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1章 退兵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吕布在回虎牢关的路上,遇到带兵出去的李傕,听李傕说带兵去接应自己,吕布在心中一阵冷笑。

若不是李傕在另一条战线之上过早的溃败,让关东联军所有的注意力都落在自己身上,这场仗根本不可能会失败。

吕布清晰的记得,李傕的任务是牵制,只要他能牵制住一条线的关东联军,就算顺利完成了任务。

可偏偏一个如此简单的任务,李傕还能迅速败下阵来。

吕布有些不明白,甚至更准确的说有些气愤,在那回到了虎牢关后,吕布就直接回到自己住处。

李儒听到吕布回来的消息,心中喜悦,他知道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吕布并没有投靠刘隅,这一切都是刘隅的计谋,可笑的是,李傕竟然轻易就相信了。

李傕的轻易出逃,直接让自己的计划失败。

更让李傕担心的是, 董卓听到这一次损失八万精锐时,已经没有了任何斗志。

“文优,关东联军势大,短时间内恐很难获胜,不如退回雒阳,从长计较。”

“如果退回雒阳,虎牢关用不了多久,必然会被关东联军攻破,雒阳无险可守,恐怕不是久留之地。”

“咱家记得文优说过,雒阳待不住,咱们就去长安,长安离咱们家近,做起事来也方便。”

李儒默然。

从心理上他并不愿意放弃雒阳,退守长安。长安地势虽好,可毕竟早已经破败,和雒阳这座二百年的政治中心相比,就算把人口财富都迁过去,短时间也难恢复到雒阳城的繁盛。

“相国,迁入雒阳这件事,太过重大,还需要慎重考虑。”

董卓挪动着肥胖的身子,有些有气无力。

“咱家这些天一直在考虑,虎牢关咱家是待不下去了,咱家今日就回雒阳。”

董卓的这番话,彻底让李儒明白,当年雄心勃勃的董仲颖已经彻底远去了,这些天董卓的雄起,更是一个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随着时间的推移,雄心勃勃的董仲颖终将离去,在肥胖的躯壳内,只留下贪图享乐的大汉相国董卓。

李儒有些心灰意冷,这么多年自己精心谋划,才让董卓从偏远的西凉,来到雒阳,如今仅仅过了两年,就要拱手让出去。李儒不甘心!

他有无数机会能赢,能助相国消灭关东联军,一统天下,可每一次都让刘隅破坏,无数的愤恨涌向心头。

一个恶毒的计划浮现在李儒的脑海,他决定再送给刘隅一份大礼,这份大礼,一定会让刘隅感到惊喜。

李儒很了解诸侯的习性,知道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自己把这个致命的诱惑抛出后,他们就会像饿了无数天的野狗遇到食物一样,不顾一切的扑上去进行撕咬。

李儒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似乎看到在不远的将来,刘隅被关东联军围攻,死在他们手中。

董卓集合完大军,出发回雒阳,和出雒阳时不同,这一次董卓没有骑马,而是早早钻进了马车。

躺在松软的马车之上,董卓心中一阵舒爽,他终于要离开阴冷的虎牢关,回到雒阳城了。

吕布面如表情的骑在赤兔马上,心情五味杂陈,从刚出雒阳时的不可一世,到如今情绪失落,吕布只经历了两场战斗。

这两场战斗,对方都是三对一,在其他人看来,吕布虽败犹荣,可吕布不这样认为,他是吕布,他一个战无不胜的吕布,无论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三个人,失败就是失败,没有任何借口可言。

从董卓的肢体语言中,吕布也明显感受到了变化,他在董卓心中的地位,已经极速下降,再难恢复往日的荣光。

高顺跟在吕布身后,看着渐渐远去虎牢关,在心中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李儒还没有走,他给李傕留下精兵三万,让他镇守虎牢关,临行时,他已经给李傕说了无数遍,死守此关,不论任何情况,都不要出关迎战。

看着李傕不停的点头答应,李儒心中并没有多少轻松的感觉,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他需要李傕在此处最少守住十天,他才能把雒阳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妥当,只要过了十天,这座虎牢关丢失与否,对于李儒来说,已经意义不大。

在大军开拔许久,李儒才慢慢登上马车,贾诩依然在闭目养神,这一次李儒并没有叫醒他,而是望着越来越远的虎牢关静静出神。

直到看不见虎牢关,李儒才缓缓收回了目光,这一刻,他眼中的神采已经消失不见,变得空洞无神。

他知道,这一次的离去, 他将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这里。

贾诩没有睁开眼睛,也能感受到李儒的绝望,他为了报答董卓的知遇之恩,尽心辅佐董卓,他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后,才发现当年的人已经不知不觉间变了模样。

贾诩和李儒在一起的时间不短,他知道李儒的学识和智谋。

在之前的谋划中,李儒没有出现一次失误,每一次都能把握事情的关键,做出最精准的判断,直到遇到了刘隅。

对于刘隅的认知,贾诩从一开始就觉得此人不简单,他曾经细细研读过刘隅的诗作。发现那几首诗,气象各不相同,能同时把各种气象融合在一起的人,该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

从今天来,刘隅的表现,验证了贾诩的猜想,他竟然能和李儒的智斗中,不落下风,光凭这点,天下就无人能做到。

贾诩只是有些可惜,可惜李儒身后的董卓没有了当年的英雄气概,要不然两人智斗很要进行一段时间。

这一次西凉甲士损失了近八万人,关东联军损失必然更重,只要守住虎牢关,关东联军也难攻破虎牢关。贾诩觉得,十几万人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等关东联军粮草消耗完,就会自行离去。

到时候,不但虎牢关危机解除,派一支轻骑趁机杀出,说不定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惜啊,可惜,如此大好局面,竟然因为一位庸主毁于一旦。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至理名言也!

想到这, 他在心中发出一声悠悠长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8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