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1章 刚被认作皇叔,就被董卓盯上了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雒阳。

皇宫。

九岁的天子刘协,端坐案前,望着蔡邕,问道:“蔡卿,《急就章》朕已经熟识,接下学习那些内容?”

蔡邕从怀中掏出一物,行礼道:“陛下请看,此册名曰《三字经》,这一段时间,陛下就温习此经。”

“《三字经》是何经?朕从来没听说过。”

刘协自幼就有名师教导,虽然受限于年龄,经学内容不知道,可是四书五经名字还是听说过的。

可他在脑海中搜索片刻,从来没有听说《三字经》这个名字。

蔡邕笑道:“这本《三字经》不属于任何儒家经典,不瞒陛下,臣也是昨日才听说,可是臣觉得此经易学易记,且涵义深厚,正好适合陛下此时学习。”

刘协有些好奇,歪着小脑袋看着蔡邕。

“蔡卿也是昨日才听过?”

蔡邕点了点头,看着刘协,笑着把昨天《三字经》的事讲了一遍。

刘协听完,更是好奇。

“蔡卿说的,可是那个才高八斗的刘云起?”

蔡邕喜道:“陛下知道此人?”

刘协想了一会,说道:“日前朝堂之上,朕听见董相国曾向王司徒问过此人。说此人才高八斗,朕还有些不相信。”

蔡邕笑道:“正是此人,此人才气之高,臣也是生平仅见,倒也当得起才高八斗之名。”

“此人有多大年纪?”

蔡邕应道:“年不过十八。”

“还不到十八岁,就有如此才华,听蔡卿说的,朕都想见见他了。”

蔡邕笑道:“此人还和陛下有些渊源。”

刘协有些不解。

“和朕有何渊源?”

“他乃是景皇帝之后,乃是汉室宗亲。”

汉室宗亲。

刘协一听兴致更浓。

“朕的宗亲竟然出了个如此有才华之人,朕非见见他不可。”

“快传旨意,让刘隅速来皇宫见朕。”

宦官在一旁领旨,出宫去传刘隅。

受刚才那件事的影响,刘协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时不时才能用眼睛瞄向窗外,想看看才高八斗的汉室宗亲来了没有。

蔡邕堪堪讲完课,就听宦官进来行礼道:“启禀陛下,刘隅已带到,正在门口等候。”

刘协心中一阵欢喜,终于来了。

“传他进来。”

等刘隅走进屋内,刘协仔细打量着刘隅。

觉得他相貌端正,俊雅不凡,像是汉室宗亲。

刘隅行礼后,刘协直接开门见山问道:“卿祖何人?”

刘隅应道:“隅乃文景皇帝之后,白牛侯之玄孙,刘辰之孙,刘元之子也。”

刘协笑道:“真是汉室宗亲,快拿族谱查看。”

不一会,宗正带着族谱宣读道。

景皇帝生长沙定王刘发。

发生舂陵节侯刘买;

买生舂陵孝侯刘熊渠;

熊渠生苍梧太守刘利;

利生安成孝侯刘赐;

赐生安成侯刘闵;

闵生白牛侯刘商;

商生白牛侯刘昌;

昌生县丞刘元;

元不仕,刘隅乃刘元之子也。

刘协查看族谱,喜道:“卿乃朕之皇叔。”

刘隅心中暗喜,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自己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终于得到了官方认证。

过不了几日,自己的皇叔之名,就会传遍这片土地。到时候他再招揽人才,为己所用,就事半功倍了。

还没等刘隅反应过来,天子刘协又道:“传旨,封刘隅为左将军,阳城亭侯,赐府邸一座,银千两,布百匹。”

汉朝封侯分为三种,县侯,乡侯,亭侯。

亭侯就是食邑一亭,一亭为十里。

历史上,高祖刘邦就曾为亭长。

刘备和关羽都曾被封为宜城亭侯,汉寿亭侯。

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这些又被人称为四方将军,属于三等将军,位于九卿之下。

历史的刘备就曾担任过左将军。

刘隅昨日写出《三字经》的本意,就是想让蔡邕把自己引荐给皇帝,可是他没想到这件事,竟然如此顺利,三言两语,自己就从一个庶民成为左将军,阳城亭侯。

刘隅谢恩。

蔡邕相贺道:“想不到云起乃是陛下之皇叔,是邕失礼了。”

刘隅谦虚两句。

刘协吩咐宦官准备饮宴。

“朕要与皇叔饮上几杯。”

三人刚入席不久,董卓就挺着大肚子走了过来。

他向刘协行礼后,就看刘隅道:“陛下,臣听说陛下,要封赏刘云起,不知可有此事?”

九岁的天子,或许是见惯太多的生死悲欢,脸上已经很少见到青涩和幼稚,反而有一种说出的沉稳和淡定。

“云起乃朕之皇叔,如此有才,可为国家栋梁,朕岂能不封赏。”

董卓又道:“陛下,请恕臣直言,刘云起虽为汉室宗亲,可是没有为朝廷立下寸功,如此封赏恐绝天下之望。”

“臣请陛下暂时收回成命,等云起有功于社稷时,再行封赏不迟。”

刘隅看场上形势,知道今日封赏已经无望,他有些担心天子年幼稳不住局势,就起身行礼道:“陛下,臣以为董相国言之有理,请陛下收回成命,等臣为大汉天下立下功勋时,再封赏也不迟。”

刘协沉思良久,慢慢道:“既然相国和皇叔都这样说,那就暂依相国之言,左将军,阳城亭侯暂不封赏,等皇叔为朝廷建功后,再行封赏。不过府邸,银,布不可短缺。”

董卓见刘协作出妥协,倒也没说什么。

他看了一眼刘隅,眼神中带着几分冷漠。

行礼后,转身离去。

刘隅自然也看到了董卓对自己表情,他脸上带着笑意,心中却是暗暗心惊。

刚被天子认作皇叔的喜悦,瞬间被压抑所替代。

如今董卓把控朝廷,皇帝虽为天下之主,可是明眼人谁不知道,天子就是他手中提线木偶。

天下大事,董卓一言而绝。

自己被董卓盯上,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看董卓表情只是对自己不喜,还没到杀人泄愤的地步。

可即便是如此,刘隅还是有些后怕。董卓残暴,说不定哪天他不高兴,要拿自己开刀,到时候后悔就完了。

他为刀俎,我为鱼肉。

唉,这感觉也太不好了。

看来自己离开雒阳城的计划,要提前了。

几人又饮了一会酒,蔡邕,刘隅告辞而去时。

刘协刘拉着刘隅的手道:“皇叔,朕听闻,你才高八斗,闲暇时来宫中教导朕学问。”

“臣谨记,等臣安顿好府上之事,就会进宫来看望陛下。”

刘协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些许苦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51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