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2章 慌乱的王允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刘隅听到王允这般说,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王允继续劝道:“云起,事关大汉社稷,万不可犹豫。”

刘隅点头道:“世伯,侄儿知道轻重,若真是天子有难,侄儿必然粉身碎骨,也会舍命相救。”

王允听出刘隅话中隐藏的含义。

“贤侄,莫非还不相信这诏书是天子所发?”

“侄儿只是有些想不明白。”

王允饮了一杯茶。

“不瞒贤侄,诏书从宫中带出后,老夫已经细细研读无数遍,断不会有假。天子虽然年幼,却是聪慧之人,能看清董卓的面目,发出此诏,完全可能。”

“贤侄你想啊,如今天子被困在宫中,除了身边近侍,任何人都见不到陛下,除了天子自己,谁又能发出诏书?”

刘隅细细查看勤王诏书,玉玺清楚,断然不会有假。正如王允所说的那样,除了天子,谁又能发出诏书,总不会是董卓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如今董卓大权在握,在雒阳的温柔乡中,早已经沉醉。

大权在握,美人在怀,曾经的西凉的雄狮乐不意凉,怎么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世伯言之有理。这件事侄儿细细筹划一下,如今侄儿虽有诏书,却无兵无将。当务之急,是要找一个实力强、威望高的诸侯。侄儿心中有一个人选。此人就是冀州袁绍,他实力雄厚,威望也高。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此事必成。”

冀州,袁绍。

王允听到这两字,脸上一怔。他又不好说出袁绍的野心,只能委婉说道:

“贤侄,袁绍此人,虽然势大,老夫却担心他明哲保身,不会来救陛下,老夫觉得你出雒阳后,去找南阳袁术,他是袁氏嫡子,威望和势力都不弱于袁绍,如果得到他得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刘隅有些不解,在的印象中,这个时期的袁绍凭着一句硬刚董卓的话,在朝野上下威望极高,后来十八路诸侯,盟主之位,也是由袁绍担任。

而袁术相比袁绍,还差了好几个档次。

担任盟军粮草官之时,扣发孙坚的粮草,致使孙坚在虎牢关大败,他的大将祖茂战死。可以说如果不是袁术小人行径,那一次孙坚就有可能攻破虎牢关,直扑雒阳。

如果一战能到雒阳城下,这段历史极有可能会改写。董卓西迁长安,焚烧雒阳的也许就不会发生,汉朝的命运也许还会存续。

后来他拿着一块玉玺,就觉得是天命所归,直接称帝。被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身死业消,成为天下的笑柄。对于这个一个既无见识、又无肚量、偏偏野心还大的人,刘隅实在不看好。

“袁术虚有其表,断不能担当此任。”

王允继续说道:“云起,老夫心中还有一人,定然能担此大任。”

“世伯请说。”

“此人和云起一样,也是汉室宗亲,他单枪匹马入荆州,平匪患。仅仅年余,就使得荆州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如今手下精兵数十万。”

“刘表,刘景升。”

王允微微一笑道:“云起既然听闻过此人,觉得此人如何?”

“刘景升刚入荆州不久,匪患虽除,可根基未稳,再加上此人性格保守,侄儿觉得他必然不会冒险参与讨董。”

刘隅思来想去,如今最靠谱的人,还是袁绍,历史上此人虽然在官渡之战上败给了曹操,可根基未伤,若不是他后来病死,诸子之间争权夺利。他和曹操谁胜谁败,还真不好说。

可听王允的意思,似乎对袁绍颇为不喜,这让刘隅觉得有些反常。

“世伯,请恕侄儿妄言,世伯可是与袁绍有隙?”

王允闻言,尴尬一笑:“云起何出此言,老夫怎么和他有隙。”

“没有,绝对没有。”

刘隅一直在观察王允的神色,只见他神色之间有隐藏不住的丝丝惊慌。

王允略显慌乱的表情。让刘隅觉得自己在哪里见过,他仔细思考着和王允见面的瞬间,突然一个念头从他脑海中闪过。

对了,天子春猎。董卓带着吕布出发时,王允也出现这种表情,自己还跑过去,关心询问,王允说自己是被马匹所惊。

当时刘隅也没有在意,现在回想起来,王允显然是在说谎。别看此时看王允年老体衰,弱不禁风。年少时那双手也是挽过劲弓,骑过烈马的,这样的人物,岂能被小小的马匹惊吓。

“世伯,有一事,侄儿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今日世伯既然在,侄儿就斗胆问问世伯,天子春猎遇刺,到底是不是跟世伯有关?”

王允显然没想到,刘隅突然这样问。

脸上带着的慌乱再也掩饰不住。手中的茶杯微微一抖,杯中茶水溢出少许。

“贤侄,何出此言?老夫怎会和天子遇刺有关?”

刘隅不动声色,把王允茶杯斟满。

“世伯,如今这堂内,只有你我二人,出世伯之口,入侄儿之耳,世伯何不实言?”

王允此时早已经恢复了平静,他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茶。

“贤侄,老夫已经言明,莫非贤侄信不过老夫。”

刘隅慢慢道:“春猎天子和董卓同时遇刺,刺杀董卓那一队据说是先帝虎贲卫,王越曾任虎贲将军,此人侄儿曾在世伯府上见过。”

“那日世伯失态,世伯推说因马受惊,若侄儿所料不错,世伯当时是想留下吕布,好让王越能顺利刺董。两队人马动手,显然早有默契。侄儿一直想不通,虎贲卫以忠心着称,怎会刺杀陛下,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们一开始的目标都是董卓,只不过最后对方换了目标。”

“能够在董卓不知道的情况下,渗入到随行甲士。能做到的并不多。这天下除了袁术,袁绍,侄儿实在想不出谁有这么大的能量。”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这句话绝非戏言。”

“袁术空有大志,却无谋略,侄儿猜测这人必然是袁绍。能让王越带领的虎贲卫和袁绍合作,这天下除世伯还能是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3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