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7章 十败十胜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许攸有些无奈,他有些不明白郭图为何对刘隅如此抗拒,按照他对郭图的认识,刘隅带着天子诏,让袁绍出兵讨董,郭图肯定会第一时间支持。

郭图为代表的颍川派作为袁绍麾下的后来者,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一直给袁绍出谋划策,让袁绍出渤海,争雄天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更大机会得到更大的利益。

他和郭图之间相处并不融洽,他对郭图的才学也多少有点鄙夷,可这么明显的利益关系,郭图不可能看不到。

“以攸看来,刘皇叔为谦谦君子,并不像公则说的这样。”

“谦谦君子?”郭图冷冷笑道,“子远别忘了,上一个大忠似奸的谦谦君子,他的头颅至今还放在庙堂之上,被世代唾弃。”

“如果图没有记错,他也是天子的长辈。”

许攸心中冷笑,刘皇叔让出一份天子诏书,竟然让你联想出这样多东西,真是让人无言以对。

“公则可是与皇叔有隙?”

郭图一愣,显然没想到许攸会如此问。

“他在京城,图在渤海,之前从没有见面,怎么会有隙,图不过是为了主公计,避免主公被此人设计。”

许攸笑了笑,看着一直拿着天子诏书的袁绍道:“主公,如今天子诏书已在手中,下一步我等是否要派出甲士,去联络四方豪杰,出兵讨董。”

“如若能讨董成功,主公就可以,入主雒阳,到时候主公匡扶汉室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

袁绍从沉思中反应过来,他沉思片刻,说道:“此事我等再细细商议一番。”

说完,对着门口甲士喊道:“速传颜良,让他来堂内议事。”

门外甲士领命而去,一会功夫,一个黑大汉,就来到堂内。

只见他声音洪亮,声如惊雷。

“颜良拜见主公,不知主公召良来,所为何事?”

袁绍笑道:“公骥,暂且安坐,饮上几杯酒,我们再详谈。”

颜良行礼,坐在软榻之上,一连喝了几杯酒。

袁绍才慢慢道:“公骥,如今天子被董卓围困,发出天子诏,令我出兵讨董,不知此事你怎么看?”

颜良沉声道:“主公,出兵讨董,万万不可。”

袁绍问道:“公骥说说理由?”

颜良道:“主公,如今境内匪患刚平,将士疲惫,正该休整,实在不宜再起刀兵,再者,董卓麾下西凉铁骑,战力不俗,贸然起兵恐难有胜算啊。”

袁绍沉思半天,觉得颜良说的有些道理,若是三军将士不能用命,一战而败,那么所有的设想都将化为泡影。

许攸说道:“颜将军此言差矣,三军刚刚征讨过匪患,士气正盛,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许公这话说的好没有道理,三军也是人,岂能不休息,一战再战。”

“讨董还需要些时日,到时候三军必然可以休整完成。”

“许公话说的轻巧,接连作战,士气低落,若是不能战胜董卓,这责任谁能担得起。”

颜良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一个,三军疲惫,讨董很难取胜。

两人争论了半天,也没讨论出一个结果。

袁绍看着两方争执不下,一时也没有了主意,正在这时,门外甲士进来禀告说,皇叔前来拜见。

袁绍沉思半天。

“请皇叔进来。”

刘隅大踏步从门外走了进来,众人见礼后,刘隅见袁绍文武都在,开门见山道:“袁公出兵之事,可有决断?”

袁绍犹豫片刻。

“董卓势大,吕布骁勇,又有虎牢险关,西凉铁骑,恐不能取胜,一时难下决断。”

刘隅呵呵大笑,笑容带着些许讥讽。

“隅尝闻冀州多慷慨悲歌之士,今日一见,才知道传言有虚。”

颜良闻言,脸上怒容顿现。

“皇叔地位虽尊,也不可小觑了冀州甲兵。”

刘隅不理他,继续说道:“此次讨董,袁公有十胜,董卓有十败,胜败之势已定,袁公何必犹豫。”

“愿闻皇叔高见。”

董卓倒行逆施,囚禁天子,祸乱大汉天下,而袁公手持天子诏书,乃是奉陛下名义出兵讨董卓。此乃义胜;

董卓纵兵劫掠,军纪涣散,而袁公治军严明,深得民心,此乃治胜;

董卓为人凶狠残暴,杀戮无度,而袁公宽任大量,礼贤下士,此乃德胜。

董卓不恤民力,纵兵害民,而袁公体恤老幼,爱民如子,此乃仁胜。

董卓不分是非,颠倒黑白,而袁公进之有礼,正之以法,此乃文胜;

董卓沉醉雒阳繁华,雄心早泯。而袁公一心匡扶汉室,壮心不已,此乃志胜。

董卓失道寡助,孤立无援,而袁公得道多助,四方襄助,此乃道胜;

董卓心胸狭隘,睚眦必报,而袁公宽容大度,胸怀如谷,此乃度胜;

董卓不知兵法,不通谋略,而袁公研习兵法,深明韬略,此乃武胜;

董卓大臣多心向汉室,离心离得,而袁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乃明胜。

袁公有此十胜,董卓有十败,袁公安能不胜。”

刘隅这番话一出口,堂上几人瞬间呆住。

许攸心中暗自叹服,早就听说此人才学不凡,今日一见,果然是非同凡响,这十胜论,几乎涵盖兵法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有啊。

郭图脸上青一块,白一块,他虽然对上次刘隅破坏他的计谋的事耿耿于怀,可听了刘隅的十胜论后,也不得不佩服,此人才智远胜于我,怪不得能识破我的计谋,他如此年轻,就有如此见识,假以时日,必成主公大患。等此事过了,我必然要让主公小心防范此人。

颜良粗懂兵法,自被关羽擒住之事,心中气恼,听到这十胜论之后,也是心惊。此人心计如此了得,若是斗智,自己很难有胜算。我若想报被擒之仇,看样只能动武了。

袁绍听了这十胜论,如饮甘露,好,说的好,听刘隅这样一分析,此战必胜。此人如此年轻,竟然有如此见识,怪不得孟德叹服,说此人是英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72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