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36章 无法解释的诡异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李儒现在很愤闷,董卓自从来到长安之后,就彻底变了模样。

他在长安外建立坞堡,囤积粮草,搜罗美女。天天躲在里头不出来,就算自己想见他,也有些困难。

这和当初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当初退回长安,绝不是为了偏安一隅,而是积攒力量,伺机而动。

暂时的退却只是为了更猛的攻击。

他把玉玺送给刘隅,就是为了挑起诸侯间的争斗,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谁知道刘隅面对人人垂涎的玉玺,竟然表现的毫无兴趣,他主动把玉玺交给袁术,让袁术把玉玺送回长安。在刘隅眼中,镇国之宝,竟然成了一个毫无用处的石头。

刘隅小小年纪,面对玉玺这种诱惑,都能淡然处之,这让李儒很吃惊。

他久历战乱,太了解这些诸侯心中的真正想法,别看他们出兵时说的大义凛然,口号喊的震天响。“除贼为国。”“救天子于危难。”“扶大汉之将倾。”

李儒冷笑,笑各路诸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说穿了,无非是为了利益,他们想在讨伐中获取名声,进而扩充实力。

当初如果不是相国占领雒阳城, 恐怕此时的天下早已经不姓刘了。

玉玺给其中他们任何一个人,都会引起争斗,可自己偏偏低估了刘隅的定力。

虽然玉玺被刘隅轻松化解,可诸侯间的矛盾并没有消失,随着相国的退去,他们的矛盾会越来越大。

袁绍绝不会甘心,一直待在渤海。他一定会向冀州进军。冀州韩馥虽是袁家门生,想必也不会拱手相让,他们之间必然会有一场争斗。

袁绍有颜良、文丑助阵,世家大族的支持,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袁绍,可李儒并不担心,两人在争夺中,必然会死伤惨重,元气大伤。

袁术同样雄心勃勃,在虎牢关之战中,通过自己的游说,袁术选择了中立,自己派出的军队,也把他放在攻击范围之外。

当各路诸侯都在损兵折将之时,袁术不但没有损失力量,相反他还趁机收拢了不少溃兵,实力不降反升。

如今,他更是收留了孙坚的家眷,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如果李儒所料不错,他下一步攻击的目标将会是荆州。

荆州刘表带甲十万,实力雄厚。他虽没有进取之心,可对自己手中的一亩三分地,看得很重。

袁术若有异动,将会是一场大战。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这是李儒预料的结局。当然也有可能两虎相斗,两虎皆伤。

刘隅虽然占据了洛阳,可洛阳城的情况,李儒最清楚,他撤出洛阳之时,已经把雒阳城,所有的物资焚烧殆尽,怕的就是有人占据这座雄城。

如今的雒阳城,早已经不是大汉苦心经营二百年的都城,他的贫瘠程度,已经低于天下任何一座城。

刘隅想在这座废墟之上,发展壮大,没有十几年,无疑是痴人说梦。

如果是李儒,他绝不会选择雒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他会攻取一郡,占据地理,发展壮大。

这个道理,刘隅不会不懂,他选择雒阳,李儒能想到的唯一理由,就是他身上背负的身份。

大汉皇叔,这个身份对于刘隅来说,既是助力,也是束缚。

助力是能让他在弱小时迅速凝聚人心,发展壮大。

束缚则是他走的每一步,都要符合世俗礼法、大汉规矩。他会像一个罩子一样,牢牢把刘隅罩在中间。随着刘隅发展越来越大,罩子也会越来越紧,最后慢慢破碎。

整个天下,李儒觉得就这三人能对相国产生威胁,在不久的将来,他们都会经受一场动乱。如果相国在长安励精图治,积蓄力量,有朝一日扫平他们,完全有可能。

可如今最要命的是,董卓彻底沉沦了,如果说雒阳城是沉沦的开始, 长安就是沉沦的终章。

李儒实在想不通,短短不到两年时间 在董卓身上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现象太过诡异,根本就无法解释。如果不是董卓一切如常,李儒甚至都会觉得董卓被人调包了。

李儒无声而笑,笑容中满是凄凉。

“文和,若相国如此沉沦,该当如何?”

贾诩没有说话,而是望着窗外出神,

董卓沉沦,李儒已经不止一次的进行劝诫,可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他二人也多次谈论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答案都是无解

当一个人的内心没有力量进行驱动的时候,外部的力量很难让他做出改变。

如今,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静静的等待,等待着董卓清醒或者死亡。

和为了报答董卓知遇之恩的李儒不同,贾诩归顺董卓,更多的是因为和李儒的关系。

两人才学相当,一见如故,引为知己,贾诩在李儒的推荐下,才来到董卓的麾下。

董卓出现了这种情况,贾诩并没有多担心,既然你董卓烂泥扶不上墙,那他也不会死心塌地的进行辅佐。理由很简单,如今这个形势,到哪里不能混口饭吃,为何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李公,你要早做打算啊。”

李儒默然,在他的心中,就算董卓如此沉沦,他也没有想要离开,他和董卓一路前行,走到今天,董卓不仅仅是一个主公那样简单,董卓承载着他的梦,他治理天下的梦,如今这个梦碎了,他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吗?

李儒有答案,就算董卓不是当初意气风发的董钟颖,他还是忠心耿耿的李文优。

“文和,不必管我,我那也不会去。”

“李公何必如此固执,以李公的才华,不论去哪里,都会受到重用的。”

贾诩一直在解释这层关系,董卓虽然对李儒有提携之恩,可更多的是李儒自身的才华,若是他才华不济,就算董卓提携,他也难有作为。

从另一个观点来论述,以李儒的才华,就算没有遇到董卓,遇到任何诸侯,李儒依旧会如天上星星一般,闪动着耀眼的光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54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