛、不忍、到现在的逐渐麻木。

他知道,就算自己心肠变得多么坚硬,脸上表情变得如何冷漠,但心中那份热血从来没有停止过沸腾。

就在这座城市,就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他曾立下誓言。

我要让人人耕者有其田!

我让人人活着有尊严!

我要让胡人看到汉人就胆寒!

我让要中华民族一直屹立在世界之巅!

他一直怀着这个朴素的念头,在努力,在奋斗,他相信凭借着汉室宗亲的身份,凭着超越时代的见识,最后的结果一定能实现。

在刘隅沉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一处小院前。

院门口一处装饰,两棵小树,显然庄重而宁静。

刘隅示意许褚送上名刺。

等名刺送过后,没过多久,就从院内快步走出来一人。

一身儒衫的蔡邕,虽然满头白发,但精神依旧矍铄,他看着刘隅急忙行礼。

“蔡邕拜见刘皇叔,当日活命之恩,还没有当面拜谢,请受我一拜。”

说完,正要对于刘隅行大礼。

刘隅快步走上前,一把扶住蔡邕,笑道:“蔡公不必如此,蔡公之才,天下罕有,留下蔡公,乃是为大汉留才,可当不起蔡公大礼。”

蔡邕还想再拜,却被刘隅死死拉住,他见刘隅态度坚决,也只能作罢,拱手一礼,把刘隅迎进了院内。

此处宅院就是当初蔡邕住过的那座。董卓一把火,把院内的物件焚烧殆尽,如今这一切,都是按照之前模样兴建的。

刘隅看着熟悉的小桥流水,假山花草,恍若隔世,当年他在王允的酒宴中,写下《将近酒》,得到才高八斗的赞誉。

因为这件事,他被董卓叫到府上和蔡邕比试,因而和蔡邕结缘,后来刘隅前来拜会蔡邕,就在这座小院之中。

蔡邕笑呵呵请刘隅入座,把一杯茶送到刘隅手中,笑道:“虽然我隐居在小院之内,不问世事,专心修史,但皇叔的消息,还是会不自觉传入我的耳中,如今皇叔兵锋日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取下豫州。”

刘隅饮了一杯茶,慢慢说道:“汝南郡乃是袁家根基,兵力雄厚,想要攻占并不容易,不瞒蔡公,这些天迟迟没有动身,就是为了汝南郡的事情而忧心。 ”

蔡邕笑道:“皇叔想要中兴大汉,必然前路漫漫,袁公路少谋,皇叔多智,用不了多久,豫州必然会落入皇叔手中。”

刘隅苦笑,又喝了几杯茶,刘隅才缓缓的说道:“如今汉室衰微,诸侯并起,想要中兴大汉,并不容易,袁本初在北方虎视眈眈,时刻觊觎雒阳,曹孟德同样也是这样的想法。这两人都是当世豪杰,被他二人盯着,我时刻警惕,如芒在背。”

蔡邕听到曹操的名字,微微一怔,他对曹操的才华很欣赏,在雒阳时,可以说和曹操照顾有加,极为推崇。

他了解曹操,他应该是忠于汉室的,怎么可能像刘皇叔说的那样,攻取雒阳。

“刘皇叔,曹孟德志气虽然不小,但应该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攻击雒阳。”

刘隅笑了笑道:“曹孟德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英雄,他的行事风格,就不会拘泥形式。”

蔡邕问道:“当年在雒阳时,我曾在孟德相交,算得上知己,皇叔如果需要,我可以给他写一份信,说明利害。”

刘隅摇了摇头。

像曹操这种志在天下的枭雄,虽然感激当年蔡邕对他的引荐,但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束缚自己的行为。

只要他有机会,就会像捕食猎物的狼,凶猛无比的从树林中窜出来,然后一口咬断猎物的喉管。

不过刘隅今天前来,确实是想让蔡邕写封信,不过不是给曹孟德,而是孔融。

刘隅想要通过他和孔融的关系,让孔融帮他找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太史慈。

此人的箭法高强,和黄忠有一拼,如果能得到太史慈的相助,对于攻取汝南郡,肯定会大有裨益。

在刘隅看来,这个时代的神箭手,就是后世狙击手的存在,能对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如果能在战场上斩杀敌将,就能打击敌军的士气,对战争起决定性的作用。

有了神箭手相助,攻城的效率必然会大大增加。

“蔡公,不瞒你说,今日前来,一来是拜会蔡公,二来的确是想请蔡公写一封信。”

“不知是何信?请皇叔示下。”

“我听闻蔡公和孔北海,乃是平生知己,就想蔡公跟孔北海写封信,让他帮我留意一个人。”

“如果我没有记错,此人应该在辽东,但此人的母亲,目前应该在北海,孔北海命人好生照看他的母亲,用不了了多久,他必然会从辽东归来,到时候,还请孔北海让此人前来雒阳。”

蔡邕哈哈大笑,不就是让孔融帮忙找一个人,这件事对于蔡邕来说,不算难。

他只是有些好奇,竟然是什么样的人物,竟然能让刘隅如此倾心。

“不知是哪家的子弟,竟然能让皇叔如此看重?”

“他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氏。我听闻此人武艺不俗,犹善骑射,就想把他招揽在麾下。”

蔡邕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开始吩咐下人取来纸笔,开始书写,薄纸上的字迹潇洒飘逸,正是蔡邕擅长的飞白体,转眼功夫,一封书信已成。

蔡邕将书信看了一眼,递给刘隅。

“刘皇叔,这封信就有劳您送过去吧。”

“理应如此。”刘隅接过书信,放入怀中。

两人有寒暄几句,刘隅找了一个由头,准备离开,刚站起身来,却见不远处不知何时站着一个美丽女子,笑意盈盈,不是蔡文姬是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86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