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8章 修史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刘隅的话,瞬间让堂内的气氛变得欢闹起来。

低声的议论声缓缓响起。

这些人不敢议论王允,只能把目标转移到刘隅身上。

刘隅不用听,只看众人的表情,就知道说的都是赞誉之言。

蔡邕更是满是泪痕,他没有想到,刘隅竟然对自己如此信任。

他一直以为刘隅才华横溢,到了今日,他才明白,刘隅的德行竟然比他的才华,还高上几分。

他双目含泪,口中哽咽道:“皇叔……”

他心中激荡,这两个字一出口,再也说不下去。

王允对于议论声充耳不闻,他知道刘隅才华横溢,自己和他辩论,并没有多少胜算。

他沉默片刻,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既然说不过你,那自己就不再开口,他挥手示意甲士,带着蔡邕离开。

蔡邕一言不发,任由甲士带着自己向外走去。

宴会经历蔡邕这一出,也就变得索然无味,很快众人就很有默契的离开了。

对于这个结局,刘隅早有预料,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真正劝住王允。

在历史上,蔡邕被抓进牢中不久,就被王允杀死在里面。从其中可以看到,王允对蔡邕的恨意有多深。

如今他要做的,就是在蔡邕被杀之前,从里面救出蔡邕。

对于如何救出蔡邕,刘隅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

在宴会一结束,他就来到王允的府邸。

王允在书房中脸色铁青,但听说刘隅到来,还是让人把他带了进来。

王允本以为会听到刘隅的苦心劝说,谁知刘隅接下来一句话,就让王允眉开眼笑。

“世伯,刚才侄儿细细思索后,才知道世伯所谋深远,刚才宴会之上是侄儿无状了,还望世伯见谅。”

“贤侄,老夫就知道你天资聪慧,必能明白老夫的苦心,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敢问世伯,蔡邕此人如何处置?”

王允冷笑。

“他依附董卓,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刘隅出声附和道:“世伯,言之有理,他依附董卓,就是大汉的敌人,只有公开处决,才能显示朝廷的威严。”

如何处决蔡邕,这件事在王允心中盘算了许久。

蔡邕威望颇高,公开处决,震慑效果更好,却也容易激起天下读书人的怨气。

“贤侄,老夫思虑良久,还是觉得公开处决有些不妥,也罢,到底是同朝为臣,就让他在狱中自裁吧。”

“世伯,言之有理,既然如此,侄儿这就去牢狱,替世伯完成这件差事。”

王允见他如此积极,脸上露出些许笑容。

“贤侄贵为皇叔,这种差事不用让贤侄前去,老夫派一名小吏传命即可。”

“蔡邕毕竟是当世大儒,若小吏前去,蔡邕不愿自裁,到时候闹将起来,恐怕会对世伯的名声有损。不如让侄儿前去说服蔡邕。让他认罪,自裁,这样既能显示世伯仁德,又能震慑天下,岂不是两全其美。”

“贤侄,你有把握说服蔡邕?”

“蔡邕有一女儿名叫蔡文姬,目前跟着他住在长安城,侄儿只需要答应好好安置蔡文姬,蔡邕必然同意。”

刘隅这番话一出口,王允心中连连赞叹。

此计甚妙,不但解决了蔡邕,还能收获一番赞誉,可谓一举多得。

“既然如此,就有劳贤侄了。”

“世伯放心,侄儿必不辱使命。”

从王允府邸出来后,刘隅就直奔监牢。

来到监牢门口,狱卒见到是刘隅前来,连忙行礼,态度恭敬,让刘隅恍若隔世。

确切的说,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从监牢开始的,当时的他,面对马上被处决的状态,惊慌失措。

那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想跟狱卒套近乎,发现对方根本不理你。

再看如今监牢中的这些人,一个个低头徐行,大气也不敢喘。

在狱卒的带领下,刘隅很快就见到了蔡邕,仅仅过了半日。他就面容憔悴,两眼失神。

狱卒打开牢门后,刘隅挥手示意狱卒退下。

刘隅走进监牢,看着失神的蔡邕,轻声呼唤。

“蔡公,蔡公……”

蔡邕听见有人呼喊,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见来人是刘隅,他一把抓住刘隅。

“皇叔,您来了,可是王公听取了皇叔的劝谏,要宽恕我?”

刘隅摇头。

“蔡公,你猜错了,恰恰相反,王公派我来劝蔡公自裁。”

蔡邕听到这句话,眼神中刚出现的那一丝希望,瞬间烟消云散。

他沉默半晌,才长叹一声,悠悠说道:“老夫已经年至花甲,死不足惜,只可惜,老夫所修的汉史,还没有完成。”

“既然命里如此,老夫多言无益。”

说完悠悠长叹,自己读史记时,常常为了司马迁遭受宫刑,而扼腕叹息,到了今天才知道,司马迁虽然遭受宫刑,可比自己幸运多了,自己就算想忍辱负重,完成史书编辑,却根本没有机会。

“邕有一事相求,请皇叔务必答应。”

“你说说看吧,若是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义不容辞。”

蔡邕脸上沮丧之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是一股狂热。

“汉史的资料,老夫已经整理大半,我死之后,还请皇叔把这些资料收起来,然后找一个知识渊博之人,完成剩余的工作,如此,老夫虽死犹生。”

刘隅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蔡邕还心心念念着史书编辑。

这种忘我的精神,让刘隅心中有些感动。

如果换做自己,自己肯定做不到,自己都死了,哪还会去管有没有完成工作。

“这件事,我做不到。”

刘隅的话,让狂热的蔡邕瞬间凝固下来。

在蔡邕的记忆中,刘隅对于文学如此喜爱,必然不会让这些典籍失传。

他刚才故意把这件事托付刘隅,就是想让刘隅担当起汉史的大任。

当今世上,除了刘隅的才华,能让他心生敬佩,其他人根本就难入他的眼界。

他也相信,以刘隅对于文学的喜爱,就算自己不把这件事托付给他,等自己死后,刘隅也不会坐视不管。

谁知自己说出口,刘隅没有思考片刻,就直接回绝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35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