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48章 牵连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在李儒走后不久,林中的战斗正式开始,在一波波陷阱过后,无数的利箭带着呼啸的破空声,飞向西凉甲士,一时间,无数人中箭倒下。

接下就是偷袭,杀戮, 在这种近似无赖的打法下,战斗很快就出了结果。

四千铁骑,全部被歼灭,刘隅带五百人,损失了近四百人。

虽然战损率接近十比一, 刘隅还是不太满意。自己这一方,以逸待劳,设置了多处陷阱,又在王越这个老挂逼,不对,是老剑客的加持下,才取得这样的成绩。

若是没有这些先决条件,最后倒下的一定是自己。

刘隅踏出树林,李儒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他心中一沉,知道自己的谋划已然败露。

刘隅深知李儒的能力,他知道如果给李儒足够的时间,李儒一定会把自己精心策划的妙计全部逆转。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趁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说服吕布。

李儒一路上马不停蹄,直奔坞堡。

来到坞堡门口,见一切都很平静, 李儒一颗悬着的心,才暂时放松下来。

他急忙向里面走去,刚走到门口,与一人撞在一起。

李儒被撞倒,倒在地上,李儒正要怒斥,却见面前一人,身形肥胖,脸上怒气未消。不是董卓又是谁?

李儒行礼后,开口问道:“相国发怒,可是因为奉先。”

“文优也知道他谋反的事了?你来的正好,咱家正要发兵去斩杀此贼。”

“谋反一事,相国从何说起?”李儒想到刘隅的计谋会十分狠辣,却没有想到竟然如此厉害,直接往谋反上说起,怪不得相国会如此动怒,“温侯对相国忠心不二,相国万不可听信谗言啊。”

“咱家又不是几岁孩童,岂会因为三言两句,就定了他的罪。”

说完,就带着李儒往内堂走去, 两人刚坐定,董卓就拿出那封信,递给李儒。

“文优自己看吧,咱家对他这般好,高官厚禄,赏赐不断,想不到他还是狼子野心,看我等退居长安,他竟然想勾结袁绍,准备和袁绍里应外合,斩杀我等,像这样喂不熟的狼崽子,留他何用。”

董卓说完,仍是怒不可遏。自从吕布归顺后,董卓为了笼络吕布,对吕布的恩赏的确在诸将之上。为此,一些西凉旧将怨声不断。董卓对这些流言蜚语不管不顾,硬生生地顶住了压力。

他本以为吕布会感恩戴德,誓死效忠自己,谁知道自己刚败退到长安没多久,吕布竟然勾结袁绍。

李儒手里那封信,满是震撼。

从他拿到的这份信来看,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他和吕布私交不深,毕竟都在董卓麾下做事,日常的字迹,他还是认识的。

这封信的字迹从表面看,毫无疑问,就是吕布的字,没有任何问题。

若仔细琢磨,还是能感受出一些差异。

吕布久经沙场,字迹算不上优美,却透着几分强硬之气。

此人模仿吕布的字,已经尽量去模仿吕布的风格,可终究因为两人的经历不同,神韵也有些差别。

“相国,这份信不是奉先所写。”

李儒很快给出了答案。

董卓微微一怔,在西凉军中,最熟悉吕布的字的有几人,其中一人就有他,这封信自从李傕送进来后, 他再反复进行了确认,确认这封信,正是吕布的字迹。

确认了此事后,他才让李傕说起他在酒舍中的听闻,董卓听到这种情况后,确信无疑,就派李傕前往酒舍前去抓人。

“文优为何如此说?奉先的字,咱家岂能不认识。”

“相国请看,温侯的字,并没有多少难度,有心者就可以模仿七八分。要辨别真假其实也容易, 只需要把温侯招进府中,一问便知。”

“在文优回来之前,咱家已经把他召进府中了。”董卓冷笑,“这种不用想,他也不会承认。”

李儒一听吕布已经来过,刚舒缓的情绪,瞬间紧绷起来。

他细细询问董卓事情的经过。

经过了解,李儒就知道这件事,有些难办。董卓见吕布不承认,没有控制住情绪,两人起了冲突。

其实说冲突,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是董卓拿起方天画戟打吕布,吕布逃走, 董卓眼看追不上,把方天画戟直接投掷了出去。

吕布的身手了得,这种级别攻击,根本对他没有任何杀伤力。

“相国,以儒所见,此事真假未定,万不可迁怒温侯。如今温侯新走,心中必然惶恐,此时,还需要相国把他招进府中,好生安慰一番才是。”

“文优你只管查证,在没有证据之前,吕布脱不了干系,咱家不知他的罪,已经是对他恩赦,还说什么安慰他。”

李儒苦劝,董卓只是不听。

李儒想到一事,说道:“相国可知,刘隅来长安了。”

“他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到长安来,正好,咱家要抓住他,用他人头来祭奠死去的兄弟。如今他在何处?”

“在长安城外密林,儒已经派出四千铁骑捉拿他,如果一切顺利,此时的战斗,应该已经结束,刘隅的人头,很快就会送到相国面前。”

董卓听到这个消息,怒气消了大半,脸上出现也露出一丝笑意。

“让他就这么死了,便宜他了, 咱家还想把他剥皮抽筋呢。”

李儒提起刘隅并不是想讨论如何死法。

“刘隅奸诈,他来到长安必然有所图谋,相国您想啊,吕布这封信,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刘隅出现在长安后出现,是不是特别不正常?”

“文优的意思是说,这是刘隅的奸计。”

李儒点头。

“不错,刘隅在虎牢关前就曾无数次使出奸计,此事不可不防。”

董卓本来已经要调集人手,捉拿吕布了,被李儒一番言语后,心中也泛起了犹豫。

李儒说的不错,刘隅来的时间太不寻常,他刚来来到长安,就发现吕布造反的书信,莫非两者真有什么牵连。

“此事太不寻常,让咱家思虑片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415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