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2章 逃亡的刘隅

书名: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梦随本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3

第二日过午,王允才悠悠醒来。

他看了坐在自己身旁的尚书杨瓒,眼泪已经忍不住流了下来。

杨瓒关切问道:“王公,你终于醒了。陛下他……”

杨瓒一句话还没有说完,王允就嚎啕大哭。

看王允哭的如此情真意切,杨瓒忍不住心中暗赞。

王公不愧是大汉栋梁之臣,果然忠心。

他心忧天子安稳,竟然如丧考妣,这份忠君之心,老夫不如矣。

可王允接下来的话语,让他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对。

“陛下啊,老臣对不住你,让你死在奸人之手。”

“王公。”

王允涕泗横流。

“陛下啊,陛下既去,臣也绝不独生。”

说完,正要挣扎起身。

杨瓒敬佩道:“王公忠君之心,可照日月,瓒不如远矣。”

“等陛下无恙归来,瓒定然向陛下禀告王公的拳拳忠君之心。”

王允也觉得有些奇怪。杨瓒怎么说陛下归来,莫非天子未死,而是被掳走了。

王允支柱泪水,问道:“陛下没有被贼人所害?”

杨瓒急忙道:“陛下只是不见的踪迹,并未身死。”

王允止住了哭声。

“没死,这怎么可能,老夫可是亲眼看到那些贼人冲进陛下的营帐。莫非那些人把陛下掳走了?”

杨瓒摆手道:“都不是,陛下被刘皇叔带着,逃往山林中去了。”

刘皇叔。

“刘云起?”

杨瓒应道:“正是。”

王允听到这句话,直接坐了起来。

杨瓒急道:“王公刚醒过来,还是躺下休息为好?”

王允示意自己不要紧。

“到底发生了何事?细细讲来。”

杨瓒就把李儒调查的结果,详细说与王允听。刘隅提前发现的阴谋,让皇帝换上的太监的衣服,带着他藏进山林之中。

王允听到有些不可相信,这么说,云起在动乱之前就已经发现的端倪。

这怎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袁绍的真实想法,他是怎么猜到的。

他又想到一事。

“相国可无恙?”

杨瓒道:“相国无恙。”

王允刚松下的一颗心,瞬间又提了上来。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刺杀竟然没有杀死董卓。

不知王越他们如何,是否落入了董卓手中。

“刺客可曾抓到活口?”

“不曾抓到活口,除了一人逃走外,其余全部被杀。”

“逃走一人?”

杨瓒应道:“不错,听说那人剑法不俗,他刺中相国,最后被吕布拦了下来,那人最后虽然被甲士所伤,可还是逃了出去。”

王允听到杨瓒的讲述,已经知道逃走那人就是王越。

他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说完这句话,杨瓒看了一眼营帐门口站立的甲士,低声说道:“ 王公可知道刺杀相国的那些人是何人?”

王允听到这话,差一点又昏了过去。

杨瓒急忙用手扶着王允,低声又道:“他们都是先帝身前虎贲之士。”

王允缓过神来,故意问道:“竟有此事?”

杨瓒道:“绝不会假,他们刺杀董卓,我能理解,可是他们为什么还要刺杀陛下?我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们都是以忠勇着称。”

王允道:“他们都是忠勇之士,绝不会刺杀陛下。”

杨瓒不解道:“王公为何如此肯定?昨日那些杀入陛下营帐之中,可是很多人都看到了,若不是皇叔多智,恐怕陛下已经被他们所害。”

王允无言以对,他知道这件没法解释,若想把这件事解释清楚,必须把袁绍也说出来,那样的话,自己也牵扯其中,况且还是口说无凭。

王允不想在这个问题,太过纠缠,他问道:

“如今可有陛下的消息?”

“还没有他们的消息,皇叔带着陛下走后,那帮贼人也追了过去,董相国回来后,派吕布带领甲士已经跟过去了,已经一天了,还没有陛下的消息。”

王允看着营帐前的甲士问道:“门口甲士是怎么回事?”

杨瓒面如死灰道:“王公你还不知道,相国怀疑我们中间有人和刺客勾结,已经发下严令,若是陛下找不到,或是有个三长两短,我等要全部坑杀。”

王允脸色巨变。

“竟有此事。”

杨瓒道:“这关系到我等身家性命,怎敢在王公面前妄言。”

“为了此事,伯喈已经去见了相国三次,想劝相国查出真相后再处置,可是相国不听。还说宁可错杀,不可错放。”

“王公如今之事,我等该如何?”

王允听到这些话,一时间呆立原地。

杨瓒继续说道:“如今王公醒了,要不要去见见相国,让他饶了众位大臣性命,我等身死不要紧,可是大汉江山恐怕真要倾覆了。”

王允知道董卓的脾气,他虽然身居高位,可是他也知道,这帮大汉朝臣,他最信任蔡邕,如今蔡邕去求情都没有效果,自己过去恐怕也于事无补。

“既然相国命令已下,恐怕很难改变,除非……”

杨瓒问道:“除非什么?请王公明言。”

“除非云起能带着陛下逃过此劫,我等才有生还的希望。”

杨瓒一听,身子一软,险些瘫坐在地上,他急忙稳住身形。过了半天才慢慢说道:“皇叔虽然多智,可是他不善武,瓒怕他不是那些贼人的对手。

王允没有接话,他何尝不知道杨瓒说的这些事情。

不但刘隅不善武,他身边还来着一个九岁的天子。

天子虽然尊崇,可是他毕竟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

一个不善武的刘隅带着一个九岁的孩子,在山林中躲避贼人的追杀,怎么说都没有什么胜算。

杨瓒看王允不说话,他还想再劝。

只见王允说道:”多说无益,为今之计,只能让慢慢等了。”

杨瓒看了王允两眼,也知道再劝说无益。

“王公保重。”

说完,转身出了营帐。

王允缓缓站起身来,他缓缓走到营帐门口,向外望去,只见营帐外围密密麻麻的站满的西凉甲士。

王允望着漆黑的夜空,叹了一口气。

“云起,如今我等安危,全系你一人之身。”

说完这句话,他在营帐中缓缓踱步,脸色恢复平静,可眼神中的焦灼之意却越来越浓。

……

……

刘隅带着刘协已经在密林中躲了三天,这三天来刘隅无时无刻,不在警惕和紧张。

他没想到好好的一次春猎,竟然变成这个模样。

当他慌里慌张来着刘协来到密林时,他本想着躲避一时,等到董卓回来之后,就开始来到刘协出去。进来之后,才发现事情远远比自己想的复杂的多。

从进入树林开始, 刘隅就一直思索,这场针对天子的刺杀,不可能是董卓,如今刘协是董卓的最大倚仗,董卓绝不会对刘协有这样的想法,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不会这样麻烦。

所以刘隅在等待,在等待董卓或吕布的回军,只要这两人有任何一人回来,这场灾厄,就躲了过去。

可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刘隅的推测,董卓不但迟迟没有回军,那些不明来历的甲士,还钻进密林之中,开始寻找。

刘隅一看, 哪还敢停留,拉着刘协向着密林深处走去。

万安山作为皇家狩猎场,即便是闲暇时,也鲜有人至,树木繁盛,没有任何砍伐的痕迹。

刘隅走进厚厚的落叶上,一脚下去就会有一个深深的脚印。

看着树林中留下的脚印,刘隅在心中陷入了深思。这哪是脚印,分明是导航系统啊。

若是自己这样走下去,很快就会被发现。

刘协刚开始的慌乱,渐渐恢复了平静,他感受着刘隅手中的温度, 心中莫名的感到非常踏实。

这种感觉很奇妙,刘协有些说不清。

自从他记事开始, 他就没在任何人身上找到一个找到感觉,这种无条件信任的感觉 。

他在皇宫中,无时无刻不需要保持警惕,即便是身边的人,也不能完全相信。

无情最是帝王家。

他一声不吭的跟在刘隅身后, 过了许久。刘隅在心中盘算着距离,停下脚步, 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

刘协小脸上一片涨红,这一段时间的山路,让刘协有些气喘吁吁。

刘隅看着一脸平静的刘协,心中也不禁对他暗暗赞叹。

像刘协这种年纪,如果是前世,还是无忧无虑的上学,哪里会像刘协一样四处惊吓。

皇帝真不是人当的。

不得不说, 如果是在盛世,刘协所表现出的气度, 沉稳、冷静、雍容,贵气。绝对有明君的潜质,可惜他生错了时代,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

刘隅坐在一会, 看到不远处的几颗野果,他走向前,仔细辨认了半天,也没有认出来这是哪种果实,他确认色泽气味,应该是无毒,才小心翼翼摘下一颗,轻轻咬了一小口,入口微甜,其余在无任何异味。

刘隅把野果拿在口中,等了半个时辰,也没有感受到异常,从树上摘下几颗野果,放在刘协手中。嘴里含混不清道:

“陛下快吃,贼人很快就会追过来,他们还要继续往前走。”

这三天来,两人都是用野果充饥,刘协也适应了刘隅的谨慎,他拿起野果大口吃了起来,两人跑了半天,早已经饿了。大口吃了起来,这些野果刘协吃在口中,虽然比不上平时他吃的山珍海味,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两人吃完之后,刘隅把果核掩埋。这才站起身来,带着刘协继续向前走去。

再往上,沿着坚硬的石头行走,两人的脚印也就消失不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46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