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6章 三乱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见徐庶眼神中的狐疑之色,越来越重,刘隅笑道:“在下刘隅,刘云起。”

刘隅?徐庶眼神中透过一丝疑惑。

“你就是才高八斗的刘皇叔?”

刘隅呵呵大笑。

“才高八斗是酒间戏言,元直岂能当真。”

刘隅这句话,虽然是谦辞,也间接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徐庶行礼道:“庶拜见刘皇叔。”

刘隅笑着还礼。

水镜先生微微一笑:“二位别站着了,快快请坐,咱们边吃边聊。”

说完,吩咐下人重新安排酒宴。

几人饮了几杯酒,说了几句闲话。

徐庶把这次去荆州的见闻,细细说了一遍。

当刘隅听到,徐庶在孙坚和刘表那场大战中,见到孙坚被乱箭射死时。刘隅还是微微有些伤感。

“文台将军一世英雄,想不到就这样死在乱箭之下,痛哉文台,惜哉文台!”

“皇叔不必伤怀,孙坚虽死,可是后继有人,也算是一种安慰。”

“我观孙坚之子孙策,英武不凡,不是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必然能成就一番大业。”

刘隅暗自赞叹,徐庶果然有两把刷子, 一眼就看出了孙策不简单,这份眼力,可比自己作弊厉害无数倍。

孙策勇武无比,在历史上有小霸王的名号。

能用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之名,勇武必然不凡。

而孙策也正如徐庶预测的那样,将孙坚的事业推向的顶峰,一路上摧城拔寨,短短数年间,占据了整个江东。

“元直大才,不知接下来如何打算?”

徐庶直言不讳。

“世人都传袁本初雄起威容,宽宏大度,有爱士之名,我准备去看看。”

刘隅笑道:“袁本初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宽而不断,好谋少决,岂能成就大事。”

徐庶默不作声。

刘隅继续说道:“如今我占据雒阳,手下精兵数万,良田千顷,武有关羽,张飞,赵云,此三人都是万人敌。如今谋士无人,以元直之才,若来此处,必然能一展才学。”

刘隅向徐庶发起了招聘,按照刘隅的设想,徐庶会谦虚几句,假意推辞。然后自己再三相邀,徐庶纳头就拜。口喊主公。自己拉着他的手,哈哈大笑。

我得元直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今晚你我秉烛而谈,抵足而眠。

刘隅看了半天。徐庶也没有心动的意思。

只见徐庶微微行礼,淡淡说道:“皇叔虽占据雒阳,在庶看来,却难成气候。”

信心满满的刘隅,直接被打脸。难成气候,怎么可能?

我两世为人,对如今的局势,了无指掌,怎会难成气候?

就连刘备的英雄人物都在自己的麾下,怎会说自己难成气候。

这是自刘隅从监牢中出来后,第一次被无视。

在以往的日子中,刘隅总能听到无数的溢美之词。

刘隅强忍住上前抽徐庶的冲动,他脸上笑容不变,带着温暖和谦和。

“愿闻元直高见。”

“雒阳有三乱、有三难,这六项不除。皇叔就算多智,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官职未定,号令不明,此第一乱;”

“关隘空虚,无人把守。此第二乱;”

“大兴学校,本末倒置,此第三乱;”

有此三乱,用不了多久,皇叔就会跟脚自乱。

三乱一出口,刘隅就觉得冷汗直流。

要不说这个时代谋士牛逼呢,人家远在千里之外,就把自家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而自己近在咫尺,有些问题,竟然都不知道。

比如官职未定,号令不明。自己占据雒阳城之后,跟在自己身边的人,却没有任何官职,

刘备无官无职。关羽马弓手,张飞步弓手。

赵云借调。陈到亲卫。

王越,唉,不提了。

正因为官职未定,所以才会号令不明。没有建立一套有序的行政组织。政令的发布,大都是和刘备商议而定。东一榔头,西一斧头,显然极没有章法。

刘隅底层劣根性,在进入雒阳后,显露无疑。

刘隅可以感觉到,在徐庶的眼中,自己目前就和流寇没有多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自己粮草充足,没有到处抢夺。

关隘空虚,无人把守,更是让刘隅汗流浃背,自己占据雒阳后,并没有派出兵将去把守关隘,防备雒阳城安全。

此时,别说董卓派出一支军队偷袭,就算是盗匪,来抢夺粮食,也能把自己辛苦积攒的大军,杀的大败。

想着自己胆小的性格,都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忽略,说明自己在潜意识中,不知不觉间已经升了一丝骄傲。

自己在读史时,常常嘲笑刘邦进入长安后,在大秦皇宫中流连忘返。直到今日,刘隅才明白,刘邦仅仅在樊哙和张良的劝告下,就迅速还军霸上。

如今看来,刘邦能主动克制自己的欲望,才是真让人肃然起敬。

自己一定要克制这个骄傲,只有这样,才能痛定思痛,

大兴学校,本末倒置,说的应该是刘隅根基未稳,就大兴教学之风,想法虽好,却不符合实际。

如今自己最要紧就是收贤纳士,稳固基础。要不然等到别人来攻时,自己若是不堪一击,建再多的学校,也会瞬间被摧毁。

在这个人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实力之上,若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做基础,再好的设想,也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自己还要等待,只有强大到足以自保时,再做这些事,也不晚。

刘隅现在有些明白自己宣布办学校,那些人为何会一脸茫然,在如今朝不保夕的日子里,谁会稳下心来,安安分分去读书?

听了徐庶三乱之后,刘隅在心中仅有的一丝骄傲也被瞬间击碎。

自己之所以能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并不是自己多么无敌,而是目前所发生的事情,大多都是按照历史轨迹在运行。

自己提前熟悉了将来发生的事情,才能在发生的事情中,占到先机。

等自己进入雒阳后,历史发生的轨迹已经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改变,自己没有了“先知”技能。才会不断出现错误。

刘隅见徐庶三言两语,就说出了自己存在的弊端,心中暗喜,既然徐庶如此有见识,这一次一定要把握机会。不能让徐庶白白溜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7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