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8章 筹粮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世家大族,我确实不认识。”刘备说话间已经恢复了平静,“贤弟,你想找那些世家大族去借粮?”

“不错,他们家大业大,在咱们精盐销量起来之前,都要靠他们来救济了。我估计,最少要向他们借半年的粮食。”

十万多人,半年的粮食,在刘备看来就是个天文数字,世家大族虽然粮食储备丰厚,可他们一向都是看菜下饭,若是刘隅凭着皇叔之名,去借些粮食,还是有可能的,可若是借这么多,刘备并不看好。

“贤弟,据我谁知,这些世家大族的粮,可不好借。他们看似躲在家中不问时事,其实一直都在坐看天下成败,如今我们实力太弱,很难让他们倾囊相助。

刘隅点点头,表示赞同, 说到底,世家大族,并不看好,自己能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

“我可以拿东西给他们交换。”

刘备听到交换两个字,玉玺两个字就瞬间涌上他的心头,不会还拿玉玺来交换吧?

“贤弟啊,听我一句劝,玉玺乃是咱大汉的象征,万不可拿它来换粮食。”

刘隅笑道:“兄长想差了,就算我拿玉玺给他们换,他们也不敢要。”

“贤弟,你有世家大族感兴趣的东西?”

“有几样,透明玻璃,香皂。造纸术也知道一点,就是不知道他们会对那种工艺感兴趣。”

刘备瞪大了眼睛, 刘隅的这番话对他的冲击实在太大。

这个时期的玻璃都是绿色,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透明玻璃,若真有这份工艺, 世家大族谁不抢着要啊,掌握这份工艺,就相当于掌握了钱袋子。

蔡侯当年造纸后,主要服务对象是皇室和朝廷, 在民间并没有流行,主要原因是纸张造价太高,普通人难以负担其价格。听刘隅的语气,似乎他的造纸术比当年蔡侯的技术还要先进。

“香皂是何物?”刘备却从来没有听说过。

“就是现在说的草木灰,香皂可比草木灰好用多了,洗的干净,还能留下香气。”

“敢问这些制作之法,都是在那本书中看到的。”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这是哪本书,刘备从来就没有听人说过。刘备有些暗恼,当年自己读书时,不该专注狗马、音乐,好看衣服,应该用心苦读,要不然也不会今天和刘隅谈论时,连书名都不知道。

“贤弟学究天人,为兄十分佩服。”

刘隅笑着谦虚两句。

刘备继续问道:“贤弟,可想好去找那里世家大族?”

“我准备去颍川。”刘隅慢慢说道,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那里世家大族不少,最关键的看能不能带回来一两个治世之才。”

“我听闻河内司马氏也是名门望族,他们离雒阳最近,贤弟为何舍近求远?”

听到河内司马氏,刘隅心中冷笑。

就是这一家在历史上一次次刷新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

落水之誓,让中华民族的信荡然无存。

当街弑君,又让中华民族的忠面目全非。

更重要的是,司马家个个阴狠残忍,且极善于隐忍,就像永远喂不服的恶狼一般,随时可能张开獠牙咬你一口。

对于这样一个家族,刘隅想想就心累,他可不想将来身后永远有一双眼睛,阴森森的盯住自己。

刘隅并没有向刘备解释具体原因,毕竟此时的司马家知书达理,学识不凡,名望也颇佳。

“颖川郡比河内富庶,咱们需要的粮草不少,我觉得去颖川把握大一些。”

刘隅说出了不去河内郡的理由,刘备觉得有理,倒也没说什么。

“不知贤弟准备何时启程?”

“粮草岌岌可危,我马上就走。”

“让我陪你一起去。”

“不可,我带着王越,陈到两人去即可,兄长带着关、张、赵留在这里,安置百姓。”

刘备沉思片刻,点头答应。

“贤弟多久能回来?”

“快则三日,慢则五日。”

刘备暗自盘算着剩余的粮草,如果节约下来,撑上五日也不是不可能,要若是五日后,粮草没有到,不但十万老幼性命不保,手下几千精兵也会出现异变。

刘备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刘隅沉思片刻道:“如今骑兵有多少人?”

“足有两千人。”

“让赵云带着两千人跟我走,就算我说的哪几样东西,他们不感兴趣,我也会带回一月的军粮。”

看到刘隅目光透过一丝寒芒,刘备也明白了决心,就算世家大族不愿意合作,他也会带着骑兵抢出一个月的粮食。

如此一来,十万老幼,将无人再救济,军队要靠着一个月军粮,迅速找到诸侯栖身。

至于制作精盐的计划,也只能重新调整。

刘备长叹一声,他知道,如今这个方案已经目前的最优解了,身在乱世,很多事身不由己,人力终有穷尽时!

刘隅喊来赵云,让他整顿好骑兵,准备出发去颖川。

赵云领命而去,一会功夫,两千骑兵集合完毕。

刘隅翻身上马,带着众人向颖川赶去。

和之前去渤海时不同,刘隅这一次并没有放慢脚步,一路上快马加鞭,一口气赶了深夜,刘隅才传令下马休息。

两千骑兵虽然行了很远的路,脸上却不见多少疲惫之色,就算在休息时,也军容整齐,没有任何人说话。

对于这一幕,刘隅很满意,关、张、赵不愧是青史留名的赫赫武将,短短一段时间,就把骑兵训练的井然有序。

军队要想有战斗力,日常的训练必不可少,并不是谁都有兵仙的实力,随便聚拢一群人,就能打胜仗。

短暂的思考后,刘隅进入的梦乡,梦中雒阳山水依旧,人声鼎沸,没有一丝被烧的痕迹。

等刘隅醒来时,他已经微微发亮,刘隅让众人吃过军粮,吩咐继续行军。

这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第二日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刘隅带人来到了颖川。

刘隅让赵云带着骑兵在颖川郡外守候。自己带着王越、陈到两人向城中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61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