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6章 不按套路出牌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在袁绍的身后,颜良、文丑一身铠甲,目光隐隐带着些许寒意。

纪灵站在袁术身后,一手按剑,正目不转睛盯着刘隅。

刘隅落座,就听到袁术直接开口问道:“皇叔,我等听闻皇叔得到了传国玉玺,不知此事是否为真?”

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刘备在心中暗道,果然如刘隅所料,这些人真是奔着玉玺来的。关羽、张飞。

两人手握住手中兵器,只等一声令下,就上前制住袁绍。

他向几人使了眼色,几人立刻会意。

赵云眼神骤然紧缩,他听到五十步外,有弓弦拉开的声音。他向前走了一步,死死盯住袁术,只等情况有变,自己出手控制他。

陈到站在刘隅身后,他用手握住腰间长剑,如同猎豹,警惕扫过众人。

王越一脸的无所谓,自顾自喝着酒,似乎并没有感受到任何异常。

面对袁术的询问,刘隅不慌不忙,端起一杯酒,喝了下去。

喝完后,刘隅还觉得意犹未尽,口中啧啧赞道:“好酒,好酒啊。”

在刘隅喝酒时,营帐的内的气氛凝重的似乎要被冰封一般,阴寒无比。

刘隅放下酒杯,淡淡说道:“公路消息真灵通,不错,确有其事。”

袁术、袁绍本以为刘隅对玉玺之事,不会承认,他们早已经埋伏好伏兵,正要趁这个机会,把未来潜在对手除去,谁知道刘隅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坦诚其事。

“不知皇叔,打算把传国玉玺,如何处置?”袁术继续问道。

“很简单,如今天子仍在,玉玺自然要送还天子。”

刘隅此言一出,其他诸侯都纷纷点头,觉得此事正该如此,虽然汉室衰微,可天子仍在,把玉玺还给天子,才是正理。

袁术却有不一样的想法, 他觉得刘隅是拿这个理由,来搪塞众人。董卓回到长安之后,必然会从封锁函谷关,到时候,别说是人,就算连只鸟恐怕也难飞过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也会渐渐淡忘了此事,到时候,刘隅送不送,谁会知道?

“董卓回长安后,必然会封闭函谷关,不知皇叔计划何时送回?又怎么送回去?”

刘隅笑道:“公路此言问的好,隅也正为此事发愁呢。”

这话一出,袁术脸上浮现了一丝冷笑,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谁知接下来刘隅说的话,让袁术脸上的冷笑,瞬间凝固。

“不知公路可有办法,如有办法,隅就拜托公路,把玉玺送还陛下。”

说完,向刘备要过玉玺,走到袁术身前,放在袁术的案上。然后重新坐回去,端起一杯酒,自顾自喝了起来。

在场的人,谁也没想到刘隅这样轻松把玉玺给了袁术, 这块确实是玉玺吗?怎么感觉在皇叔手中,就像一块随处可见的石头。

看着近在咫尺的传国玉玺,袁术双手有些颤抖。

自从知道刘隅得到玉玺后,他和袁绍就快马加鞭赶了过来,一路上,他们商议了无数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却唯独没有想到,刘隅会如此轻松的就把玉玺交了出来。

从玉玺落在袁术案上开始,诸侯脸上的神色都变了。

就连袁绍看自己昔日的兄弟 ,也觉得面目有些可憎。

“皇叔,操觉得此事不妥,此玉玺乃是天子派人送给皇叔,让皇叔中兴大汉所用,怎可轻易就把玉玺送出去。”

曹操说完,就把当日看到了情况,向众人讲述了一遍。在曹操的讲述中,太监的死谏和刘隅的固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刘隅不慕权位,一心只想除董卓、救天子,扶大汉的形象,迅速在诸侯中树立起来。

讲述完,曹操意犹未尽。

一句极有煽动力的总结,脱口而出。

“皇叔一心匡扶大汉,此心可照日月。”

“以融看,玉玺放在皇叔手上,最为稳妥。”孔融被曹操一阵声情并茂的演讲后, 率先表示了支持。

“文举所言有理。”陶谦也表达的支持。

这两人一出口,众人纷纷应和。 场面一时之间出现了大反转。

袁绍一直没有说话,在他计划中,有袁术率先发难,刘隅必然会疲于招架,谁知他三言两语,就瞬间逆转了形势。

袁绍有点有点骑虎难下,他沉思片刻,才慢慢说道:“文举说的有理,玉玺放在皇叔这里,最为稳妥, 公路,速把玉玺送还给皇叔。”

袁术脸色阴沉,面前玉玺还没来得及看,就要还回去,他有些不甘心。

可再不甘心,他也不敢,当着各路诸侯的面,把玉玺放入自己怀中。

他恭恭敬敬的端起玉玺,重新放回刘隅案上。

袁术坐回案前,又看了一眼玉玺,他一刻也不愿意多呆,说道:“盟主,如今董卓裹挟天子西去长安,讨董大业,也算是完成了,若无要事,术这就回南阳了。”

此言一出,众人也都纷纷表态,要回属地。

袁绍见玉玺无望,也早有此意,他正准备说几句场面话。

正在此时,刘隅说话了。

“诸位,董卓离开雒阳时,留下几十万老幼,这些老幼,谁愿意带回属地安置?”

此言一出,众人重新闭上嘴巴,若是董卓留下青壮,众人还有些兴趣,十万老幼,领回属地除了耗费粮食,还能干什么?

见众人不说话,刘隅也就明白了众人的意思。

“如今天下流民这么多, 就算是想管也管不过来啊。”

袁术这话虽然有些情绪,却也是实情。

这个阶段,天下缺的不是人,而是粮食,如果有足够多粮食,天下的流民就会蜂拥而至。就算想组建一支百万的军队,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袁术说完那句话,向众人行了一礼,就带着纪灵离去了。

随着袁术的离去,众人纷纷向刘隅见礼。

一会功夫,各路诸侯都走得一干二净。

刘备见众人不愿出手,心中满是悲愤。

刘隅看着残破的雒阳城,静静出神。

“皇叔,皇叔。”

声音由远及近,一会功夫就来到了刘隅面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5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