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百六十章 投效

书名: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1

安慰了马士英几句,张锡钧还特意用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开导了马士英,马士英听后点头感激道:“下官明白大人的好意,这或许就是下官应该遭的一劫吧。庆幸的是之前事都已过去,如今下官虽没官复原职,但也是凤阳同知,眼下圣天子在朝,我大明内患已平,地方民生恢复,朝堂革新,国家已有中兴之相,下官能在如此英主治下为官已是幸运,还有什么可求呢?”

“马大人这话说的好啊!天下百官如都如马大人这么想,我大明必然日新月异,中兴在望!”张锡钧笑着说道,马士英连称不敢,说这只是自己的感受,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他是这么觉得的。

交谈了一会儿,张锡钧对马士英的感官不错,而且发现马士英这个人或许是因为之前的经历缘故身上却没有一般文官的傲气,反而更为实在,虽言语中有着一些献媚和马屁话,可当官的谁不懂这些?马士英这么多年来起起复复,磨掉了棱角也是正常的。

尤其是得知马士英在南京蹉跎多年,张锡钧突然想到接下来自己就要去南京,不如问问马士英南京的情况,也许从马士英这里可以得知一些南京不为人知的消息呢。

当即,张锡钧旁敲侧击就向马士英询问了起来,一开始马士英还没回过神,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觉得张锡钧的问话有着一些深意,分明就是向他打听南京官场的内幕呢。

“这位大人究竟想做什么?怎问这些?意欲何为?”马士英可不傻,而且他这些年起复早就没了当年刚刚当官时的天真和锐气,反而多了官场老油子的城府和稳重。

他虽然知道张锡钧这一次南下不仅是代替皇帝来凤阳祭祀,更是巡抚南直隶和浙江两省,其中南京是肯定要去的。

可巡抚归巡抚,一般来说充其量就是了解一些当地的实际情况罢了,可张锡钧话里话外却透露出打听南京官场包括一些地方士绅的情况意味,虽然以张锡钧的身份而言,就算想知道这些也是说得过去的,但马士英却敏锐觉得这件事绝对不是那么简单。

马士英现在的官职虽低,可他毕竟也是当过高级官员的,哪怕当的时间不长。

而且马士英同科进士中不仅有袁崇焕这样的人物,还有孙传庭这样的封疆大吏,就算其他人官职没有这么高,可在京师中还是有几个故交好友,再加上他虽身在凤阳,平日里对京师包括南京的一些事也时常留意,对于南方各省官员在朱慎锥掌控中枢后对京师那边阳奉阴违,包括现在朱慎锥都当了皇帝,南方许多官员对京师的政令依旧不怎么在意的态度来看,马士英觉得京师那边迟早会对南方开刀。

马士英可不是普通人,他的能力非但不弱而且很强,而且他的政治敏感性也比常人强许多。一般官员忽略的东西,他往往看得更透彻更明白,要不然早些年也不会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了,要不是因为之前倒霉卷入公帑案中,凭他的履历说不定都是一部堂官了,哪里还会是现在区区一个凤阳府的同知呢?

原本代替知府李骥千,协助张锡钧负责凤阳祭祀一事就是马士英私下给李骥千建议的,李骥千年事已高,精力不济自然乐得把这件事交给副手马士英去负责,反正做好了他作为知府功劳自然有,如果做的不好也是马士英的问题,李骥千何乐不为呢?

反观马士英,主动揽下这个事后就早早做了准备,这才有今日主动来求见张锡钧的情况。借着这件事马士英打算和张锡钧搭上关系,在官场上升官关键要靠的是背景,他马士英没什么背景,就算有几个至交好友也只能帮他起复到这一步,至于以后的官场之路怎么走,只能靠他自己了。

张锡钧不同,这可是一个不简单人物。曾经在天启年就见过张锡钧的马士英对张锡钧的印象太深了,而且张锡钧在天启、崇祯两朝就屹立不倒,左右逢源长袖善舞。

等到现在永明朝,张锡钧摇身一变更成了当今皇帝的心腹,不仅位高权重,更是下任首辅的强力人选,如果能搭上张锡钧的路子,那么未来仕途可以说是一片坦途,前途无法限量啊!

对于南京,包括整个江南的许多事马士英当然知道不少,他毕竟在南京呆了许多年,现在又是凤阳同知,凤阳府也算是江南区域位于南直隶,外人不知晓的情况马士英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可一时间马士英不知道张锡钧究竟想干什么,而且他心中也有些迟疑,不知有些话究竟应该说还是不说。毕竟他们之前仅仅只是见过一面,更谈不上什么交情,如果自己猜错了形势莽撞,非但没有好处,说不定还会卷进麻烦之中。

吃一堑长一智,马士英可不想自己再跌个跟头。一时间马士英有些迟疑起来,见他如此表情,张锡钧也不追问,淡淡说了几句话,就结束了这次会面,让他先回去了。

告辞离开后,出了府邸到了外面,外面的寒风一吹,马士英顿时打了个寒颤,整个人激灵了一下头脑变得清醒起来。回过神的马士英抬手就给了自己一巴掌,暗骂自己刚才为何要患得患失呢?多好的机会在自己面前,怎么就一下子迟疑了呢?张锡钧问他这些问题究竟要干嘛,这和自己并没太多关系呀,哪怕就是有一说一,全盘托出又如何呢?

张锡钧可是皇帝的人,是皇帝派出来的钦差大臣和巡抚,投靠张锡钧不仅抱上了一条粗大腿,还等于直接投靠了当今圣上,这样好的机会自己怎么能够错过?

而且自己仅仅只是凤阳同知,这样的小官在整个大明根本算不得什么,张锡钧拔根汗毛都比自己大腿粗,只要发一句话怎么都能护得住自己,就算自己这个同知丢了官又如何?能搭上张锡钧以后还怕没官做?在凤阳当不成官,还不能去其他地方当官?说不定还有机会直接回京当京官呢。

越想越是懊恼,马士英心中后悔,真想掉头回去再找张锡钧。可现在再回去是不可能了,刚刚离开张锡钧也不可能再见他,无奈之下马士英只能先回去再说,回到家中马士英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整半日,等天黑后都没出来,直到第二日清晨,两眼通红的马士英这才离开了书房。

两日后,马士英带张锡钧去了一趟孝陵,先行看了看孝陵的情况,为接下来的祭祀提前做好准备。

去孝陵的当日,马士英把之前修改和进一步完善后的祭祀方案再一次递交给了张锡钧,得到了张锡钧的认可和赞同,并决定就按这个方案来,接下来的一切也由马士英全面负责,千万不要有半点疏忽。

“大人尽管放心,下官一定办的妥妥当当。”马士英拍着胸脯说道。

“嗯,这事好好办,等办完了,本官自然会给你请功。”张锡钧随手就抛了个“画饼”给他,当官么,这种话谁不会说,而且祭祀完后他的确要给朱慎锥写奏折说明凤阳的任务完成情况,到时候随手添上马士英一笔也是顺手的小事。

马士英连连道谢,再一次表示他一定全力办,尽心办,见他如此态度张锡钧也很满意,正准备离开孝陵的时候,马士英却凑了过来,低声对张锡钧道:“大人,下官……卑职有事要禀告大人。”

“何事?”

“这……。”马士英迟疑了下,看看左右。

张锡钧眯眼打量了他一眼,接着对身边的人吩咐了一句,带着马士英走去了另一旁。

等离侍卫和看陵太监远些后,马士英这才从怀中取出一物,双手递上。

“马大人,这是何意?”张锡钧没有去接,反而淡淡问道。

“之前大人垂询卑职,询问江南一事,当日卑职并非不想告知大人情况,但许多事仅仅靠说很难说得明白。之后卑职回去后细想,大人这次受皇命至江南是为了国事,卑职身为朝廷命官,自然要辅助大人办事,对于大人垂询如何能藏着掖着,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卑职花了两日时间,仔细写了一些东西,或许帮不了大人太多,但只要能替大人略微分忧卑职就心满意足了。大人,还请细观,如大人需要,卑职愿鞍前马后为朝廷效命,还请大人多多提点。”

马士英的话让张锡钧有些意外,看着他一脸诚恳还有手里拿着厚厚的册子,嘴角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马士英!”

“卑职在!”

“刚才那些话是你心中所想?”

“卑职不敢欺瞒大人,正是卑职心中所想,真真切切,绝无虚假!”

张锡钧点点头,也不再说什么,直接就接过了马士英献给自己的那册子。

取过册子,张锡钧翻看细看,看了没两行眼睛顿时一亮,就连呼吸就变得略微急促起来。

张锡钧怎么都没想到他原本以为马士英的这个册子里只是一些关于江南情况的描述,但没想马士英这个册子里写的却是江南的大部分官员包括地方士绅错综复杂的关系脉络。

准确的说,马士英册子里的内容几乎把江南百分之七十以上有品级的官员包括地方世家大族和士绅商人的情况全进行了汇总,其中谁在什么职位,谁的背后是谁,谁和谁家有亲,谁和谁又是同窗,谁和谁关系好,谁和谁有矛盾等等,这些内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详细程度就连吏部的档案都不如,实在令人又惊又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836s